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独生子女不良个性的表现、成因
与教育对策的研究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新生一代的素质,然而,如今的独生子女们被称为中国的“小皇帝”、“小公主”,责任感,自我服务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人的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性格、品质的形成往往起着极大的影响。
如果说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那么家庭就是他们成长的基地。
孩子的性格、习惯、爱好、理想,甚至行为和生活方式都与他们的家庭分不开。
为此,我从当前独生子女的个性主要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及具体措施。
一、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目前,由于家长的素质问题,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方式方法误导,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不少偏差,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的“恨铁不成钢”,有的“期望值”高于一切,有的甚至要求全盘皆会、样样精通,从而形成孩子焦虑、自卑、脆弱等不良心理倾向,具体表现如下:
(一)溺爱孩子导致依赖心理。
这种教育的特点是:一切以孩子的意愿为转移,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在吃穿玩等方面总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这样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形成惟我独尊、依赖性强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必然要影响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甚至一生都受其害。
这种孩子遇到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