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制度篇一: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安全社区创建领导小组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安全社区创建原则凝集社区各方面的力量落实安全社区创建组织机构明确组织机构相关工作责任组织、指导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制定安全社区建设的目标计划和安全社区管理制度职责2、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领导小组会议分析安全形势汇报安全社区进展程度督促各个项目的落实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3、组织协调辖区内外一切可以整合、利用的资源和力量协调各项目组获得社会各界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4、组织开展社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解决安全社区创建的具体问题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全辖区的综合性检查或专项整治工作5、协调、指导各安全促进项目组有效执行安全社区推进计划检查各安全促进项目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篇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制度为加强安全社区创建预防和减少事故危害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的安全营造社区“安全、健康、和谐”的环境根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交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创建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一条、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委会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安全社区创建管理工作第二条、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应当立足现有社区组织机构发挥管理和服务功能发动和依靠群众实行群防群治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的主要领导对管理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总责第三条、各企事业单位、居委会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由企事业单位、居委会负责人兼任组长配备安全员由该安全员任副组长成员由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第四条、各企事业、居委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中要履行下列职责:(一)指导、督促社区生产经营单位、居民贯彻落实安全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制定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管理制度和安全促进项目计划并组织落实安全促进项目的重点应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并考虑下列内容: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三)帮助、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日常安全检查、安全奖惩等制度(四)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不少于一次的防范事故安全工作会议(五)生产事故发生后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对发生事故单位的设备和场所进行现场保护并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明确相关责任人第五条、社区安全员要负责社区内的日常安全生产、安全社区监督管理工作社区消防员要负责社区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社区治安联防员要负责社区日常治安保卫工作第六条、社区居委会应当设置安全宣传栏张贴安全标语、标牌营造安全社区创建氛围第七条、各企事业、居委会应当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放假期间加强对辖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定期向居民宣传治安防范安全用电、用气、出行等安全知识增强居民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与事故发生后自救能力等第八条、各企事业、居委会应当建立健全社区安全防范、防控网络及安全工作例会、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机制制定安全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基本的防灾救援装备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事故防范救援演练第九条、各企事业、居委会应当建立安全工作各项台帐安全工作应当作为年度综合检查、考核、评比的内容对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失职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办公室二0一一年六月篇三:安全社区工作制度“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制度一、XXX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工作制度1、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制定安全社区管理规章制度3、组织协调一切可以整合、利用的资源和力量4、解决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推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5、协调、指导各工作组有效执行年度工作计划6、检查安全社区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及绩效评估7、协助各工作组获得政府及民间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人力保障8、根据社区发展和居民需求变化不断完善安全社区建设内容9、组织参加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10、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全体会议落实安全社区建设计划二、XXX安全社区建设办公室工作制度1、协调、检查、督导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工作开展2、负责社区内外各单位的联络和协调3、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社区建设进度及相关档案管理等4、为维护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5、负责媒体发布以及同县安监局、市安监局和成都安全社区支持中心等联络沟通6、建立评估考核制度对安全社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细化评估7、建立辖区伤害监测制度对各监测点采集的事故与伤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8、结合安全社区工作开展情况与伤害监测结果对社区安全进行综合评估9、定期上报综合评估考核结果及建议改进方案10、完成县和XXX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三、安全项目组工作制度1、组织协调十二个安全项目组开展交通安全、家居安全、社会治安、“九小场所”消防安全、老年人残疾人安全、学校幼儿园安全、生产安全、涉水安全、工作场所安全、老旧院落安全、城市污水治理、防犬、马蜂等伤害预防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2、定期收集、整理、上报与项目相关的事故与伤害数据以及社区人群的安全诉求3、根据评估考核工作组上报评估考核结果及建议改进方案制定或调整项目工作方案保证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4、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全项目组交流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及计划5、制定和落实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四、XXX安全检查制度为了解社区安全状况发现不安全因素获取安全信息消除事故隐患交流经验推动安全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1、检查要求(1)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2)安全检查应贯彻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包括职工自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夜间抽查和日常检查(3)安全检查必须有具体计划、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制订《安全检查表》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2、检查形式与内容(1)日常检查分岗位包区自查和责任人、相关负责人巡回检查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巡回检查责任人、相关负责人应该定时抽查(2)专项检查由街道组织社区负责协助相关行动于每年定期进行内容主要是对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特种防护用品、运输车辆及消防设施、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工作(3)各种检查均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按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地点、检查的项目、检查人、查出的问题或无问题的记录、被检查企业或人员的签字等五、XXX伤害监测制度1、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2、社区企事业单位、居委设有一名社会安全信息监督员负责对本企业、居民区的安全检查及信息收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向镇安全部门反馈3、各居民区设安全志愿者二名主要职责是协助监督员在地区进行社会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监测同时建立社区内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和居民的公众监督以及媒体监督机制形成共建社区和共管社区的氛围4、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宣传工作鼓励社区居民举报社区安全隐患建立社区内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保事故与伤害预防信息的有效沟通5、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明确事故与伤害信息收集渠道为实现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六、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组工作制度1、参加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2、有符合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计划的培训计划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需求与不同能力要求的需要3、有固定的安全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4、通过宣传横幅、黑板报、宣传栏传播安全知识5、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课堂培训、文体、互动、演练、知识竞赛、张贴、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七、安全社区协商议事制度1、各安全工作组协商议事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每次会议必须有2/3以上的成员到会方可召开特殊情况下可随时召开2、协商议事会由各项目组组长主持3、会上应提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会议议题由各项目组成员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反映收集整理后提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安全建设工作出谋划策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各工作组要做好记录八、安全社区信息交流制度1、各项目工作组定期参加促进委员会组织的会议2、各组向促进委员会上报工作开展情况3、各项目小组成员交换工作经验、开展方法4、完善安全教育设施;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教育每季度不少于一次;5、适时组织辖区内外的安全社区建设交流活动;组织居民和志愿者开展安全社区促进活动;重点事故与伤害预防项目的相关人群参与度不少于50%;6、完成安全工作组赋予的其它有助于安全建设的工作九、社区事故与伤害记录和安全社区建设档案保存制度1、安全社区建设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社区事故与伤害记录和安全社区建设档案2、记录和档案装具必须符合档案保管的要求3、定期对记录和档案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妥善处理;对破损、褪变档案要及时修补复制4、记录和档案应依档号顺序排放各柜、各文件夹均应有档案资料存放标志图方便查找5、声像等特殊载体的记录和档案应妥善存放以免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