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第—章课程与教学概论一、选择题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A.《教育漫话》 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大教学论》2.“五段教学法”属于:(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学派 C.杜威 D.凯洛夫3.()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 )。

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5.“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哲学流派的影响?()A.存在主义 B.实用主义 C.分析哲学 D.语言哲学6.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7.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B.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C.卢梭出版《爱弥尔》D.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二、名词解释课程教学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简述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

3.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四、论述题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五、案例分析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

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

……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

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

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

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

此后,举手更多了。

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以上材料表达了什么教学思想?结合上述材料对这种思想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如何运用这种思想?(P19)六、活动与研究1.实话实说:分别用“课程”、“教学”为核心词,说300字一段话。

(运用“Google”(http://)等搜索引擎上网检索国内外学者关于课程与教学的不同观点,并加以讨论。

)2.素读《学记》。

选择题答案:CBBAB BB第二章课程与教学政策一、选择题1.课程与教学政策的本质就是课程与()而造成的利益的变化A.课程与教学权力及其变化 B.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目标C.课程与教学政策的载体和主体 D.课程与教学价值取向2.( )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蛋糕型 D.学校自主型3.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 )。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4.新课程改革体现在政策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 )。

A.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的权利平衡 B.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的管理平衡C.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的决策一致 D.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的有了统一的教材5.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进入中央集权、地方集权与学校自主型相结合的“新阶段”是( )。

A.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B.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C.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D.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二、名词解释课程与教学政策课程共有三、简答1.简述课程与教学政策的含义与特点。

2.课程与教学政策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其基本特征是什么?3.谈谈学校自主型课程与教学政策的价值取向。

4.简要叙述我国课程与教学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四、论述1.你认为理想的课程与教学决策模式应该是怎样的?五、案例分析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

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

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

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

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P41)六、活动与研究1.观看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下节课各班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讲故事。

选择题答案:ADAAC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一、选择题1.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课程内容即活动2.“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组织课程内容。

A、序列B、横向C、直线D、水平3.()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布鲁姆B、布鲁纳C、杜威D、赫尔巴特4.传统教育与新教育最大分歧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表现为()A、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B、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C、直线顺序与螺旋顺序5.()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取向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人”。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课程内容即活动6.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早在19世纪,()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就曾阐述过。

A、泰勒B、布鲁纳C、杜威D、斯宾塞7.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

( )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8.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则较为适用;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则更佳。

()A.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标C.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9.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从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出现()不同的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即学习者的经验、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C.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课程内容即教材D.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课程内容即即学习者的经验10.确立课程目标要综合考虑()。

A.教师、学生、社会 B.社会、学生、教师C.社会、学科、教师 D.学生、社会、学科二、名词解释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实施和开发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价值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 :是指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他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及课程与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对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超越论三、简答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3.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4.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四、论述1.谈谈你对选择与编排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原则与标准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问题:该材料体现的是哪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这种目标取向有何缺陷?选择题答案:AABBA DACAD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的开发与设计(一)一、选择题1.课程开发的结果主要是基本政策,包括课程宗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指导原则等。

这属于()课程开发A.宏观层次 B.中观层次 C.微观层次2.()的课程设计注重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

A.社会改造主义 B.人本主义 C.进步主义 D.结构主义3.依据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基本取向的差异,可分为三类教学设计的模式()。

A.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人本主义教学设计模式、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B.人本主义教学设计模式、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C.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D.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4.经典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惠勒模式 D.情景模式5.学科中心设计的基本形式是___。

( )A.生活领域设计、核心设计 B.活动-经验、开放教室、人本主义C.科目设计、学科设计、大范围 D.激进设计、科目设计二、名词解释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目标模式过程模式三、简答1.比较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理念与应用。

2.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并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3.简述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4.评价不同的课程设计取向。

5.你认为应如何进行课程设计。

四、论述1.试评述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2.学习课程开发与设计有何意义?你认为现行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发模式是什么?课程设计取向有何特点?选择题答案:ABAAC(二)教学设计一、选择题1.分析学习者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A.学习者当前的状态、学习者特征、学习者所处的环境B.学习者特征、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学习者当前的状态C.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学习者当前的状态、认真分析教材D.认真分析教材、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学习者当前的状态2.介绍有关“是什么”的知识,这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综合知识3.一般认为小学生不产生疲劳的适当学习时间是:( ) A.30~40分钟 B.40~50分钟 C.50~60分钟 D.10~20分钟4.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代表学者是()。

A.加涅、布鲁纳、奥苏伯尔 B.华生、斯金纳C.布朗斯福特、维果茨基、皮亚杰 D.杜威、布鲁纳5.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代表是()。

A.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B.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C.根舍因的范例式教学模式 D.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二、名词解释教学设计陈述知识程序知识策略知识抛锚式教学设计三、简答题1.教学设计应该坚持那些原则?2.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3.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是什么?如何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4.简述教学策略设计的主要内容?5.教学设计主要有哪几种模式,各模式的代表是什么?四、活动与研究请用所学的教学设计原理,研制“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中的第一、二、三节”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