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书技术部分

标书技术部分

目录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况二、自然条件三、资源条件第二章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思路二、总体规划布局结构第三章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文件编制计划四、设计质量和周期保证措施五、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六、节能与环保设计说明第一章概述、项目概况一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南召县地处豫西南中低山区,属于南阳盆地的一部分,县城北、西、西北部均为伏牛山脉所环绕,中间开阔向南敞开,形成一个三面环山的“簸箕”形。

整个地势为西部、北部高、东部低、海拔高度在143-2153.1米之间,地貌组合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兼有河川平地,其中中山区面积23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9%;低山区面积77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6.5%;丘陵区面积182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2.5%;平原区面积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1%。

2、气象南召县位于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的北缘,总的气候特征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温湿;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寒。

①气温:年均气温14.8℃,年平均最高气温20.3℃,大于等于35℃的高温天气多年平均为17.7天(出现在5月下旬到9月下旬)。

年平均最低气温为9.7℃,小于等于0℃的数年平均为84.1天,小于等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68.5天,小于等于-10℃的日数年平均仅1.1天。

②降水:年均降雨量674.7毫米,最多1040.1毫米(在1979年);最少324.6毫米。

降雨的年变化呈单峰型,6月份雨量逐渐增多,7月份为雨峰,历年平均雨量为216.6毫米,占全年的25.8%;9月份雨量逐渐下降,12月份最少,仅7.3毫米。

③风:县境地面风向,随季节的转换有明显变化。

冬半年以偏北风为主,夏半年以东南风居多。

由于山区受垂直高度的阻碍和影响,对大风的强度有一定的减弱作用;山区夏季雷雨多,相应在雷雨来临之前,由雷雨前之低气压产生短暂局部地区大风机会多。

全县平均风速1.6米/秒,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

年大风日数为7.1天,其中春季为4天,占大风日数的57%。

④无霜期:无霜期在194-245天之间,年平均216天。

初霜晚、终霜早,初霜日一般在11月初,最早在10月22日(1962年),最晚在11月19日(1976年);终霜日一般在3月底,最早在2月24日(1973年),最晚在4月24日(1976年)。

3、地址构造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以下元古界的变质岩系为主,其次为震旦系的变质岩系和上三迭—侏罗系及第三、四系地层。

其中县区南、北部均有大面积侵入岩类侵入,使地层支离破碎。

三、资源条件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花生,主要经济作物:杵蚕、山芋肉、桃树、苗圃等。

动物:主要家禽家畜有:鸡、鸭、猪、羊、牛、马、狗、猫等。

第二章总体规划规划的目的与作用一、(一)总体规划思路1、用地布局:依据建设用地现状,根据各类用地的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分区,达到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

2、道路系统:完善小区的对外、对内道路网。

3、基础设施:小区内主要道路的硬化及道路附属设施建设,同时完善小区供水、供电、通讯、环卫、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4、公共设施:完善村庄的行政、文化、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5、景观系统:通过小区中的公共绿地,重要街景的亮化,人行道及庭院周围的绿化,达到小区整洁、环境优美的目标。

(二)总体规划布局结构根据现状建设特点、用地发展方向、基础设施中和配套、村民生活传统习惯和生活需要,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及合理布局。

综合考虑小区功能布局的合理性、空间形态的艺术性和周边环境的融合性。

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三组团”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心:以规划的卫生所,文化大院,活动广场及商业等公共设施,形成小区公共服务中心。

一轴:规划小区东西向道路作为村庄发展轴。

三组团:通过规划的小区主次干道围合划分,形成建筑组团。

第三章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南召县产业集聚区城中村改造项目2、项目位置:项目位于南召县城郊乡现代路以南,平安路以北,淯阳路以东,辛夷大道以西。

3、项目概况:规划用地面积为42855.86㎡。

二、设计依据《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村镇规划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划局提供的用地红线图项目方案规划设计任务书三、设计文件编制计划1.进度日程安排(1)方案深化以建筑专业为主体专业,先进行方案优选,由公司项目负责人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签订设计合同后起,先完成建筑设计工作。

(2)其它专业设计完成建筑设计后,开始其它专业图的实施,然后校对、审核、审定等工作。

(3)经济概算设计图纸完成后,开始做概算工作。

(4)交付甲方打图,晒图,装订,交甲方。

2.设计人员和设备配置计划导和监督。

(3)在设计过程中我公司作出图前的审查,不出现违反强制性规范要求的问题;不出现违反强性性规范要求的问题;2.设计周期保证措施(1)院领导高度重视,将本项目列为重点工作,在本项目设计工作中投入我院最强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技术力量,并明确如与其它工作发生冲突,首先保证本项目的正常进展。

(2)项目负责人编制本项目《设计工作计划》,并主持项目的设计工作,各专业通过当面讨论、书面交流、网络传图等多种方式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配合。

(3)设计人员应用先进的计算机和AutoCAD、PKPM等新版本的制图和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制图工作。

(4)院领导、项目负责人和相关设计人员进行适当的加班工作,保证设计产品按时交付。

(5)院拥有全部先进的打图机、晒图机等印制出版设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高水平印制人员进行印制出版工作。

(6)在方案深化阶段,院将组织各专业进行图纸初步绘制,并安排各专业进行技术汇总及相应节点详图标准,保证在深化方案确定后有效的使用,缩短技术结合周期;(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集中力量,保证能够按照我院承诺的设计周期按时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

五、工程造价控制措施(1)采用合理的技术方案,在保证设计适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经济美观。

(2)换位思考,在方案优化中要精打细算,处处为业主着想。

(3)利用我公司在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优势,进行多方案经济比较,与业主多沟通,方案比选说明方案的优劣供业主作出决断。

(4)在施工图设计中,建筑和结构两个主导专业要密切配合协调。

在保证美观适用、满足强制性规范和安全的前提下,结构计算选取最经济的系数,尽可能地降低本工程的投资。

同时建筑和结构应与水、暖、电器各专业设计的协调配合,避免实际中经常发生的凿洞拆墙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及时协调各有关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设计中。

(5)选用的设备材料认真做比较,并且及时的和业主进行沟通,在美观适用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6)在工程施工阶段积极认真地做好施工图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和业主、监理公司积极配合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工作。

(7)尽量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以前,避免返工浪费。

(8)与工程预算控制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工程投资控制。

综上所述,结构方案优化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

只要我们严格遵守“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认清优化设计在造价控制中的重要性, 确定合理目标,积极创造适宜条件,主动采用科学的控制方法,就一定能搞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六、节能与环保设计措施一、节能降耗措施1、屋面保温隔热技术医院街屋面采用绿化种植屋面,其他建筑屋面拟用50mm岩棉板保温隔热屋面,控制其传热系数小于0.70(W/㎡·K);2、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建筑外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50mm厚岩棉板十干挂石材,控制其传热系数小于1.0(W/㎡·K)确保不裂不渗;3、楼层地面保温隔热技术空调房间与非空调房间的隔墙与楼板以及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采用岩棉板隔热措施,控制其传热系数不大于1.0(W/㎡·K)4、门窗设计(1)根据节能要求控制窗墙面积比,所有外窗可开启面积应不小于30%(2)外门窗框料:采用铝塑复合材料(断热铝合金型材)(3)玻璃采用:选择中空LOW-E玻璃6+12A+6,传热系数2.8W/(㎡·K)可见光透射比0.72,窗玻璃遮阳系数SCg=0.81,窗户的整体遮阳系数为0.42;(4)外门窗气密性:六层以下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的4级要求;六层以上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的6级要求。

5、建筑遮阳设计医院行政科研楼拟采用内置百叶遮阳中空窗,其他建筑根据需要配制窗帘内遮阳。

二、环境保护措施1、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

建筑设计的构思必须要从基地周围的特定环境、区域和城市传统的文脉中得到启示, 寻找蕴涵的秩序和灵感,形成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新建筑,在建筑体量、造型、质感、色彩以及开放空间、围合空间的具体设计要与周边建筑及城市道路相协调,同时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让新的规划结构统一到城市的整体空间秩序中与环境相呼应。

节能建筑规划设计考虑改善和利用微热气候。

室外气候决定室内热环境,城市气候是在区域大气候背景下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小气候,它与城市的下垫面和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

各地区的节能建筑,必须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既不能照搬严寒地区的建筑型式,也不能照搬夏热冬暖及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更不能照搬四季如春的温和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

2、大力发展绿化并努力创造和谐的绿化环境。

建筑造型必须满足多角度的景观效应, 另需要结合基地环境和建筑性质、建筑平面采用合适的形式。

在建筑设计中要贯彻绿色生态技术, 这是当今发展的趋势, 并应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中引入“阳光”、“绿化”、“空气”,也就是在建筑室内要具有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创造“健康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