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旅游资源第十三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中国旅游资源第十三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 1.经济贡献 • 旅游资源开发会带来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 2.环境因素 • 旅游资源开发在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 3.社会文化因素 • 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危及当地居民的道德和社会生活。 • 4.竞争影响 •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现有的旅游业形成互补的形势,而非形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 (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 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发展旅游业,从而达到挣取外汇、
回笼货币、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业、发展地区经济等目的,实现一定的 经济效益。 • 经济效益并非是旅游资源开发追求的唯一目标,在讲求经 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开发活动能不能超过社会和环境的 限度,否则会造成资源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社会治安混 乱等负面影响,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旅 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统一的原则。 • 对此,有学者提出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以下8个条 件。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 (一)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1.自然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自然类旅游资源是指由地质、地貌、水体、气象气候和生
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考察 价值,能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自然景物和环境。 • 自然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要尽量突出资源的本色特点, 在保障旅游者可进入以及环境保护设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和避免人为的干扰性建设以及资源地的城市化 倾向,使之源于自然,体现自然。而对于自然、人文相互 交融的旅游资源,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长期作用,往往在 资源地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突出 自然美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做到情景交融, 自然美和人文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 4.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宗教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
哲学理念、虔诚的精神导向、强烈的信徒吸引力、深邃的 文化艺术性,使它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宗 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具有观光游览、朝拜祭祀、猎奇探秘、 参与游乐等旅游功能。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 3.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异国风情、他乡风俗习惯也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
素,我国的56个民族是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最广泛的基础 。该类旅游资源主要是以人为载体的,通过人的生产劳动 、日常生活、婚丧嫁娶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等行为方式而表 现出来。所以,参与性是其第一大旅游功能;同时,动态 性强是其第一大特点。
• 5.现代人工吸引物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由于
交通条件的改善,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可用于 开发旅游地的各种现代人工旅游吸引物大量涌现,成为一 种新兴的旅游资源。现代人工旅游吸引物一般具有参与性 娱乐、演艺体验、观光游览、休闲游乐等旅游功能。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 2.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观光游览、
考古寻迹、修学教育、学习考察、访古探幽、文化娱乐等 多种旅游功能。既可供游人参观瞻仰,又可进行考古研究 和历史教育,同时还可以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开展 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文物复制、古陶 器制作、古乐器演奏等。
第十三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十三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 (二)市场原则 • 旅游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
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 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 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 游者动机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 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 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 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 (二)按投资主体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1.政府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对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区域内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政府起着决定性作用。 • 该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运用掌握的开发规划审批权力,对旅
游资源开发进行宏观管理。开发资金的投入主要依赖中央 、地方财政,但可能对一些公共设施的投入引入相关的市 场招商引资机制。政府对具体的旅游开发项目不作具体干 预,主要通过开发规划和行政审批来调控。该模式适用于 旅游资源待开发区域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多 见于铁路、高速公路、旅游专用公路、环保工程等旅游基 础设施建设。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 (四)生态保护的原则 • 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是利用。但在某种意义上,对某些旅
游资源,特别是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来说,开 发的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破坏。不过,如果处理得当 ,开发未必会破坏,反而能起到保护这些资源的作用。因 此,关键问题是如何将开发工作处理得当,也就是说,在 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意着眼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不能单纯地片面强调开发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问题。
成同类旅游资源开发恶性竞争的局面。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 5.可行性 • 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项目必须在经济上可行。 •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旅游目的地的政策、法规及规划
的要求。 • 7.旅游影响 • 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改善游客量
及其他有益于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增加旅游业发展的潜力 。 •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 旅游资源的经营者具备一定的实力。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 2.企业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企业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是指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内
的旅游资源开发及经营权采用出让的方式,吸引投资商进 行开发经营,政府只在行业宏观层面通过规划、政策法规 、宏观市场促销等方式对投资、开发商进行管理的模式。 按照投资企业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投资、开发类型: 国有企业型、集体企业型和民营企业型以及混合经济型( 国有、集体、非国有企业中的几个企业共同投资开发,按 照股份制组成开发经营董事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