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倾听着的教育》读书心得

《倾听着的教育》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倾听着的教育》是李政涛老师的书,讲倾听对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

他自己说,这本书的宗旨是:以教育的方式,思考、言说与实践“倾听”。

下面,我就结合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收获与反思。

一、他深受哲学家的影响
这教育类的书籍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哲学家的名字,可是要在一本书中发现这么多哲学家的名字,还是不太容易的:海德格尔、柏林、德里达、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色诺芬尼、驷布伯、列文、张岱年……提到张岱年的时候,李老师是这样写的:不止一个哲学家有张岱年先生的习惯,每日傍晚,日落黄昏之际,端坐在书房里,静默中反观自身,倾听自我生命中最真实、最细微的脉动。

重点在前面,“不止一个哲学家有张岱年先生的习惯”。

给李老师影响的哲学家有很多个,我猜海德格尔给他的影响应该算是很大的。

他在《技术时代的倾听之路》中说:“或许个,我猜海德格尔给他的影响应该算是很大的。

他在《技术时代的倾听之路》中说:“或许是受到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影响,我过去一直怀有对技术的嘲弄、批评甚至恐惧。

海德格尔有关技术时代、图像时代之于人性戕害的警语已经沉淀于我的内心深处。

”以至于他很长时间都断然拒绝新技术。

当然他受哲学家的影响肯定不止于此。

从概念到警句、到故事,哲学家充溢了整本书。

二、他深谙大教育家之道
在这本书中李老师用专章讲述了"名师的倾听之道”,分别是:孔子、苏格拉底、苏霍
姆林斯基和陶行知。

从人物的选择上看,涉及到古今中外。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他最喜欢苏霍姆林斯基。

写了三篇文章《苏霍姆林斯基的眼神》《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音乐与倾听》。

这三篇文章分别讲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向所有老师提出的建议,要做一个善听者,培养用心灵倾听和感觉学生的能力;倾听与观察是相联系的,要通过训练来提升孩子的倾听能力;重视对大自然的音乐、旋律和乐音之美的倾听还能培养人的德育和智育。

在这些文章中,李老师所举的例子和大段的引用都可以看出,他对这些“名师”的理论和故事都相当熟悉。

三、他是一个爱生活的人
生活中的李老师一定不是个无趣的人。

他看了很多的文学作品,提到的作家和书籍有很多,色诺芬尼、渡边淳一、列文等等;《里尔克:一个诗人》《钝感力》《童年的消逝》《巨流河》《梅子青时》《狼图腾》等等;他爱看电影,说到赵文煊在《辛亥革命》中塑造的孙中山形象眼神温暖而坚定;我甚至还猜测他喜欢足球,因为他居然知道葡萄牙足球教练穆里尼奥很喜欢通过记录的方式……当然,从他叙述的字里行间还能发现他常常反思,时时进步。

试想想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不生动、不鲜活呢?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附录中列举的书目,涉及面广、时间线长。

看起来就知道,为写这本书他真是下足了功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