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届美丽汉字小达人第一轮活动样卷.doc

第二届美丽汉字小达人第一轮活动样卷.doc

第二届美丽汉字小达人第一轮活动样卷请认真阅读以下题目,写出正确答案。

(三年级满分60分,四年级满分80分,五年级满分100分。

三年级学生每答对一道四年级、五年级的必做题,加1分;四年级学生每答对一道五年级必做题,加1分。

答对附加题加5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每题1分,共30题)1. sā tuǐ3. cháo liú5. lǎnɡ sònɡ7.là zhú9. pù bù11. sì yuàn 13. lénɡ jiǎo 15.dànɡ jiǎnɡ17.ɡānɡ jìnɡ19.ē nuó2. lǐn liè4. bù zhòu 6. cū cāo8. shǔn xī10. q iánɡ wēi 12. yīn qiè14. ɡuànɡ jiē16. huā bāo 18. yí hàn 20. n iǔ dài(以下为四年级学生必做题)21. piān zhōu22. zhé sǔn23. jié jū24. kuī qù25. ɡēnɡ yún(以下为五年级学生必做题)26. bì sè27. yáo yè28. dǎn qiè29. hú lún30. kè zhàn二、请将下列词语填写完整(每题1分,共30题)1. ___然大悟3. ___人心脾5. 笑容可___ 7.眼___手快9. 不___人事11.天翻地___ 13. 饥寒交___ 15. 风驰电___ 17. 若___若现19. ___喜若狂2. 如愿以___ 4. 完___归赵6. 兴风___浪8. 朝生___死10. 斩钉___铁12. 细___慢咽14. 全神___注16. 目___口呆18.洁白无___ 20. 风平浪___(以下为四年级必做题)21. 披星___月22. 莫___之交23. 苦思___想24. ___无虚席25. 居高___下(以下为五年级必做题)26. 力挽狂___27. 落日余___28. 盛气___人29. ___然一新30. ___无音信三、成语猜猜猜(每题1分,共15题)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4. ________5. ________(以下为四年级学生必做题)6. ________7. ________8. ________9. ________ 10. ________(以下为五年级必做题)11. ________12. ________13. ________14. ________15. ________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1. ___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A. 楼B. 娄C. 篓D. 蒌2.渭城朝雨轻尘,客舍柳色青青新。

A.逸B.忆C. 浥D.溢3. 荷尽已无___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 晴B. 擎C. 倾D. 情4.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疆B.羌C.姜D.僵5.不___而走A. 经B. 劲C. 径D. 胫6.发图强A.愤B.奋7. 涉A. 跋B. 拨8.老师要检一下作业。

A.察B.查9.比喻是一种修手法。

A.词B.辞10. 当地气温降,风雪不止。

A.骤B.聚11.日内瓦碧水青山,风光丽。

A.琦B.绮12.然他认识路,就让他带着我们走吧。

A.既B.即13.这些金字塔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有四五千年。

A.触B.矗14.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门都是虚着的。

A.掩B.淹15.喝是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A.荼B.茶(以下为四年级学生必做题)16.移舟泊烟____,日暮客愁新。

A. 诸B. 渚C. 著D. 箸17.故人具鸡,邀我至田家。

A.粟B.谡C.黍D.薯18.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____走复来。

A. 牍B. 椟C. 渎D. 犊19.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_____仰这座铜像。

A. 瞻B. 谵20.不要因为一点小失误而功亏一。

A. 篑B.溃(以下为五年级学生必做题)21.白头____更短,浑欲不胜簪。

A. 骚B. 搔C. 挠D. 绕2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柳斜。

A.欲B.浴C.御D.卸23.胜日寻芳_____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A. 四B. 泗C. 寺D. 似24.轻歌___舞A. 慢B. 漫C. 曼D. 嫚25. 警察提醒大家要小心在附近流作案的小偷。

A. 蹿B.窜附加题:请将句子填写完整(5分)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茶道入门的识茶方法是什么茶道入门的识茶方法一、外形从外形看,要求茶的色泽、大小、长短、粗细、形状一致,达到整齐划一。

如果长短不一,大小各异,很可能是采摘粗放;色泽多变,形状多样,很可能制作粗糙。

至于茶中多西末,或含有杂质,那是制成后筛选不精之敌,此茶算不得佳茗。

白开水一杯,既无茶味,更谈不上韵味,这种茶充其量最多只能算是一种解渴的饮料,根本称不上是一种好茶。

然而对于不同品类的茶叶,有不同的外形要求。

绿茶中龙井茶要求光、扁、平、直,形若碗钉;眉茶要求条索紧结、齐一,形如娥眉;红茶中功夫茶要求条索紧秀;红碎茶要求颗粒紧细划一。

如果是毛峰类茶,还得看芽毫是否多,芽锋是否露;如果是炒青茶,一旦条索松散,表面粗糙,身骨轻飘,片末多,自然算不得好茶了。

这是因为粗老的鲜叶原料是无法做成紧结的条索,而用老嫩不一的鲜叶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自然外形各异,大小不一了。

二、色泽从色泽看,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色泽,就是同一茶类不同的花色品种,色泽也是不同的。

如绿茶中蒸青茶要求翠绿,炒青绿茶呈现黄绿,烘青绿茶应是深绿。

但不论何种绿茶,都应具有鲜灵活气,灰暗、暗黄、深褐色都是称不上好绿茶的。

绿茶汤色以嫩绿、黄绿为上,并且清澈明亮。

红茶以乌黑油润为佳,倘若茶汤红艳明亮,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金黄色油圈,那就是上品红茶了。

至于乌龙茶,则以青褐色光润为好。

三、香气嗅香气,茶香誉称为天下第一香,历来为茶人看重。

凡称得上是好茶者,必须具有讨人喜欢的香气,或清雅,或浓烈,只要令人神闲意远,有开神敞怀之感即可。

倘若有杂质有异味,或染有烟焦味,并非出自茶香,只能使人生厌,又怎能冠以好茶两字。

总结历代茶人经验,好茶的香气应该是有四不,即不庸俗,不浅薄,不单调,不浮躁。

这就要求有高压脱俗的气质、深厚实质的内涵、丰富多彩的变化、和谐协调的层次。

倘能如此,无论何种类型的茶香,都能为茶人称道。

一般来说,绿茶应具有清香鲜爽之感,其上品还具有板栗香、兰花香等气味。

红茶以嫩香或花香者为好。

倘若香气浓烈、持久,质量更佳。

乌龙茶则以浓烈的熟桃香为上乘。

四、茶的味和韵茶的味和韵,也就是茶对人口腔的刺激而产生的美感。

通常,一杯好茶必须具备丰富的滋味,它不但要求茶汤的味道有不断滋生的感觉;而且咽下以后,仍然产生无穷的回味和余韵,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去满足饮茶者的追求。

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茶,饮时觉得甘甜、润滑,可饮过之后,却没什么回味。

所以何为好茶,很难定论。

这是因为茶是一种嗜好品,饮者各有所求,各有所好。

诸如绿茶茶汤鲜醇可口,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乌龙茶的馥郁,花茶的甘香,白茶的鲜爽等,都有各自的风味,为嗜茶者追求。

相反,绿茶味淡、涩口者;红茶味平、粗淡者,当属粗老茶之列。

不过,尽管如此,凡称得上为好茶者,虽各有追求,但也有一个大致统一的标准,这就是虽然各人喜欢的茶类不一,追求的侧重点各异,或重色,或重香,或重味,或重形,或兼而有之,但在茶的品质方面,总有某种心理价位、客观标准。

茶的发源时间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

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

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

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

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为可靠。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

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舍中有客。

提壶行酤。

汲水作哺。

涤杯整案。

园中拔蒜。

斫苏切脯。

筑肉臛芋。

脍鱼炰感谢你的观看鳌。

烹茶尽具。

哺已盖藏。

舍后有树。

当裁作船。

上至江州。

下到煎主。

为府椽求用钱。

推纺恶败。

傻索绵亭。

买席往来都洛。

当为妇女求脂泽。

贩于小市。

归都担枲。

转出旁蹉。

牵牛贩鹅。

武阳买茶。

杨氏池中担荷。

往来市聚。

慎护奸偷。

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

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 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俗。

感谢你的观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