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柔性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1408班 李靖 学号:2140320055
柔性太阳能电池,是薄膜太阳能电 池的一种,而且技术先进、性能优 良、成本低廉、用途广泛。可以应 用 于太阳能背包、太阳能敞篷、太 阳能手电筒、太阳能汽车、太阳能 帆船甚至太阳能飞机上。柔性太阳 能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 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光伏建筑一体化),它可以集成在 窗户或屋顶、外墙 或内墙上。
• 太阳能电池原理 • 在金属表面照射紫外光,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如 爱因斯坦结论的那样,由于入射光的光子能量大 于电子的 束缚能,所以产生自由电子。太阳能电 池的功能是把太阳光转换为电压和电流,是一种 光电转换。 • 光伏效应比光电效应的效率高得多。因为在发生 光伏效应的太阳能电池中,2 种极性相反的半导 体组成了 p-n 结(p-n Junction),形成内建电场, 驱动电子进入电路,在电路中形成电压和电流。
(1 ) 金属。例如不锈钢、 铝、 钛、 钼、 铝、 钴等。采用柔性金属衬底来制作薄膜太阳电池, 可 采用高温工艺, 但相对于有机聚合物基体, 同时也 增加了制作成本; 另外由于电池整体不透明, 在电 池结构设计和应用领域上受到很多的限制。 (2 ) 有机聚合物。大多数有机聚合物膜材料具有 密度小、 可弯曲、 耐冲击和易携带等优点, 利用 连续卷轴式印刷生产, 能提高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柔性衬底材料薄膜太阳电池的柔性衬底材料一般要 满足下列要求 :
① 良好的热稳定性, 保证足够的衬底温度; ② 足 够的薄膜支持力; ③ 热膨胀系数与活性层相吻合, 适用于卷轴工艺;④ 价格低廉; ⑤ 良好的透光性。 目前, 很多柔性太阳电池大都采用下述两类柔性衬 底材料。 (1) 金属。(2) 有机聚合物。
• 柔性太阳电池以其自身的特性和优点, 必将在未 来太阳电池应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并会得到充 分发展, 成为玻璃等硬性基体太阳电池的有益补 充。而在某些特殊用途领域,必须采用柔性薄膜 太阳电池。国外柔性太阳电池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发展, 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加快柔性太阳 电池的发展, 为中国军事及某些特殊领域的应用 打下基础, 将成为当务之急。到目前为止, 柔性 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依旧无法与刚性基体太阳电池 相比。总结起来, 在今后的研究中, 依然应当在 下面2个方向力争突破: ① 降低各膜层的制备温 度和后处理温度, 以满足柔性基体的要求; ② 提高光生载流子效率( 电子转换效率) 和提高载 流子迁移率。具体来说, 即通过深入研究有机太 阳电池能量损失机制, 优化材料以及器件结构, 创造出适合应用的价格低廉的太阳能电池。
• 2
常见柔性衬底太阳电池分类概述 硅基柔性薄膜太阳电池
• 2. 1
• 柔性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以非晶 硅以及非晶硅/微晶硅结电池的研究较多, 有关多晶硅柔性太阳电池 的研究较少。美国 KarlErickson等利用电子回旋共振辅 助脉冲激光溅射方法在PI衬底上沉积微晶硅薄膜。该过程中在薄膜 表面产生 H 离子, 会促进薄膜在低温下晶化。美国 A. Vijh 首次报道了柔性三结非晶硅电池 组 件 的 制 备 过 程, 电 池 效 率 可 达 9. 8% 。德 国Stuttgart大学 Markus B等已 研制在50μm的PI和PET衬底上制备非晶硅电池模型, 电池总 厚度只有 150μ m , 其概念型产品如图1所示。德国的 M. N.vandenDonker等根据临时覆层的观念利用卷轴 系统制备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 效率为 9.4% 。日本 Ich ikawa 等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 4 0 c m×8 0 c m 柔性衬底上制备了 a-Si∶H 电池, 效率为9%。南开 大学张德贤等采用 RF-PECVD 方法在 PI 柔性衬底上制备 n i p 型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其光电转换效率为 7.09% 。 在 PET衬底上的柔性非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为 6. 0%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