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运作与管理(答案全)-2资料讲解

生产运作与管理(答案全)-2资料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与运作系统2 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各种社会组织3 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资源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4 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生产运作过程5 生产运作战略属于职能战略。

6 大量生产一般产品品种少7 MRP中工厂日历是用于编制计划的日历,它与普通日历的关系是由普通日历除去不生产的日子8 JIT与传统生产系统对库存存在不同的认识,体现在JIT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管理的问题9 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检验10 可将每个时期对项目的净需求量作为订货批量的批量方法是直接批量法11 MRP是在订购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2 关键路线是活动时间持续最长的路线13 某流水线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420分钟,要求的产量为210件,则节拍为2分钟 /件14 实现JIT生产的重要工具是看板15 2000版ISO9000质量标准强调持续改进16 敏捷制造在人力资源上的基本思想是,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员17 JIT的核心是追求零库存生产方式18 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将柔性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灵活的管理集成起来,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19 大量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可以说在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

20 ABC控制的要点是尽可能减少A类物资的库存21工作研究中,对新的工作方法的评价主要应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评价22 企业通过市场调查,预测用户需求趋势,并据此决定开发和销售的产品是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23 新产品开发方案评价的定性分析方法较多用于产品构思的筛选阶段24 若企业某新产品开发投资5年的投资平均收益率是22%,银行贷款利率为10%,此时企业的正确决策是应投资25. 新产品开发决策应该由企业最高领导层制定26 在计算网络计划的作业时间时,只确定一个时间值的方法是单一时间估计法27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又称项目任务书28在箭线式网络图中,既不消耗时间又不耗费资源的事项,称为结点29工程进度控制的重点是关键作业进度30 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单件生产二、多项选择题1. 箭线型网络图由节点、通路、箭线构成。

2. MRP的输入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状态文件。

3工作设计中三种方法是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职务轮换4设施选址的方法包括量本利分折法、重心法、评分法等方法5质量认证制度包括的内容为认证机构的认可、描述资源法、人员的参与6可以说网络图是由“活动”事项、路线组成的。

7报酬制度使用较多的是计件报酬制度和个别激励制度同时要考虑质量与报酬制度8工作标准的作用是制定生产运作能力计划、进行作业排序和任务分配、进行生产运作系统及生产运作程序设计、进行绩效考评9选择地区要考虑主要因素有是否接近于市场、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运输问题10全面质量管理是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全方法的管理11设备的技术性评价,包括耐用性、适应性、成套性、环保性、节约性12.ISO 9001标准适用于设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开发全过程的质量保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安装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13.下列叙述符合动作经济合理的原则有工具、材料、控制装置应靠近作业位置、尽量以夹具或脚踏工具替代手的操作14.期量标准是制订生产作业计划的依据,不同的生产类型要制订不同的期量标准。

单件生产类型要制订的期量标准是生产周期图表、关键设备负荷表15.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产量指标、产值指标、品种指标、质量指标16.生产作业管理的原则是讲求经济效益、坚持以销定产、实行科学管理、组织均衡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判断题1. 未来的敏捷制造企业能够迅速推出全新产品。

对2MRP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要求上道工序应该按下道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前一生产阶段应该为后一生产阶段服务。

对3综合计划要求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

错4独立需求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5远程办公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联系在一切共同完成工作。

对6作业测定是对实际完成工作所需时间的测量。

对7JIT生产方式中如果没有看板则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物品。

对8自动化应是最佳决策因为其考虑了产量、运作系统的柔性的要求。

错9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之一是生产服务为主转向消费服务为主。

错10闭环MRP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对四、名词解释1.在制品:企业从原料、外购件等投入生产起,到经检验合格办完入库手续之前,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零件、部件都称为在制品2.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上对同一个劳动对象进行连续加工的生产环节3.工艺性损耗:指在加工过程或准备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上的原因而必然产生的原材料损耗4.产品生命周期:指一切工业品从完成试制投放市场,到最后被淘汰退出市场的周期性规律,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5.工程项目:是一种一次性的、为实现某种目的相互关联的各种活动的整体,这些活动在完成整项工程中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执行五简述题1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什么答:质量管理八原则是: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2 MRP的输入信息主要包括哪些项目答:①主生产计划②物料表③物料库存资料3 库存有何作用答:①改善服务质量②节省订货费用③节省作业交换费用④提高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

4 简述生产(作业)过程分析的内容。

答:生产(作业)过程分析是针对产品/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的系统分析;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五个,即加工、运输、储存、延误和检验;分析方法包括产品工序分析、零件加工分析、平面(空间)流程分析、作业过程分析、人机联合分析、双手操作分析等。

5 简述新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产品。

特点:(1)具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

(2)采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进。

(4)扩大了产品使用范围。

6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求?答:.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7 简述传统设备管理的局限性及特点。

答:(1)传统设备管理是一种阶段性的管理。

(2)传统设备管理是一种片面的管理。

(3)传统设备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

(4)传统设备管理是一种局部式的管理。

8 简述闭环MRP 的处理过程。

答:在初期MRP 的基础上,引入资源计划与保证、安排生产、执行监控与反馈等功能,形成闭环MRP 系统。

在主生产计划及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以后,通过粗能力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等模块进行生产能力平衡。

它还收集生产(采购)活动执行结果,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反馈信息,作为制订下一周期计划或调整计划的依据。

六、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产品生产流程由四道供需组成平均加工损坏比例 (如右) 要求m100个/天。

求所需投入的原材料数量。

答所需投入的原材料数量100/((1-0.06) (1-0.02 (1-0.04) (1-0.01))≌1142某产品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每周40个。

一年工作周为52周。

如果EOQ 400个。

求p 应为多长答P52/(40×52/400)=400/40=10(周)3 某厂年需某零件5000件,存储费每件每年2.5元,订购费用每次20元,订货提前期为7天。

求该零件的经济订购批量及订货点最佳库存水平。

(一年以365天计算) 答(1)由题知:D=5000件/年,H=2.5年/件·年,S=20元/次因此经济订货批量Q*= =283(件)(2)订货点最佳库存R=5000/365×7=96(件)七、论述题 工序号 平均加工损坏比例10.01 20.04 30.02 4 0.061.试论述实施ISO 9000标准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答全面质量管理与ISO 9000系列标准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内容上是一致的,两者是互相补充、相互完善、相互促进的关系。

标准从本质上看是协商一致的结果,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而TQC要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的机会,是更高的要求。

所以说两者是动态和静态,基础和发展的关系。

实践中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全面质量管理为ISO 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系列标准又是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深化的基础。

总之系列标准是基础,全面质量管理是目标。

2.有人说“库存是万恶之源”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请举例加以说明答:举例说:10年和11年我国钢材行业不景气,如果企业钢材库存过多,会占用资金,造成周转不良,且市场倒挂,库存越多,损失越大。

JIT准时生产角度来说,库存过多,形成呆滞,原材料会因呆滞而贬值、报废,形成损失,造成成本上升。

所以说,库存是万恶之源3 在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这两种先进生产方式中选择一种说明其运用。

要求尽可能用一些例子加以说明1)生产(作业)过程分析是针对产品/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的系统分析;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五个,即加工、运输、储存、延误和检验;分析方法包括产品工序分析、零件加工分析、平面(空间)流程分析、作业过程分析、人机联合分析、双手操作分析等。

2)新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产品。

特点:(1)具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

(2) 采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进。

(4)扩大了产品使用范围。

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