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培训产品信息F25 被动安全系统BMW售后服务一般性说明所用符号为了便于理解或突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在本手册中使用了下列符号 / 图标:包含重要安全说明和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信息,必须严格遵守。
当前状况和国家规格BMW 集团车辆满足最高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环保、客户利益、设计或结构方面的要求变化促使我们不断进行系统和组件的研发。
因此本手册中的内容与培训所用车辆情况可能会不一致。
本手册主要介绍欧规左侧驾驶型车辆。
右侧驾驶型车辆部分操作元件或组件的布置位置与本手册图示情况不同。
针对不同市场和出口国家的配置型号可能还有其它不同之处。
其它信息来源有关各主题的其它信息请参见:• 用户手册• 综合服务技术应用。
联系方式:conceptinfo@bmw.de©2010 BMW AG,慕尼黑未经 BMW AG(慕尼黑)的书面许可不得翻印本手册的任何部分手册中所包含的信息是 BMW 集团技术培训的组成部分,适用于技术培训培训师和学员。
有关技术数据方面的更改 / 补充情况请参见 BMW 集团的最新信息系统。
信息状态:2010 年 7 月VH-23 / 国际技术培训F25 被动安全系统目录1. 简介 (5)1.1. 隐藏式保护装置 (5)2. 车型 (6)2.1. 概览 (6)3. 系统概览 (7)3.1. 系统电路图 (7)3.1.1. 总线概览 (8)3.1.2. 欧规车辆系统电路图 (11)3.1.3. 美规车辆系统电路图 (13)4. 功能 (15)4.1. 碰撞和安全模块的任务 (15)4.2. 与碰撞相关的功能 (15)4.2.1. 传感器信号分析 (16)4.2.2. 碰撞识别 (16)4.2.3. 美规车辆碰撞识别 (17)4.2.4. 触发时刻和触发顺序 (18)4.2.5. 引爆电路输出级触发 (18)4.2.6. 碰撞信号发送 (19)4.2.7. 碰撞记录 (19)4.2.8. 紧急呼叫功能 (19)4.3. 系统监控功能 (21)4.3.1. 系统自检 (21)4.3.2. 系统准备状态显示 (21)4.3.3. 循环监控 (21)4.3.4. 故障显示和故障存储 (21)4.3.5. 故障输出(诊断) (22)4.3.6. 声音和视觉安全带警告 (22)4.3.7. 安全气囊停用 (22)5. 系统组件 (26)5.1. 碰撞和安全模块 (26)5.2. 传感器和开关 (26)柱横向和纵向加速度传感器 (27)5.2.1. B5.2.2. 前车门安全气囊传感器(压力) (27)5.2.3. 前端传感器 (28)内的传感器 (29)5.2.4. ICM5.2.5. 座椅占用识别垫 (30)垫 (30)5.2.6. CISF25 被动安全系统目录5.2.7. 安全带锁扣开关 (30)5.2.8. 紧急呼叫按钮 (31)5.2.9. 前乘客安全气囊关闭开关 (31)5.3. 执行机构 (32)5.3.1. 驾驶员安全气囊 (33)5.3.2. 前乘客安全气囊 (33)5.3.3. 膝部安全气囊 (35)5.3.4. 头部安全气囊 (35)5.3.5. 前部侧面安全气囊 (36)5.3.6. 前部安全带锁扣拉紧器 (36)5.3.7. 前部主动式防撞头枕 (40)5.3.8. 安全型蓄电池接线柱 (41)5.3.9. 安全气囊指示灯 (42)5.3.10. 安全带指示灯 (42)5.3.11. 前乘客安全气囊关闭指示灯 (43)F25 被动安全系统1. 简介 51.1. 隐藏式保护装置F25 被动安全系统以当前 BMW 车型的目标和特性为基础。
被动安全系统满足世界各国的相关法规要求。
为此针对车身和乘员保护系统采取了很多措施。
被动安全系统不仅包括乘员保护系统,还包括具有规定防碰撞性能的特殊车身结构。
发生事故时可按规定方式减小作用力,从而减轻对乘员的伤害。
乘员保护系统负责进一步降低乘员受伤危险。
在此第四代高级碰撞和安全模块 ACSM 作为 F25 被动安全系统的中央安全气囊控制单元。
与第三代ACSM 一样中央传感器系统也位于控制单元之外,但是也未安装在一个独立的中央传感器内。
取而代之的是由 ACSM 分析来自 ICM 的传感器数据。
研发时 F25 车辆前端针对行人保护进行了优化。
较软的材料和发动机室盖下自由的变形路径可满足有关行人保护的所有法规要求。
因此 F25 无需采用主动式发动机室盖。
F25 被动安全系统F25 被动安全系统 2. 车型 62.1. 概览F25 安装了第四代被动安全系统作为碰撞和安全模块。
以下表格给出了各车型所装型号概览: 车型系列车型 开始使用时间 型号 E605 系轿车 09/2005 ACSM 1 E615 系旅行车 09/2005 ACSM 1 E636 系轿跑车 09/2005 ACSM 1 E646 系敞篷车 09/2005 ACSM 1 E83X3 SAV 11/2003 MRS 4 RD E85Z4 敞篷跑车 01/2006 ACSM 1 E86Z4 轿跑车 05/2006 ACSM 1 E881 系敞篷车 04/2008 ACSM2 E70X5 SAV 11/2006 ACSM 2 E71X6 SAC 04/2008 ACSM 2 E933 系敞篷车 03/2007 ACSM 2 F017 系轿车 11/2008 ACSM 3 F027 系轿车(长轴距) 11/2008 ACSM 3 F075 系大旅行车 10/2009 ACSM 3 F105 系轿车 03/2010 ACSM 3 F25 X3 SAV 11/2010 ACSM 4F25 被动安全系统3. 系统概览3.1.系统电路图以下总线概览为 F25 车载网络结构概览和模块与 PT-CAN 的连接。
7F25 被动安全系统3. 系统概览3.1.1.总线概览F25 总线概览8F25 被动安全系统3. 系统概览索引说明1 可唤醒式控制单元2 有唤醒权限的控制单元3 用于 FlexRay 总线系统启动和同步的启动节点控制单元ACSM 高级碰撞和安全模块(碰撞和安全模块)AHM 挂车模块AMPT 顶级高保真音响放大器CAS 便捷登车及起动系统CID 中央信息显示屏COMBOX Combox(Combox 多媒体,带远程通信系统的 Combox 多媒体)CON 控制器D-CAN 诊断控制器区域网络DDE 数字式柴油机电子系统DME 数字式发动机电子系统DSC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VDC DVD 换碟机EDC 电子减振器控制系统 EDCEGS 变速箱电子控制系统EKPS 电子燃油泵控制系统EMF 电动机械式驻车制动器EPS 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动机械式助力转向系统)Ethernet 用于局域数据网络的有线数据网络技术FLA 远光灯辅助系统FlexRay 用于汽车的快速预定容错总线系统FRM 脚部空间模块FZD 车顶功能中心GWS 选档开关HEADUNIT 主控单元(车辆信息计算机或基本型车辆信息计算机 II)HKL 行李箱盖举升装置HUD 平视显示屏ICM 集成式底盘管理系统IHKA 自动恒温空调JBE 接线盒电子装置K-CAN 车身控制器区域网络K-CAN2 车身控制器区域网络 29F25 被动安全系统3. 系统概览索引说明KOMBI 组合仪表1MOST 多媒体传输系统OBD 车载诊断(诊断插座)PDC 驻车距离监控系统PT-CAN 动力传动系控制器区域网络PT-CAN2 动力传动系控制器区域网络 2RAD 收音机RDC 轮胎压力监控系统SMFA 驾驶员座椅模块TRSVC 摄像机系统控制单元VDM 垂直动态管理系统VM 视频模块VTG 分动器ZGM 中央网关模块1插图所示为高级型组合仪表。
基本型组合仪表不连接在多媒体传输系统 MOST 上。
103. 系统概览3.1.2.欧规车辆系统电路图F25欧规车辆系统电路图113. 系统概览索引说明1 中央网关模块2 碰撞和安全模块3 组合仪表4 便捷登车及起动系统 CAS5 前乘客安全气囊关闭开关6 总线端 30B7 右侧头部安全气囊8 右侧 B 柱加速度传感器9 前乘客侧安全带锁扣开关10 前乘客侧安全带锁扣拉紧器11 座椅占用识别垫12 前乘客侧侧面安全气囊13 前乘客侧主动式防撞头枕14 集成式底盘管理系统15 安全型蓄电池接线柱16 COMBOX17 驾驶员侧主动式防撞头枕18 驾驶员侧侧面安全气囊19 驾驶员侧安全带锁扣拉紧器20 驾驶员安全带锁扣开关21 左侧 B 柱加速度传感器22 左侧头部安全气囊23 卷簧24 驾驶员安全气囊25 车顶功能中心内的前乘客安全气囊关闭指示灯26 前乘客安全气囊123. 系统概览3.1.3. 美规车辆系统电路图F25美规车辆系统电路图133. 系统概览索引说明1 中央网关模块2 左侧发动机支架前端传感器3 组合仪表4 便捷登车及起动系统5 碰撞和安全模块6 右侧发动机支架前端传感器7 总线端 30B8 左前车门安全气囊传感器(压力)9 两级驾驶员安全气囊10 卷簧11 驾驶员膝部安全气囊12 前乘客安全气囊关闭指示灯13 两级前乘客安全气囊14 右前车门安全气囊传感器(压力)15 左侧头部安全气囊16 左侧 B 柱加速度传感器17 带驾驶员线性机械带力限制器的自动拉紧器18 驾驶员安全带锁扣触点19 驾驶员座椅位置传感器20 驾驶员侧侧面安全气囊21 驾驶员侧主动式防撞头枕22 集成式底盘管理系统23 前乘客安全带锁扣触点24 座椅占用识别垫(CIS 垫)25 前乘客侧主动式防撞头枕26 前乘客侧侧面安全气囊27 右侧头部安全气囊28 右侧 B 柱加速度传感器29 带前乘客线性机械带力限制器的自动拉紧器30 COMBOX31 安全型蓄电池接线柱144. 功能4.1.碰撞和安全模块的任务碰撞和安全模块的任务是持续评估所有传感器信号,以便从中识别出碰撞情况。
碰撞和安全模块根据传感器信号及其分析结果识别出碰撞方向和碰撞强度。
此外还包括有关前乘客座椅占用情况以及驾驶员和 / 或前乘客是否系上安全带的信息。
随后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相应措施,以便有选择地触发所需要的乘员保护系统。
碰撞和安全模块对系统自身进行监控并以安全气囊指示灯熄灭的方式表示系统处于准备状态。
如果运行期间出现故障,则会将其存储在一个故障代码存储器内。
诊断时可以读取该故障代码。
识别出发生碰撞时,会将具体情况以碰撞信号形式提供给总线网络内的其它总线设备。
随后各控制单元根据碰撞严重程度执行各自的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 打开中控锁• 接通危险报警灯• 接通车内照明灯• 停用电动燃油泵• 自动紧急呼叫。
碰撞和安全模块的另一项功能是安全带声音警告功能,即通过视觉和声音信号提醒驾驶员和前乘客系好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