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环境化学(气相转化) PPT

大气环境化学(气相转化) PPT

N2O h(v42n0m ) NO O
OO 2 M O 3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2、大气中重要气体的光吸收
3.2.2、O3的光吸收 O3的光吸收谱共有三个带: 200~300nm为Hartly带,主要发生在平流层,为强吸收,控
制了达到对流层的辐射短波极限; 300~360nm为Huggins带; 400~850nm为Chappius带。 O3光解后产生的原子氧和分子氧,是否都是激发态取决于激
A+hv→A*→B+C
初级B
d[B]/ Ia
dt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a
R 初级B Ia BIa
光解反应相当于一级反应。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2、大气中重要气体的光吸收 3.2.1、二氧化氮的吸收特性
二氧化氮NO2是城市大气中最重要的光吸收分子,在低层大气 中,能吸收全部可见和紫外范围的太阳谱。
CH4+OH→CH3+H2O CO+OH→CO2+H H和CH3导致了过氧自由基的生成: H+O2+M →HO2+M CH3+O+M→CH3O2+M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4、对流层清洁大气中的化学和光化学过程 3.4.1、清洁大气中的基本化学过程
过氧自由基将清洁大气中的NO转化为NO2,又生成OH和HO2, 起了链传递的作用:
3.1、大气光化学反应基础 3.1.3、光化辐射和光化通量
纬度、季节和高度 季节不同,高度不同,会造成阳光通量的改变。 纬度不同,对天顶角有影响。
云 云影响辐射的穿透率。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1、大气光化学反应基础 3.1.4、光化学反应速度
光化学初级反应 光化学初级反应速度R由初级量子产额导出:
k 1 [N2]O k2 [O ]O [2]M []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3、NO、NO2和O3的基本光化学循环
此体系中的稳态O原子的浓度为: [O] k1[NO2] k2[O2][M]
[O]取决于[NO2],随大气中[NO2]的变化而改变。 [O3]的稳态浓度:
[O3
]
k1[NO2 ] k3[NO]
O(3P)H2O 2OH 是大气中OH的主要来源。 O(1D)有两个去除途径:
* 与水蒸气反应:
O(1D)H2O2OH
k29K 8 a
2.21
010cm3/分子 s
* 被空气去活:
O(1D)M(空)气 O(3P)M kb 2.91011cm 3/分s子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2、大气中重要气体的光吸收
CO+2O2→CO2+O3 当NO浓度足够大时,1个分子CO会产生1分子O3。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4、对流层清洁大气中的化学和光化学过程
3.4.2、NO在清洁大气化学过程中的作用 3.4.2.1、NO对O3生成的作用
当NO浓度小时,就只有:HO2+NO→OH+NO2一个反应,这 个反应不很快,也不能与反应: O3+NO→NO2+O2竞争,于是出 现了另外的竞争:
k37[NO2][HO2]=k42[HO2][HO2] 若取[HO2]在天然大气中白天的典型浓度为:1×108cm-3,已 知:k37=8.3×10-12cm3分子-1s-1,k42=5.6×10-12cm3分子-1s-1, k43=2.0×10-12cm3分子-1s-1,则:
[N]O k k3 47 3 [H2O ]7170 cm 33ppt
NO、NO2和O3之间的关系,称为光稳态关系。在大气中无其 他反应干预下,O3浓度取决于[NO2]/[NO]。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4、对流层清洁大气中的化学和光化学过程 3.4.1、清洁大气中的基本化学过程 清洁大气一般指远离人为污染源地区的空气。 引发天然对流层大气中化学反应的是O3的光分解,随后发生 一系列反应: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1 大气光化学反应基础 3.1.1、光化学定律 • 光化学第一定律
只有被分子吸收的光,才能有效引起分子的化学变化。
• Bear-Lambert定律
ln(I0 ) cl
I
当光的入射强度为I0,穿过长度为l、内装浓度为c的 气体容器,透射光强度为I。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1、大气光化学反应基础 3.1.3、光化辐射和光化通量
天顶角 太阳天顶角是相对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太阳角度,即太阳方
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 光化通量
光化通量与天顶角关系密切。 削弱系数
由于阳光经大气层到达地面期间,被大气中的气体和气溶胶 粒子部分吸收,使得光化通量减弱。用削弱系数表示。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M是空气中的N2、O2或其他分子介质,可以吸收过剩的能量 而使生成的O3分子稳定。O3生成后,又与NO反应:
O 3NO O 2N2O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3、NO、NO2和O3的基本光化学循环
已知NO和NO2的初始浓度为[NO]、[NO2],期间没有新的源 加入,则NO2在照射后的浓度变化为:
各种烷烃和卤代烃与OH的反应速度常数见表3-6。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表3-6 某些烷烃和卤素同OH反应的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5、有机物的大气化学反应 3.5.1、与OH的反应
3.5.1.2、烯烃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5、有机物的大气化学反应 3.5.1、与OH的反应
由此可见,NO浓度小于或约等于3-10ppt,HO2的竞争就会发 生,这样低的浓度必须是清洁地区。工业化的北半球,一般会大
于5ppt。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5、有机物的大气化学反应 3.5.1、与OH的反应 3.5.1.1、烷烃 烷烃与OH的反应是氢摘取反应:
RH+OH→R+H2O 由于反应中发生了键的断裂,因此反应的快慢决定于键的强 弱,也即决定于摘取的氢处在何种位置。
3.2.3、SO2的光吸收 SO2在240~330nm有强吸收: S2O h vS2( O 1A 2 , 1 B 1) SO 2(1A2, 1B1)是两单重激发态,而在约340~400nm有弱吸收: S2 O h vS2 O (3B 1) SO2(3B1)为三重态。 340~400nm范围SO2无离解,只在波长小于218nm有离解: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4、对流层清洁大气中的化学和光化学过程
3.4.2、NO在清洁大气化学过程中的作用 3.4.2.1、NO对O3生成的作用 CO在大气中一般不与其他物质作用,能对CO氧化的是OH:
CO+OH→H+CO2 H+O2→HO2 产生在HO2自由基与NO作用,当NO浓度大时: HO2+NO→NO2+OH NO2+hv→NO+O O+O2→O3 综合上面反应,则:
HO2+HO2→H2O2+O2 HO2+O3→OH+2O2 H2O2+hv→2OH 综合上面反应,则: 2CO+O2→2CO2 当NO浓度小时,没有O3的生成。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4、对流层清洁大气中的化学和光化学过程
3.4.2、NO在清洁大气化学过程中的作用
3.4.2.2、影响O3的NO浓度 如果HO2+HO2的反应能与HO2+NO2的反应相竞争,那么二者 速率至少相等,则:
CH3O2+NO→NO2+CH3O HO2+NO→NO2+OH CH3O+O2→HCHO+HO2 主要的链终止反应是:
OH+NO2→HNO3 HO2+HO2→H2O2+O2 有人比拟对流层是一个低温的火焰,将地面排放的还原态化 合物转化为氧化态物质,这些氧化态物质可能被降水、与地面作 用而去除,也可能向上扩散到平流层。在这低温火焰中,O3是燃 料而OH是推进器,推动化学过程的进行。
反应发生了自旋禁戒跃迁。
O 3 h ( 4 v - 8 4 n ) 5 O 0 m 2 ( X 0 3g ) O ( 3 P )
O2(X3 g)和O(3P)都是基态。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2、大气中重要气体的光吸收 3.2.2、O3的光吸收
激发态的O(1D)是一个很重要的自由基,会发生下面的反应:
如果前面所说两个反应能竞争,那么:
k3[7N]O k4[3O 3]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4、对流层清洁大气中的化学和光化学过程 3.4.2、NO在清洁大气化学过程中的作用 3.4.2.2、影响O3的NO浓度
[O3]在对流层清洁大气中浓度若取40ppb(1×1012cm-3),则:
[N]O k k3 47 3 [O 3]2.4180 cm 31p 0pt
3.3、NO、NO2和O3的基本光化学循环 NO和NO2在大气环境的化学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NO2的光分解引发一系列反应,是对流层大气中O3的一个来 源。NO、NO2和O3之间存在的化学循环是大气光化学的基础。 当大气中NO与NO2与阳光同时存在时,光分解产物是O3。
NO 2 hvNOO OO2 MO3 M
发能。
第三章 对流层大气中的气相化学转化
3.2、大气中重要气体的光吸收 3.2.2、O3的光吸收
O 3 h ( v 3n 2 ) m 0 O 2 ( 1 g ) O ( 1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