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统计学依据、、医学依据、经验性标准和。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对象差异是:心理咨询针对的是,而心理治疗是针对有的。
3、使用具体化技术的情况有过分概括和概念不清。
4、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其人格发展理论有个时期。
5、共情训练包括双语对话、和想象预演。
6、行为主义理论的疗法有放松疗法、模仿学习和。
7、假性利他是一种表现。
8、自闭症存在有和沟通障碍。
9、多动症是儿童表现出与不相符的行为动作,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及学习
困难等。
10、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到其他地方工作,孩子留在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 )
A社会 B 意识 C.行为 D 智力
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属生物学因素的是()
A.托幼机构
B.动机
C.先天素质
D.情绪
3、前儿童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社会性因素是()
A 托幼机构 B社会文化 C家庭 D社区环境
4、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最具说服力的是()
A生物模式 B社会模式 C心理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5、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普洛夫
6、行为主义的疗法以下不包括()
A放松疗法 B自由联想 C 模仿学习 D系统脱敏
7、罗杰斯的——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最为广泛的一种。
()
A沙箱疗法 B患者中心疗法 C非指导性游戏疗法 D行为疗法
8、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
()
A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B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理论 C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D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理论
9、下列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性语音不清主要发生在学前期,男性儿童多于女性儿童
B口吃多发生在1—5岁,5岁以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行消失
C发展性语言障碍往往智力水平较低 D儿童偷窃常常是因为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分不清主体和客体。
10、家庭教养方式不包括()
A 专制型 B溺爱型 C 民主性 D管理型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特点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育。
()
3、行为目标是以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形式陈述的教育教学目标。
()
4、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
5、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非一致性教育。
()
6、自我概念是主观的,与自己所具备的客观条件相符合。
()
7、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 )
8、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相同的,只是专业训练不同。
()
9、咨询人员指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咨询对象共同分享即情感表达。
()
10、运用强化的方法时,强化物的呈现要及时,意义要明确。
()
四、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社会适应依据;心理学标准
2、正常人;心理疾病
3、问题模糊
4、弗洛伊德;五
5、角色翻转
6、系统脱敏;强化
7、自我防御机制
8、交往障碍9、年龄10、一方或双方;原户籍所在地
二、选择题
1—5 ACCDD 6—10 BBDA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简答题
1、a、智力发展正常b、情绪反应适度c、人际关系融洽d、行为统一协调e、性格特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