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油知识大全
辨色法:纯香油呈红色或橙红色,机榨香油比小磨香油颜色淡,香油中掺入菜籽油则颜色深黄,掺入棉籽油则颜色深红。 水 试法 :用 筷子 蘸 一滴 香 油滴 到 平静 的 凉水 面 上,纯 香油 会 呈现 出 无色 透 明的 薄 薄的 大 油花 ,而 后凝 成 若干 个 细小 的 油珠。掺 假香 油
的油花小而厚,且不易扩散。 嗅 闻法 :小 磨香 油 香味 醇 厚、浓 郁 、独 特,如 掺进 了 花生 油、豆 油、菜 籽油 等 则不 但 香味 差 ,而 且会 有 花生、豆 腥等 其 它气 味 。
香油分 为机 榨 香油 和 小磨 香 油。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采用低温水代法制取,芝麻本身含有一种天然抗氧化物质——芝麻酚,芝麻酚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小磨香油在制作的过
程 中,芝 麻酚 在 低温 下 不易 被 破坏 流 失,对 香油 天 然的 抗 氧化 作 用。因 此小 磨 香油 的 保质 期、保 存期 较 长。小 磨香 油 在低 温 下制 取 的过 程 中,其所含的营养成分不易被破坏流失,因此营养价值较高。
小磨香油的由来
据《潍县志稿》载:崔氏一族,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潍县大圩河崔家庄。一天,吃午饭时,他把碗里的芝麻糊用开水稀释准备
加到菜里食用时,因水加多了一点,在用筷子搅拌时,偶尔发现碗里竟漂着许多油珠,他端起碗晃了晃,油珠聚到了一起,并随着热气飘出一股扑鼻
的特殊香味,他用筷子蘸了些油珠一品尝,味道特别香,他用自己种植收获的芝麻籽在锅里炒好,又用他自己制作的小石磨将炒的芝麻籽磨成糊状 ,
除芝麻外,含有亚麻酸的食品虽然很多,但都不如芝麻的效果好。之是因为芝麻同时含有亚麻酸和维生素 e,两者同时存在,不但防 止了亚麻酸容易氧化的缺点,有起到协同作用,加强了对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中 医学 对 芝麻 的 药用 有 较高 的 认识 , 称它 是 一味 强 壮剂 , 有补 血 、润 肠 、生 津 、通 乳 、养 发 等功 效 。适 用 于身 体 虚弱 、 头发 早 白、贫 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
又把芝麻糊放到他自己烧制的大泥盆中,倒入适量的开水,用一根木杠在盆中不断地搅拌,成功啦! 后来传到了皇宫。钦差大臣给皇上一品尝,皇
上一个劲地赞赏,连声直说:“香!香!香!就把这油叫“香油”吧。”又因为这香油是用小石磨磨制的,人们又将其称谓“小磨香油”,这就是“小
磨香油”的来历。
小磨香油的加工工艺
பைடு நூலகம்
一、 选料炒籽。选成熟饱满、干湿适中的新芝麻,先用簸箕清除各种杂质,也可用清水漂洗除去漂浮的杂质和沉底的泥沙,然后堆闷起来,使其均
1、每晚睡前和早晨起床后喝半匙芝麻油,可治支气管炎和便秘。 2、患有牙周炎、口臭、扁桃体炎、牙龈出血时,每天含半匙芝麻油可减轻症状。 3、鱼骨卡住食管时,喝一点芝麻油,鱼骨可滑过食管粘膜,并易排出体外。 4、常食芝麻油有防治动脉硬化和抗衰老作用。 芝 麻自 古 以来 就 称为 长 寿不 老 的高 级 食品 。芝 麻有 黑、白 二种,食 用以 白 芝麻 为 好,药 用以 黑 芝麻 为 良。芝 麻的 茎 、叶 、荚 壳 、花 都
匀吃水。炒芝麻时,先用急火加热,当快熟时,渐减火势,并加快搅动,促进烟和水气的放出。芝麻呈黄褐色时,迅速取出,摊开降温,并簸去炒焦
的碎末渣滓。
二、 细磨芝麻。将炒酥拣净的芝麻趁热放在石碾上反复碾磙或小磨上细磨。当把芝麻碾磨至稠糊料浆时检查细度,用拇指、食指捻开料浆,不留残
渣,越细越好。然后把料浆揽在盆子里,放进盛有开水的锅里用文火加热。
机榨香油: 机 榨香 油 是在 高 温下 制 取的 ,由 于产 生 高温,芝 麻在 榨 取香 油 的过 程 中,芝 麻酚 受 高温 的 影响 而 被破 坏 流失 较 大,对 香油 的 天然 抗 氧 化 作用 降 低。因 此机 榨 香油 比 小磨 香 油的 保 质期、保 存期 短 。机 榨香 油 在高 温 下榨 取 的过 程 中,其 所含 的 营养 成 分在 高 温高 压 下被 破 坏流 失 较大 ,因 此机 榨 香油 营 养价 值 相对 降 低。机 榨香 油 含皂 量 较高 ,泡 沫大 ,芝 麻中 含 的皂 化 物在 榨 取香 油 的过 程 中,与 香油 一 起榨 出 溶于 香 油中 ,所 以机 榨 香油 起 泡磨 较 大。因 皂化 值 过高,人 食用 后 对身 体 有害,而 机榨 香 油又 不 能与 其 他植 物 油一 样 经过 化 学提 炼,其 中含 的 皂 化物 不 能除 掉。采 用高 压 机榨 法 制取,由 于高 压 产生 高 温,香 味在 高 温下 挥 发较 大。具 有一 般 较浓 烈 的芝 麻 焦糊 味,口 感滋 味 有糊 味 和 苦味感。 香 油是 小 磨香 油 和机 制 香油 的 统称 ,亦 即具 有 浓郁 或 显著 香 味的 芝 麻油 。在 加工 过 程中 ,芝 麻中 的 特有 成 分经 高 温炒 料 处理 后,生 成 具 有特 殊 香味 的 物质 ,致 使芝 麻 油具 有 独特 的 香味 ,有 别于 其 它各 种 食用 油,故 称香 油。按 加工 工 艺不 同 ,香 尚未 分 为小 磨 香油 和 机制 香 油两种。 小 磨香 油 简称 小 磨油 ,又 称小 磨 香麻 油。它 以芝 麻 为原 料,用 水代 法 加工 制 取,具 有浓 郁 的独 特 香味 ,是 良好 的 调味 油。用 水代 法 加 工 制取 小 磨香 油 在我 国 已有 四 百多 年 历史。小 磨香 油 主要 用 作佐 餐 调味 ,也 是一 些 传统 特 色食 品 糕点 的 主要 辅 料。按 国家 标 准,分 为一 级 小磨香油和二级小磨香油。 机 制香 油 又称 香 麻油 、麻 油。它 以芝 麻 为原 料 ,通 过特 定 的工 艺,用 机榨 制 取,具 有显 著 的芝 麻 油香 味,用 途与 小 磨香 油 相同 。按 国 家标准,分为一级机制香油和二级机制香油。 普通芝麻油俗称大槽麻油。它以芝麻为原料,是用一般压榨法、浸出法或其它方法制取的芝麻油的统称。由于加工方法不同,普通 芝 麻油 的 香味 清 淡,不 如小 磨 香油 、机 制香 油 浓郁 或 显著 。一 般用 作 烹调 油,也 可作 为 调味 油 和制 做 糕点 、糖 果、食 品的 主 要 辅 料 ,按 国 家标准,分为一级普通芝麻油和二级普通芝麻油。
可以做药。芝麻含维生素 e、维生素 b1、亚油酸、蛋白质、麻糖、多缩戊糖、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最 多,成为主要成分的维生素 e,又常被人们称为防止衰老的维生素。它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好的效果。还有不饱和脂肪酸 的 亚油 酸 ,它 有 调节 胆 固醇 的 功能 , 因而 又 被称 为“永 葆青 春 的营 养 源”。
三、 对浆搅拌。经过磨料操作,加入开水搅拌,就能把料浆中的油代替出来。必须用 90 度以上的开水,加水量一般是芝麻重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分
三四次加入,逐次减少加水量,每次加水后均要搅拌。油浆底部渐呈蜂窝状,大部分油即浮出。最后酌量加水定浆,搅速放慢,半小时后将油撇出 。
四、 震动分油。料浆加水搅拌后,大部分油从油浆中分离出来,可用面杖或葫芦类物体在油渣浆中上下震荡,促进渣浆中的小油滴结团浮出。连续 震动撇油三次。震动分油时应保持温度在八九十度,以减少油的粘度。撇出的香油,若不带浆渣就不要过滤,即为清香透明的小磨香油。剩下的油渣 可做酱油、味精和点心馅等,但要注意及时食用,防止发霉变质,油渣多时可以干藏。 1 生产现状 芝麻销售较为畅通,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潜力较大。芝麻加工以小磨香油和芝麻酱为主,加工作坊遍布产区及周边城市,芝麻及其加 工产品除供应本省外主要销往西北其它省,也有一部分出口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是旱地轮作的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 观念陈旧,生产技术得不到重视 群众习惯上把芝麻当作填闲作物,多作为小麦收获后的夏季复种作物,有收多少是多少的思想,生产上也不 够重视,技术投入和物资投入较少,因而造成产量水平较低。加之我国长期处于农产品短缺阶段,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农业科研教学 推广单位均不重视小作物,对芝麻等投资一直很少,使芝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滞后。2.2 产量不稳,年际变幅较大 芝麻是耐旱性较强的作物, 主要种植在渭北旱原,易受旱地降雨量年际变化和分布不均的气候因素影响,产量不稳,年际变幅较大。正常年份,芝麻产量为 75~1OOkg/667m2, 干旱年份为 50~75kg/667m2,在播种出苗期特殊干旱年份捉苗保苗较难,9 月份收获期阴雨较多时,对产量和商品性影响较大。 2.3 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商品率低 生产中目前应用的芝麻品种有五撮莲、引芝 1 号、豫芝 6 号、豫芝 11 号、陕芝 3 号及当地农家品种,除少 部分农民购买新品种外,大部分农民科技意识薄弱,不愿花钱购买新品种,自留种子或串换种子,导致生产中芝麻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蒴果变小 , 结蒴稀少,三蒴率降低,始蒴部位变高,抗病性较差,成为芝麻单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栽培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管理粗放 生产中撒播较多,条播较少。“朝天一把籽”,土壤不处理,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较多,加之干旱因素对芝 麻播种捉苗影响较大,捉苗难的现象较为普遍;出苗后不及时定苗,盲目增加留苗密度,单株发育不良,结蒴稀少;有些地方后期不打尖,形成疯长, 致使产量低下,成熟度差,商品率不高;施肥只在苗期追施少量氮肥,有的甚至不施肥,生产中肥料的投人量严重不足,养分配比更谈不上,缺乏高 产的物质基础。一种一收,管理粗放,这也是芝麻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5 连作普遍,病虫害严重 主产区芝麻种植比较集中,由于受土地限制,重茬连作较为普遍,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理化性质变差,有害微生物数 量增 加,病害 加重 ,虫口 密度增 大。在播种出苗期虫害 较多 ,根部病害较重,死苗严重;生产中后期叶斑病等叶部病害多 ,叶片极早枯 黄,失去 光合 能力,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单株蒴果数减少,蒴小籽秕,产量降低。 2.6 加工分散,规模较小 近年来,芝麻市场一直看好,但加工以个体作坊的形式遍布于各主产区及周边城市,加工分散,企业规模较小,缺少联 合,技术和装备落后,缺少精、深加工产品,难以形成驰名品牌,把芝麻产业作大作强。更有甚者个别加工业业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争相压价 , 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 3 促进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芝麻生产基地 在芝麻优势区建立芝麻生产基地,这样一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好示范点,推行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树立典型样板,引 导群众自觉地走优质增产增收之路,从思想上改变芝麻是填闲作物的认识,增加芝麻的科技和物资投入。二是明确基地建设标准,改善完善芝麻生产 基地的基本条件、设施和内容,形成生产规模,为发展芝麻产业提供基础。三是加速推进芝麻产业化进程,建立“企业+技术单位+基地+农户”型经 营模式,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和农户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保护价收购,发展商品生产。 3.2 推广优良新品种 大力推广陕芝 3 号、航芝 1 号、中芝 12、豫芝 11 号等优良新品种,逐步淘汰地方老品种,组织进行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工 作,逐步杜绝盲目引种,消除品种多乱杂的现象,提高芝麻的产量、产值和商品率。陕芝 3 号是陕西最新选育的芝麻新品种,籽粒皮色纯白,具有抗 旱、抗病性强、生长势强、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含油量高的特点,每 667m2 产量可达 100~15Okg,在生产中表现特别突出,陕西省已确定其 为主栽品种并在全省大面积推广。目前在主产区三原、富平、蒲城、蓝田、扶风、洋县已大面积种植,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