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1)本文档仅阐述题,不包括名词解释和填空题(2)罗马字的尾注为参考答案。
但是,该答案只是个要点,答题时的叙述要详细一些。
内生矿床1.描述一个矿床应当说明矿床哪几个方面的特征?i2.成矿热液的水有几种主要成因(来源):目前主要通过什么方法判断?3.矿石从热水溶液中沉淀(形成矿床)主要有哪几种机制(原因)?4.有一个基性-超基性杂岩体,试问在该岩体内部能找到哪些矿床?说明形成这些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及其含义)ii。
5.阐述与金刚石矿床有关的金伯利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产状、岩石构造和形成地质环境等特征iii。
6.成矿热液中的水有哪些不同来源?这些不同来源的水是如何释放出来,并是如何获得成矿物质的?iv7.阐述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不同类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含矿岩系特征。
v。
8.阐述高温、中温和低温热液矿床在矿物组合和围岩蚀变等方面的差异。
vi9.简述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地质条件、矿物组合、成矿机制、矿化分期、和主要矿床工业类型vii。
10.举出铁矿床的四种最重要的成因类型,简要说明其特征,并举出相应的矿床实例viii。
11.阐述斑岩铜矿的矿化和蚀变分带模式ix12.试述斑岩铜矿地质特征x13.试述斑岩铜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岩浆岩成分、矿石成分、结构构造和蚀变、矿化分带等特征xi14.在各类岩浆岩中,镁质超基性杂岩的Cr、Ni、Fe等成矿元素含量最高,然而,与这类杂岩体有关的岩浆矿床中却只有铬铁矿,而铁和镍矿床并不重要,请说明原因。
xii15.在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铬铁矿床中,铂族元素的种类有什么差别?xiii16.说明在矽卡岩矿床中,SiO2 的沉淀形式在气化-高温矽卡岩化阶段与中低温热液阶段有何差别。
xiv17.简述华南与W、Sn、Be、Nb、Ta有关的花岗岩主要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xv。
18.从W、Sn、Be、Nb、Ta交代蚀变花岗岩或玢岩铁矿成矿模式来阐述热液成矿过程中活化转移的基本原理。
xvi19.简述岩浆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和主要矿床类型xvii20.简述花岗伟晶岩的矿物成分、内部分带特征和两种主要成因观点xviii21.简述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环境、成矿时代、围岩蚀变、成矿元素组合,以及成矿流体温度、盐度等特征。
xix22.简述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和成因。
xx23.举出铜矿床的四种最重要的成因类型,简要说明其特征,并举出相应的矿床实例xxi。
外生矿床24.试述原岩成分、气侯、地貌和大地构造等因素对风化矿床成矿作用的影响xxii。
25.试述风化残留红土型铝土矿的形成条件、原岩和形成机制xxiii。
26.请根据铁和铝的化学性质阐明风化壳型铝土矿和风化壳型铁矿在成矿气候条件方面的异同点xxiv。
27.试述油气成藏与金属成矿的相似之处xxv。
28.什么是铝土矿?试述海相沉积铝土矿的成分特征和形成机制xxvi。
29.为什么海相沉积铝土矿不是化学或胶体化学沉积的,而是红土化产物机械搬运再沉积的产物?xxvii30.为什么海相沉积铝土矿往往与碳酸盐沉积岩伴生?xxviii31.简述盐丘、冠岩和盐丘型自然硫矿床的成因xxix。
32.阐述蒸发盐矿床中各种盐类矿物的垂直分带,以及牛眼式和泪滴式水平分带的形成机制。
xxx33.阐述条带状铁建造形成风化淋滤型铁矿的条件xxxi34.试述沉积成矿过程中铁、锰分离的特征及其机制xxxii。
35.阐述层控矿床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
xxxiii36.举一种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为例说明金属成矿和油气成藏的其同点xxxiv。
37.阐述层状铜矿(砂岩铜矿)的含矿岩系特征、矿床特征和成因xxxv:38.硫化物矿物在氧化带中将发生什么变化: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作用的机制是何?铜的次生硫化物主要有哪些?xxxvi:39.举例说明什么是被变质矿床和变质成矿床的成矿作用,富铝沉积岩的变质作用可形成哪些矿床?xxxvii40.阐述关于磷灰岩成因的洋流上升说。
xxxviii41.对比条带状铁建造和鲕状铁建造在形成地质环境、成矿时代、规模、矿石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差异。
xxxix42.举例说明矿源层和活化转移在成矿中的作用xl43.简述生物在沉积-层控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xli44.请根据蒸发过程中盐类矿物的沉淀顺序说明封闭盆地中盐类沉积物的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
xlii45.试述铁和锰在风化和沉积过程中发生分离的机制。
xliii46.风化壳型铝土矿、硅酸镍矿和稀土矿的原岩各有哪些,各有哪些主要工业矿物?xliv47.以宣龙式(或宁乡式)铁矿为例,说明海相沉积铁矿的特征。
xlv48.简述兰德式金矿的成矿环境、特征和成因。
xlvi49.阐述沉积变质铁矿床的主要特征和成因。
xlviiiii铬铁矿、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铂和铂族元素等。
主要成矿作用有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残余熔融作用。
结晶分异作用是指岩浆中不同的成分先后结晶,使岩浆成分不断变化。
岩浆熔离作用是指一种岩浆分离成两种互不混熔的岩浆或矿浆。
残余熔融作用是指岩浆中的成矿物质最晚结晶,在岩体中聚集成矿浆。
iii矿物成分主要有橄榄石、镁铝榴石、铬透辉石、金云母等;产状主要呈筒状,也可以呈脉状,通常属火山通道相;岩石构造:岩筒的上部通常呈角砾状,下部呈块状;形成环境主要为古老克拉通的深断裂带或大陆裂谷带。
iv成矿热液中水的来源有岩浆水、变质水、建造水和地表水。
岩浆水是岩浆结晶过程中从岩浆中释放出来的,本身含有溶解的金属,或通过淋滤围岩获得金属;变质水是岩石在变质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以淋滤围岩获得成矿物质;建造水又称封存水,沉积物埋藏脱水时被释放出来,淋滤围岩获得成矿物质;地表水在下渗循环过程中淋滤围岩获得成矿物质。
v有一个水盆地中沉积的层状矿体,其中的矿石矿物主要是硫化物,并含有一部分块状构造的矿石,层状矿体的下方可以有脉状和角砾状矿化。
主要成矿金属有铜、铅、锌、金、银等。
是由海底热液进入水盆地后沉积而成的。
塞浦鲁斯型形成于洋中脊或弧后盆地,与蛇绿岩套有关;黑矿型形成于岛弧环境,与钙碱性安山岩系有关;苏利文型或华南型形成于大陆内部的沉积盆地中,主要与沉积岩系相伴生。
vi高温热流矿床典型矿物组合是磁铁矿、磁黄铁矿、绿柱石、锡石、黑钨矿、白钨矿、辉钼矿、辉铋矿和毒砂等,主要蚀变有云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电气石化和黄玉化等。
中温热液矿床的典型矿物组合是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赤铁矿、自然金等,主要蚀变有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绢英岩化等。
低温热液矿床典型矿物组合是辰砂、辉锑矿、雌黄、雄黄、自然金和自然银等,主要蚀变有高岭土化、明矾石化、重晶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等。
vii地质条件为侵入岩(主要是中酸性岩)与碳酸盐类沉积岩的接触带。
矿物组合包括矽卡岩矿物和金属矿物等。
成矿机制为气化热液交代作用。
矿化可分为矽化岩矿化期和石英-硫化物期。
主要矿床工业类型有铁、铜、铅-锌、钨、锡、铍等。
viii以下任选四种:(1)岩浆矿床:主要产在基性侵入岩中,矿体多呈层状,多层产出,也有透镜状和脉状迸入体。
矿石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等。
如大庙。
(2)矽卡岩矿床:主要产在中酸性岩与碳酸盐岩石或火山岩的接触带,与矽卡岩化相件。
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和假像赤铁矿等。
如大冶。
(3)鲕状铁建造:常产在古陆边缘海侵层位中,主要矿物成分为赤铁矿、菱铁矿和鲕绿泥石等,常具鲕状构造。
如宁乡或宣龙。
(4)沉积变质矿床:为地槽环境的沉积矿床受到了后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改造。
根据变质程度的不同,其矿石矿物可以是磁铁矿,也可以是赤铁矿。
矿石矿物与硅质常呈条带状,故又称条带状铁建造。
如鞍山。
(5)玢岩铁矿:指在中性火山-侵入岩区中,成因上多数与闪长质次火山侵入体(玢岩)有关的、产在不同地质部位,属于不同成因的一套矿床的组合,其中既包括产在岩体内部的岩浆-热液矿床,也包括产在接触带附近的接触交代矿床,还包括产在围岩中的脉状矿床和火山沉积矿床。
在不同矿床中,矿石成分既可以以磁铁矿为主,也可以以假像赤铁矿或赤铁矿为主。
以宁芜地区为典型。
(6)火山沉积矿床:指与火山喷流作用有关的沉积矿床,矿石成分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
如镜铁山。
ix蚀变模式:自外向内为青盘岩化带---泥化带----绢云岩化和黄铁绢云岩化带---钾质蚀变带。
矿化分带自外向内为:含金银的多金属矿脉或磁铁矿、镜铁矿和重晶石脉---脉状细脉状黄铁矿(含少量黄铜矿)---细脉浸染状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黄铁矿显著减少)---细脉状辉钼矿、斑铜矿。
x1.位于板块俯冲带上盘,钙碱性安山岩带中,火山岩盆地边缘,矿带往往受深断裂带矿制。
2.成矿时代主要为中、新生代3.矿化在在因上、时间上与中酸性浅成小斑岩体有关。
这类小斑岩体规模往往小于1 km,其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
4.矿床规模大、品位低、矿化均匀。
矿体大多位于岩体内,也有一部分位于围岩和岩体接触带两侧,少数矿体位于位岩内。
5.具有明显的矿化蚀变分带,自矿化中心到外围可以分为四个带:钾质蚀变带;绢英岩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
6.矿石成分简单,但分带明显。
自矿化中心向外,矿石成分可分为辉钼矿+斑铜矿带→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带→黄铜矿+黄铁矿带→黄铁矿带→含Au-Ag黄铁矿带→含Pb-Zn重晶石带。
矿石构造的分带是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大脉构造。
xi参见前两题xii在镁质超基性岩中,MgO含量相当高,可达40-50%。
各种元素的离子半径为Mg2+=0.78埃,Ni2+=0.78埃,Fe2+=0.83埃, Cr3+=0.64埃。
岩浆结晶过程中Mg2+、Ni2+、Fe2+容易进入橄榄石晶格而呈分散状态,而Cr3+半径小,不容易进入造岩矿物晶格,从而留在岩浆中,形成岩浆矿床。
xiii铂族元素包括Ru Rh PdOs Ir Pt其中以右上和左下分为两组。
右上的Rh,Pd,Pt亲硫性强,主要与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
左下的Ru,Os, Ir亲氧性强,主要与铬铁矿有关。
xiv在气化-高温热液时期,不形成独立矿物,而是与Ca, Fe, Mg, Al等元素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如石榴石、透辉石等;在中低温矿化时期,SiO2形成独立矿物石英大量产出。
xv岩石学:岩性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
钾长石大多为微斜长石。
斜长石多为钠-更长石。
黑云母低镁富铁。
常出现堇青石、石榴石、红柱石等高铝质圹物。
岩石化学:钙镁铁钛含量低,钾钠硅铝含量高,钾钠比值高,常为铝过饱和型。
地球化学:过渡族元素Cr、Ni含量低、Rb、F、U含量高,Rb/Sr比值和F/C1比值高。
常与钨、锡、铍、铌、钽、锂、铷、铯等金属的成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