•报关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报关行业现状比较。
日本、韩国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历程较久、市场体制较为成熟,两国通关模式及报关管理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相衔接,法制建设比较健全,制定比较完整、具有权威的《通关法》或《海关法》,作为指导海关通关模式改革和作业流程调整、以及报关协会制定行业规范、报关员管理、资格考试及处罚制度等方面的纲领性法律文件,海关监管及协会行业管理基于大多数报关企业能自律守法经营的理念,共同具有加快通关速度和促进外贸经济便利化的共识,全国报关市场和行业管理比较统一,有利于发挥报关协会的职能作用。
我国改革开放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重要的资源配置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来实现,各级政府设置一系列专业部门按照隶属关系对企业实行直接管理,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仍相对滞后,法制不健全,社会监督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兴报关企业不断涌现,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飞速发展和行业法规不够完善,报关市场弊端便明显暴露出来:一是报关企业盲目发展,经营成份十分复杂,包含国营、民营、合作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个别报关企业自然人与其“联营”或“挂靠”的经济法人实体并不存在真正的隶属关系,处于松散管理状态,行业难以统筹规划,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行业管理尚未规范有序,全国地方报关协会尚未普及,既不能有效宏观调控报关市场,报关协会工作也难以全面开展。
三是报关企业规模小、整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抗拒风险能力弱,国际市场竞争处于劣势。
四是市场环境尚未完善,报关企业法律观念和守法自律意识不强,缺少约束和监督企业行为的运行机制;五是报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频繁跳槽,人员流动性大,报关质量低下,高级报关专业人才更为缺乏。
(二)报关经营格局比较。
日本的报关行业以物流(第三方)企业代理报关为主、专业报关企业为辅,实现物流企业报关、报检、仓储、运输、提货“一条龙”服务,据介绍,便于发挥物流企业报关部门的申报、通关、查验、放行的全方位服务,有利于统一全国报关通关管理、规范报关市场、完善行业管理和提高通关效率。
韩国的报关行业以专业报关为主、代理自理报关为辅,据介绍,发展专业报关模式,有利于发挥报关师的权威性作用,有利于推动报关协会参与海关某些属于行业范畴的管理行为,从而提高报关协会的地位作用和社会权威。
我国前阶段报关行业中专业、代理和自理报关企业形式共存,各自不同的经营范围限制了报关行为及企业发展,不利于我国报关市场的统一规范管理,不利于促进报关行业的有序发展,不利于发挥海关的企业管理职能作用,大大增加了海关监管和报关协会行业管理的难度,从今年6月1日起已统一称为报关企业,放开报关企业经营,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繁荣报关市场。
(三)报关协会性质比较。
全美报关运输协会是美国报关和运输企业的行业联合体,其会员单位为专业报关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和国际空运代理企业,代表全美报关和运输企业的利益,保持与美国国会和政府的密切联系。
日本报关行协会是由获得海关报关员执照的人及地区协会组成的中介组织机构,与日本税关总局保持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