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版软件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2014版软件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课程编号:学时/学分:48 / 3 开课学期:1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课程类型: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2.初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情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自豪感;3.初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4.了解与计算机相关职业和行业的法律、法规;5.初步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入门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知识;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基础知识;4.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基础知识;5.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应用;6.了解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基础知识;7.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8.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9.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10.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11.了解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12.了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相关的职业及其道德准则。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第1章绪论(2学时)1.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2信息化社会的挑战;1.3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1.4计算机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与补充标准。

第2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8学时)2.1计算机的运算基础;2.2逻辑代数基础;2.3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4程序设计基础;2.5算法基础;2.6数据结构基础。

第3章计算机硬件结构(2学时)3.1计算机系统3.2系统单元3.3输入输出系统第4章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工具软件(2学时)4.1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4.2操作系统4.3工具软件第5章计算机应用软件(2学时)5.1文字处理软件5.2电子表格软件5.3文稿演示软件第6章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2学时)6.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6.2结构化查询语言6.3数据仓库6.8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第7章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2学时)7.1多媒体7.2超文本与超媒体7.3多媒体技术第8章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2学时)8.1数据通信与连通性8.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8.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使用方式8.4internet与tcp/ip协议8.5internet的服务功能8.6web和浏览器8.7局域网的基础构架第9章软件工程(2学时)9.1软件工程的概念9.2软件开发模型9.4软件过程和过程改进第10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2学时)10.1计算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10.2保密技术10.3防御技术第11章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第12章职业道德与择业第11、12章共10课时,由企业工程师与本校任课教师共同完成。

机动(2学时)。

四、结合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五、先修课程无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1.教材:《计算机导论(第3版)》,黄国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2.参考书:《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专业版第2版),陶树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七版),J.Glenn Brooksheer著,王保江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9月《计算机科学导论》,Behrouz A.Forouzan著,刘艺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七、考核方式和要求本课程考核成绩由3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10%:根据出勤、作业及实验完成情况决定;2.大作业50%:包含1篇小论文,1篇调查报告,1件office办公软件应用作品;3.期末考试40%:考核计算机基本知识,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八、其他说明1.本课程除第2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外,多数内容都将在后续课程中有更加深入的学习,故在教学中应着重从提出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专业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自豪感;2.本课程要为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以下“毕业要求”做出贡献:(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4)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5)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执笔人:陈庆强审核人:陈敏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编号:学时/学分: 64/4 开课学期:1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课程类型: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本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本课程以目前最有代表性的高级语言——C语言为背景,讲授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得到程序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提高计算机专业素养,产生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兴趣,树立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另一方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程序设计技术和实用软件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大学第一学期,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不仅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又是入门课。

这门课的地位在整个专业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学好这门课才能比较顺利的开始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学习目标:(1)熟悉当前流行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编译、调试环境和技巧,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规范。

(2)掌握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3)通过C语言编程的基本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专业素养;(4)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培养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浓厚的兴趣,树立学习专业的信心;(5)为后续其它课程如《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打好基础;(6)为参加计算机三级等级考试、计算机水平程序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章 C语言程序设计概述(2学时)1.了解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和算法的概念;2.了解C语言的发展和特点以及C语言源程序的书写格式;3.掌握C语言的构成及C语言程序的编辑、编译和执行步骤;4.熟悉CODEBLOCKS集成开发环境,能独立熟练地编辑、编译、链接、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重点与难点:程序的基本组成,算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第二章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6学时)1.变量与常量;2.基本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与内存的概念;3.运算符与表达式:算术运算,增1与减1运算,赋值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条件运算,逗号运算,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4.基本输入、输出函数:格式输入和格式输出函数;非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重点:常量与变量,基本输入、输出函数,运算符与表达式。

难点:运算符及其优先级与结合性。

第三章程序的控制结构(8学时)1.算法的特性及表示2.C语言的语句:C语言语句的语法及书写规范;3.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流程图,程序控制结构中的顺序结构,复合语句;4.选择结构:if结构、if结构的多种形式,switch 结构与多分支结构;5.循环结构:当型循环,直到型循环,循环的嵌套,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

6.穷举与迭代算法重点:顺序、分支、循环结构。

难点:循环结构第四章数组(6学时)1.一维数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2.二维数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3.字符数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关系4.字符串处理函数重点:一维数组的使用难点:数组与循环的结合使用第五章结构体和共用体(2学时)结构体:结构体的概念,结构体类型及结构体变量,结构体变量的使用,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结1.构体数组的初始化2.结构体数组定义、初始化和结构数组的操作3.用户自定义类型typedef的用途重点与难点:结构体第六章函数 (6学时)1.模块化和函数的概念2.函数的分类、定义、参数、参数的传递、返回值3.用户自定义函数和函数的调用:函数定义、调用和说明,函数的参数传递:值传递与地址传递4.函数的嵌套调用及递归调用:函数的嵌套调用、函数的递归调用;5.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及作用域;6.变量的存储类型: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生命期;静态变量与动态变量的定义、初始化、作用域及生命期;7.编译预处理:文件包含,宏定义。

重点:用户自定义函数、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难点:函数的嵌套调用及递归调用。

第七章指针(4学时)1.指针的基本概念:内存地址、指针与变量的关系;2.指针变量的定义和赋值3.指针变量的使用:与指针相关的运算符,变量的存取方式,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4.指针与数组:数组元素的指针与数组的指针,指向数组和数组元素的指针变量,数组元素的引用,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指针数组,移动指针及两指针相减运算指针比较;5.指针与结构:指向结构变量的指针,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指向结构体的指针作为函数参数重点:指针运算符、指针与数组难点:指针的基本概念、指针运算符、指针与数组第十章文件(2学时)1.文件的基本概念,C语言中的两种文件;2.文件的打开、关闭和文件结束测试,文件的读写,文件的定位。

重点:文件的打开、关闭和文件结束测试。

难点:文件的读写,文件的定位。

四、结合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1.实验2.课程设计(1)题目类型◆管理类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通讯录管理系统☆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要求熟悉结构体、文件等内容,建立相应的数据文件,并具备增删改和一些统计计算查询功能,应该有比较友好的用户界面,一般是命令窗口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考虑图形界面。

◆游戏类题目☆五子棋☆数独(Sudoku)☆八皇后问题☆扫地雷本类题目一般要使用图形界面。

◆算法演示类题目☆排序算法演示(选择和冒泡排序算法)☆汉诺塔◆其它题目☆简单的文本编辑器(综合运用数组、字符串、文件等,实现一个行编辑功能的编辑器) ☆特殊计算器(综合运用数组和字符识别,实现具有算术四则运算能力的计算器)☆分数计算器(综合运用数组和字符识别,实现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器)☆万年历(输入4位数的年份,打印那一年的日历;可以查询某一天是星期几,可以查询某月的第几个星期六或日是几号)(2)目的及要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学习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之后开设的独立的实践课程,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综合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