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阅读书目提要·中国古代文学部份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阅读书目是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基地建设的需要编制的。
希望学生在阅读本书目后,对本专业基本文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书目对指导本科生课外阅读,对资料室配臵图书,对教师指定参考书均有参考价值。
本书目的条目是由各教研室提供,并参考现有同类书目确定的。
不少名家,不少高校,都编制过类似书目,条目的数量和具体内容,彼此差异很大,本系老师的观点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只能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
需要强调的是:只读语言文学方面的书是学不好语言文学的。
但是,需要读哪些其他专业的书,其标准更难掌握,故本书目只好从阙,并非忽视本专业以外的书。
本科生在校期间读哪些书因人而异,要求每位同学通读本书目所列书籍是不现实的。
但是让每位本科生对本书目所列书籍有个大致的了解,并精读和泛读其中的一部分,应当说是能够做到的事。
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中华书局 1960年中国古代神话具有体系不整、表述零散的特征,构成了研究和了解中国神话的困难。
这部著作将分散在中国上古典籍中的神话材料作了全面的整理,按时间顺序,用现代汉语概述了中国神话。
书中的每句话都不出自作者的杜撰,并在每章之后配有丰富的注释,注出原始的文献表述以及诸种异说。
既使人们一睹中国神话的全貌,又为神话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
作者长期研究中国神话,后在此书的基础上又编成《中国神话辞典》等书。
研究中国神话,还可以进一步阅读他的《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等典籍。
(徐兴无)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此书合余氏《诗经选》和《诗经选译》二书而成,共选诗106篇,其中《国风》78篇,《小雅》23篇,《大雅》3篇,《周颂》2篇,篇幅适中。
每篇前有题解,说明篇章大旨,注释以字词训释为主,必要时串讲,简略得当,每篇后皆附有语译,便于初学。
(程章灿)论语译注杨伯峻撰中华书局 1980年此书作者为《论语》研究专家,在作注时参考古今各家的注解,择善而从,简明得当,功力不浅。
白话译文也颇为谨严准确,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书前有附录《试论孔子》及《导言》,论及孔子生平、评价及古今《论语》研究的情况,言简意赅,富有信息量。
末附《论语词典》,也便利读者检索参考。
(程章灿)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60年这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孟子》注解。
作者不仅准确简明地注解了《孟子》中的词义、语法要点,并对《孟子》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知识和名物制度作出了考释。
对古注中的权威著作《孟子集注》(…南宋‟朱熹)和《孟子正义》(…清‟焦循)等择善而从。
译文通白而贴切。
《导言》全面地介绍了孟子的生平与思想以及《孟子》一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徐兴无)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著中华书局 1961年《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典籍,也是先秦文学的杰作。
但其文字恢宏,哲理幽深,难以理解。
至魏晋玄学兴盛之际,《庄子》才得到广泛的注释。
现存的魏晋注解是郭象的《庄子注》(内含向秀注),其他注释,散见于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庄子音义》。
此外,还有成玄英《庄子注疏》等。
郭庆藩的《集释》,收录了上述成果的全部内容,并摘录了清代学者王念孙、俞樾、卢文弨等人的训诂和考据成果,间附郭嵩焘和其本人的意见。
而于宋明时期注重借《庄子》发挥哲理的成果不多采用,体现了清代重视文献整理的学风。
是研究《庄子》的必读书。
此外,清代学者王先谦所著《庄子集解》,注释简明,也是研究和阅读《庄子》的重要著作。
《庄子》的今注主要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1983)、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 1980)等,亦可资参考。
(徐兴无)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 1981年这是一部以现代学术方法整理《左传》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本世纪全面校勘、注释《左传》的唯一的著作。
作者在整理过程中征引书目达四百种以上,并充分吸收了古今学术研究成果和考古成果,历时二十年之久。
注解中广泛吸收和选择了前人注释,对词语和名物制度的考证有详有略,精审严谨。
注重与其他先秦典籍作比较互证,对没有文献可证的内容阙疑存问,体现了作者严肃的学风。
《前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左传》的知识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与此书配套,有沈玉成《左传译文》。
此外,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开明书店 1940、中华书局 1957)、朱东润《左传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等是较好的选注本。
(程章灿)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这是一部流行最广的现代《楚辞》选注本。
全书共选楚辞2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22篇,宋玉的作品1篇,贾谊的作品1篇,淮南小山的作品1篇,其他不具名者2篇。
每篇均有详细的题解,注释非常详尽,先释句意,再释字词义,对古人的注释成果也作了充分的吸收。
《前言》部分对《楚辞》的背景、发展、定义、特点、与楚歌的区别以及屈原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等作了全面的介绍。
《楚辞》的古注,以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和南宋洪兴祖《补注》、朱熹《楚辞集注》为代表,可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读书。
(徐兴无)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本书是一部从文学和普及的角度选注《史记》的代表著作。
共选注《史记》中的20篇,包括本纪1篇、世家3篇、列传16篇,显现出了《史记》的文学成就。
注释中对字词语法作了准确而妥贴的解说,注意对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作出知识性的说明,并对《史记》的文字作出了校勘。
书前《序例》一文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写作经过、《史记》的体例和成就、《史记》的版本源流等内容。
此外,杨燕起等人所编《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也是阅读《史记》的重要参考书。
(徐兴无)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本书选诗约三百首,其选录以汉乐府、无名氏古诗、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鲍照、谢眺、庾信及南北朝民歌等为重点,可见其偏重内容格调。
前言略述汉魏六朝诗歌之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可备读诗时参考。
诗人小传列入所选诗首篇第一条注,注释中又兼有题解和串讲,颇便初学。
对有争议的问题,或附列别说,或略有辨证。
(程章灿)汉魏六朝赋选瞿蜕园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此书选录汉魏六朝赋体名家名作,兼顾体物抒情、散体骈体。
注释能深入浅出,简明得当,分析文章修辞技术及创作风格,亦每能切中要害,使人会心。
世人每以辞赋尤其汉赋为佶屈聱牙之文学,读此书可以破除畏难情绪,而生爱悦之心。
(程章灿)乐府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宋以前乐府诗最为全备,但篇幅太大,良莠不分,不便欣赏和初学研读。
余氏此书专选汉魏六朝乐府之名篇佳制,篇幅适中,注释简要得当,题解部分说明诗篇主旨及有关疑难问题,提示导引的作用兼而有之。
(程章灿)古诗十九首初探马茂元著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最古老之典范,理解其字词对今日读者虽无大困难,但要掌握其意义则非易。
马氏此书既有对十九首的总评与介绍,亦有对每一诗的分析阐述,吸取旧说,融汇新解,颇有参考价值。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以材料丰富称,侧重不同,二书亦可并读。
(程章灿)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三曹为建安诗坛之翘楚,此书选曹操诗8首,曹丕诗20首,曹植诗51首,手此一卷,即可合观曹氏父子诗歌之精华,比较三家之异同。
选目恰当,注释简明扼要,并有前言对三曹诗歌作总的评述,便于初学。
(程章灿)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 1979年此书将陶渊明现存诗文按诗赋散文的顺序编为七卷,各本异文随文附入,可供研究者参考;篇末另有简要注释,颇便初学。
前有《例言》及萧统《陶渊明集序》,后有附录二种:《关于陶渊明》、《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对读者皆有参考价值。
此书聚作者几十年研读陶集之功力,融入心得,是行世陶集中较好的一种。
(程章灿)搜神记…晋‟干宝著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 1979年此书为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志怪小说集,因原本已散佚,今本乃后人缀辑而成,难免阙遗滥收等疏漏。
汪氏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加以校注,校正脱误。
汪氏旁征博引,用心细密,侧重对书中故事考源钩沉,为进一步考订真伪提供依据,使本书更加真纯可读,是目前最佳版本。
(程章灿)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 …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欲领略魏晋风度鉴赏彼时社会时尚士人风貌者,不可不读《世说新语》。
余嘉锡先生于本书用功精勤,累积渐多,身后才由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诸先生整理出版,1983年由中华书局初版发行,后经增订,改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此书内容丰富,而侧重考案史实,涉及《世说新语》原书、刘注、《晋书》等,补阙辩证,广见闻,辩是非,功力与见识兼具。
此外,中华书局出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亦可读。
(程章灿)玉台新咏…南朝〃陈‟徐陵编吴兆宜注程琰删补中华书局 1985年此书为南北朝时代重要的诗歌总集,选诗偏于描写男女之情的篇什。
吴氏所作笺注旁征博引,将明本中滥增之作另臵于卷末,注明为宋本所无,学风较谨慎。
然其注间或失于繁琐,故程氏加以删补,存其精要,补其未足。
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经穆克宏先生校点的排印本,较便初学阅读。
(程章灿)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本书选诗人130余家,诗作630多首,分上下二册,规模适中。
前言对唐诗发展繁荣之原因、过程、特点等均有所描述,虽然持论不免为其时代所囿,仍不失其简明扼要,值得一读。
诗人小传中也时有作家风格的分析,注释以要言不烦为原则,疑难点则展开分析或略加考证。
参予此选本工作者有余冠英、钱钟书等著名学者。
(程章灿)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本书校录唐人小说,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录单篇,下卷录专著,选录作品较多,取材面亦较广。
每篇后附有考证,侧重在作者之经历、故事源流与后代之演变等,并附列有关材料,以便阅读时参证。
(程章灿)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 1979年李白诗注本甚多,清人王琦之注本最为详备。
注者参考吸收前人注李的成果,订讹补阙,后出转精。
注释不厌其烦,缺点是有些繁琐。
书中所附年谱及评论、纪事等材料,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此书亦有《四部备要》本,但不及中华书局标点本便于初学阅读。
(程章灿)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 1979年杜诗注本甚多,以仇氏注本最为详尽。
清代杜诗学繁盛,注本间出。
此书以编年为序,因其问世较晚,故能吸收前人成果,订误补漏。
所附各项资料,如传记、年谱、序跋、评论等,也收罗完备。
不足是间或失于繁琐。
另外,清人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亦可备读。
(程章灿)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中华书局 1979年白居易生前曾多次对自己的诗文进行编集整理,厘定为七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