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寐-针灸治疗学

不寐-针灸治疗学


【概述】
概念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 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
病因病机
不寐的发生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宜、 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心,与肾、肝、 脾、胆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是心神不宁,或阳盛 阴衰,阴阳失交。
西医范围
西医学中,不寐多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围绝经 期综合征等疾病中。
不寐
卢老师
1.掌握本病的基本治疗。 2.熟悉本病的辨证要点。 3.了解本病的其他治法、按语。
要 求
病例导入
陈某,男性,27岁。 患者因疲劳过度而产生疲乏,烦躁,精神恍惚,彻夜不眠,有时
只能假寐片刻,头晕而重,耳若蝉鸣,历时两月未愈。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辨证要点】
主症
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 重者彻夜难眠。
证型(实)
肝火扰心: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 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热扰心:兼见心烦懊,头晕目眩,胸闷 腕痞,口苦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型(虚)
心脾两虚: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 乏力,面色不华,纳呆便溏。舌淡,苔白, 脉细弱。
余穴常规针刺。
问题与思考
3.试解释方义。 跷脉主寤寐,司眼睑开阖,照海通阴跷脉,申脉通阳跷脉,可通
过调节阴、阳跷脉以安神;神门为心之原穴,可宁心安神;三阴 交为肝、脾、肾经的交会穴,可益气养血安神;安眠为治疗失眠 的经验效穴;四神聪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安神定志。
谢谢 欣赏
陈某,男性,27岁。 患者因疲劳过度而产生疲乏,烦躁,精神恍惚,彻夜不眠,有时
只能假寐片刻,头晕而重,耳若蝉鸣,历时两月未愈。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不寐——证型: 心肾不交
心脾两虚: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纳呆便溏。 舌淡,苔白,脉细弱。
心肾不交:兼见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少津。舌红,苔 少,脉细数。
配穴
肝火扰心配行间; 痰热扰心配丰隆、劳宫; 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 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 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
方义
跷脉主寤寐,司眼睑开阖,照海通阴跷脉,申脉通阳跷脉,可通 过调节阴、阳跷脉以安神;神门为心之原穴,可宁心安神;三阴 交为肝、脾、肾经的交会穴,可益气养血安神;安眠为治疗失眠 的经验效穴;四神聪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安神定志。
心胆气虚:兼见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倦怠。舌淡,苔薄,脉弦细。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交通阴阳,宁心安神。取阴、阳跷脉及手少阴经穴为主。 处方:主穴:照海 申脉 神门 三阴交 安眠 四神聪;配穴:心肾
不交配心俞、肾俞。 操作:泻申脉,补照海;背俞穴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2.治疗前应做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积极治疗原发病。
【文献摘录】
1.《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二》:惊不得 眠……三阴交主之。
2.《神应经心脾胃部》:不得卧,太渊、 公孙、隐白、肺俞、阴陵泉、三阴交。
3.《类证治裁-卷之四》:阳气自动而之 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 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病例导入
心肾不交:兼见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膝 酸软,咽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心胆气虚:兼见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 倦怠。舌淡,苔薄,脉弦细。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交通阴阳,宁心安神。取阴、阳跷脉及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照海 申脉 神门 三阴交 安眠 四神聪
主穴
照海 申脉 神门 三阴交 安眠 四神聪
操作
泻申脉,补照海;背俞穴注意 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余 穴常规针刺。
2.其他治疗
⑴耳针
取心、肾、肝、脾、 胆、神门、皮质下、 交感。毫针刺法或 压丸法。
⑵皮肤针
取印堂、百会、安眠、心俞、 肝俞、脾俞、肾俞。叩刺至 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语】
1.针灸治疗失眠有较好的疗效,在治 疗时可配合精神调节和心理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