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个人总结信息系统项目组目录1 项目概述 (2)1.1 背景描述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组成员 (3)2 项目管理过程 (4)2.1 项目启动 (4)2.2 项目计划 (4)2.3 项目实施 (5)2.4 项目控制 (5)2.5 项目收尾 (7)3 项目成果 (7)3.1 项目成果简介 (7)3.2 技术方案评价 (7)4 经验和教训 (8)4.1 项目管理方面 (8)4.2 技术方面的收获 (9)5 建议 (9)6 结语 (10)7 附件 (11)第页,共11页11 项目概述1.1 背景描述沙尘暴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般本科大学,学校现有学生和教职工约7000人,学校图书馆藏书约100万册,图书管理工作比较复杂。
沙尘暴大学图书馆目前的图书管理模式是以人工为主,利用纸张记录各个方面的相关资料及信息。
由于缺乏对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系统的使用,图书借阅者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之间缺少信息的交流,导致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冗余、失真、甚至错误的信息,发现错误也不能及时修改,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在这种模式下,日常工作量大而繁杂,工作效率低下,影响管理人员及师生的情绪。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因此学校委托沙尘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组面向该学校开发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1.2 项目目标项目时间:2009年4月1日—2009年6月4日;项目成本:沙尘暴项目组成员8人,多台个人电脑以及一些必要的复印费用和项目组建设活动经费;项目可交付物:1)沙尘暴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用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和用户管理。
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匿名书目检索,读者和管理员的登录,个人信息的显示,密码的修改;管理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书目借阅,归还,超期罚款用户管理,图书信息管理,以及录入新书,录入新用户等功能,基本实现图书馆日常管理的要求。
2)系统开发文档:第页,共11页2第 页,共11页3 (1) 管理文档:项目建议书,项目计划书,项目阶段性总结报告,项目总结报告,项目组章程,项目组财务管理办法,项目会议记录,项目组团队建设活动报道,项目组项目财务账单等;(2) 技术文档:系统需求说明书,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报告,系统用户手册。
1.3 项目组成员沙尘暴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组共有8名成员,分别为张雷勇、徐骄、李嘉玲、罗柳红、布兵、黄一、杨杰、刘盟。
项目组项目经理为张雷勇,项目组设副经理一名,又徐骄同学担任。
项目组的组织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本项目人员管理计划是将整个项目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每个组设一个负责张雷勇 项目经理 徐骄 项目副经理 刘盟小组成员 杨杰 小组成员黄一 小组成员 布兵 小组组长 罗柳红 小组组长 李嘉玲小组组长人,小组负责人对项目经理负责,小组成员对小组负责人负责,小组负责人负责本组成员的工作分配,组织,激励;项目经理负责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分配,并监控项目进度,激励各小组负责人,对各个小组成员进行绩效考核。
其中,项目组还对一些项目组职能进行了分工,具体如下:杨杰同学负责文秘工作,其中包括会议记录的整理,各类文档的保管,团队建设活动报告的撰写等;黄一同学担任财务组长,主要根据财务管理办法负责项目组的财务工作;布兵同学担任出纳员,负责管理项目组的现金和报销;罗柳红同学担任会议筹备小组组长,负责项目组会议的筹备工作。
2 项目管理过程2.1 项目启动(1)4月5日组建项目团队,确定项目经理,确立例会制度,制定了小组章程和财务管理办法,选择开发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2)在4月19日项目组例会上,根据项目发起人建议,大家一致同意开发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3)以走访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初步需求分析;(4)完成并提交项目建议书;(5)得到发起人的批准,项目正式启动。
2.2 项目计划在前期初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项目组指派成员联系另外两个项目组,共同前往图书馆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完成并提交项目计划书,其中包括:(1)项目目标;(2)项目工作分解结构;(3)项目进度计划;第页,共11页4(4)人员组织计划;(5)风险管理计划;(6)沟通管理计划。
2.3 项目实施(1)开展多次团队建设活动,使得项目组成员之间逐渐磨合,形成高效的项目团队;项目组委派张雷勇代表项目组前往助教处学习编程知识,并给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培训;每周召开一次项目组会议;(2)组建了需求分析小组,由李嘉玲同学担任小组组长,随同另外两个小组前往图书馆进行需求调研,并完成了需求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于4月23日提交;(3)根据需求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由布兵同学带领的系统设计小组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并于5月10日提交了系统设计说明书;(4)由徐骄同学带领的数据库设计小组,于5月8日完成了系统数据库组建,并提交了数据库设计报告;(5)5月10日开始,将系统模块化,并将实际开发工作分配下去,定于5月26日之前各自完成各自模块,开始整合;(6)实际5月27日各个模块正式完成,并完成整合,成立了系统测试小组,由李嘉玲同学担任组长,于5月31日完成测试,并通过助教验收,提交了系统测试报告;(7)成立系统美化小组,由张雷勇带领,于6月2日完成系统美化;由布兵负责用户手册的编写,并于6月3日提交;2.4 项目控制(1)范围变更控制在系统设计阶段,项目设计人员设计了续借模块,但由于续借功能涉及到对于所查询的所有记录的单条修改,难度较大,经过项目小组讨论并第页,共11页5和助教老师沟通,决定放弃续借模块;最终的系统不包含续借功能。
(2)进度控制由于社会调查课程的影响,项目在5月初出现了进度延后的情况,项目组紧急召开项目会议,讨论了活动滞后的影响程度,一致决定赶工,项目加快了进度,最终调整到正常的进度线上,之后基本按照进度线进行。
按照原计划,在5月26日,各个成员应提交各自模块,但部分成员表示了由于技术问题,难以完成任务;项目组中的技术人员及时提供技术支持,最终成员均在5月27日提交了各自模块,基本符合了原定计划。
(3)风险控制风险类型事件处理结果环境风险项目组开发人员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先前准备充分,避免了该风险需求风险项目发起者要求提前完工组建开发小组进行赶工,并在要求时间内完成组织管理风险最初阶段需求分析的总结部分主要由李嘉玲小组完成,因此大家对于最终模块的确定问题发生较大分歧项目组召开紧急例会,集中商讨系统模块划分问题,并督促其余成员阅读需求设计文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系统开发过程中由于工作分配不均衡,成员有不满情绪项目经理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任务安排,尽量保证平衡具体的功能模块的开发工作开始后,由于课业压力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部分小组成员出现消极怠工的情绪项目经理主动和成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原因,在小组例会中对大家进行鼓励,根据个人的能力及时间重新调整了工作,安排团队建设活动,鼓舞士气技术风险缺乏系统开发经验,对C# ,技术缺少了解委派张雷勇前往助教处学习编程知识,并对成员进行了培训重要模块的功能难以实现组织技术成员集中办公,一同攻关解决第页,共11页6开发过程遭遇技术瓶颈请助教老师帮忙解决2.5 项目收尾(1)整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文档材料,对原来作的《需求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报告》,《数据库设计报告》进行修改。
(2)书写个人总结报告和项目组总结报告;(3)对成员表现进行评价,将结果上报给吕萍老师;(4)6月4日晚进行了竣工会餐。
3 项目成果3.1 项目成果简介本系统是面向沙尘暴大学图书馆,可以提供图书信息管理,用户管理,实现图书借阅和归还;界面比较友好。
具体如下:1)系统用户分为访客、学生、教师、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2)访客只有书目检索权限,在首页可以进入书目查询页面,书目查询支持模糊查询,可以根据图书编号,图书名,出版社和作者查询。
3)学生和教师作为读者,可以查询自己的信息,已经借阅的图书,正在借阅的图书,修改密码和联机书目检索;4)系统管理员包括普通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可以对普通管理员进行管理;管理员权限包括:个人信息显示、修改密码、书目综合管理、读者综合管理、联机书目检索;通过管理员账号,还可以实现借阅和归还图书功能,图书归还可以实现超期罚款。
3.2 技术方案评价第页,共11页7本次系统开发采用的是 + ACCESS的技术方案,在技术下使用C#脚本语言,结合HTML 代码,即可快速地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无须compile 编译,容易编写,可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 的记事本,即可进行编辑设计,与浏览器(Browser Independence)无关, 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 代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所设计的网页内容。
采用B/S(服务器/浏览器)体系结构,所使用的脚本语言在WEB 服务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执行这些脚本语言。
使用MSACCESS进行数据库设计,建立关系数据库,生成数据库文件,最终表与字段实现以及存储过程的编写在自带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完成。
由于所用技术方案较为成熟,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开发模式,因此有很多书籍及资料可供参考,为开发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总体来说,我们技术方案的实现是比较成功的。
4 经验和教训4.1 项目管理方面A、不足:1)项目组成员的任务分配不是十分的均衡,小组组员的职能划分不清,未能实现计划书中的职能分配,既不利于管理,同时也降低了项目组的整体效率;2)由于项目组成员之前从未接触过此次项目开发的技术,对于网络编程环境不熟悉,项目组在初期经验不足,为正式编程开发做的准备工作不足,出现了学中干的情况,降低了开发速度;3)前期的进度控制不够,造成较多的后期赶工;4)项目组成员在各自开发模块的同时沟通不够,导致部分成员开发的模块无法使用,导致重新开发,浪费了资源;5)缺乏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项目组有些成员出现怠工现象,而项目经理的威望也不足以影响他们。
第页,共11页8B、经验:1)项目组通过QQ会话组建了虚拟的集中环境,并要求拥有笔记本电脑成员集中到学校图书馆三楼网络自习室,实现了地理环境和虚拟环境的融合,增强了沟通;2)不同功能模块之间有许多技术重用的地方,由于成员之间沟通较及时,许多公用的技术得到了共享,提高了开发效率;3)在项目组织管理出现进度滞后时,能够及时查找问题根源,组织核心成员进行技术攻关和追赶进度;4)组建了自己的文件管理模式,编撰了团队章程,财务管理办法,并制作了财务账单对项目经费进行了控制;建立了项目组会议制度,进行详实的会议记录;团队建设活动都有报道稿;指派专人进行文件管理;5)项目组进行了多次团队活动,如:团队培训,集中会餐等,增进了团队的团结,起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6)与其他项目组保持良好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同时聘请助教师兄担任技术顾问,和技术顾问进行频繁的沟通,为技术瓶颈的有效解决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