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质量改善的工具与技术——七种质量工具.
质量改善的工具与技术——七种质量工具.
16
48
54.5%
升温或降温过快导 致炸裂
15
63
71.6%
温度计断线
13
劣质温度计
7
其他
5
合计
88
76
86.4%
83
94.3%
88
100%
温度计损坏原因
100%100.00%
80
94.30% 86.40%
90.00%
80.00%
60
71.60%
70.00%
54.50%
40 32
36.40%
20
16
选题,确定要调查的问题,如不合格项目。 确定调查的时间段 确定哪些数据的必要的,以及数据的分类。 确定收集的方法
实例 选题:温度计损坏原因调查表 调查时间段:20091101——20091230 确定数据的分析:损坏的方式、损坏的班组分布、损坏的时间段分布 确定数据的分析方法:现场采用调查表完成
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
统计样本的基本特征 1、随机性 2、代表性 3、推断性
总体、样本和数据的关系
正态分布
正太分布曲线
至左 中 无右 间 穷对 高
称; ;两 延边 伸低
正态分布的特点
曲线以x=μ 这条直线为轴,左右对称;
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1 ,其 中在μ ±3σ 范围内的面积占99.73% ; μ ±2σ 为95.45% μ ±σ 为68.27%
Step3:把结果画在右边的矩形框中,然后把各类 主要原因放在它的左边,以“结果”框输入
Step4:寻找所有下一个层次的原因,画在相应 的主枝上,并继续一层一层的展开下去
Step5:从最高层次的原因(末端原因)中选取和 识别少量(一般3~5个)看起来对结果有最大 影响的原因(要因),并对它们进一步研究, 如收集资料、论证、试验、采取措施和控制等
质量改善的工具与技术——七种质量工具
课程安排
1 统计基础知识
2
调查表
3
分层法
4
排列图
5
因果图
6
直方图
7
控制图
8
散点图
1、统计技术基础知识
统计技术 质量波动 统计数据及分类 总体和样本 抽样方法 统计特征数
统计技术
所谓统计技术,就是指有目的地收集 整理和分析数据 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 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 为主要工具,以随机变量为主要对象 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数学分支。
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行应用统计技术
• 1、高层管理者应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 • 2、关于程序文件与作业指导书。 • 3、具体应用步骤
Plan: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分析原因 要因分析 制定对策
Do:实施对策 Check :效果检查 Action :巩固措施 总结并作下一步打算
AP
AP
CD
有无把手绝缘物
按钮是否有指示
选择器开关 切断开关
动作试验状态 螺母是否锁紧 接点接触状态
点检结果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备注
调查表的制作方法
1.明确目的:将来要能提出改善对策、数据, 因此必须把握现状,进行解析,与使用目 的相配合。
2.解决调查项目:从特性要因图全(因果) 圈选。
在生产过程中,仅有偶然性原因存在时,产品
x 质量特性值 形成某种确定的典型分布。当出现
x 系统性原因时, 就偏离原来的典型分布了。
设当工序不存在系统性原因时,x N(, 2 ) 则 P( 3 x 3 ) 0.9973
2)、控制图的控制界限
通常控制图根据 “ 3原” 则确定控制界限,如图-2所示,
3
3
1
9
小计
28
5
13 13 11
9 79
二、计量值用调查表
查检规格:中心厚 度(mm)
3.05—3.45 3.45—3.85 3.85—4.25 4.25—4.65
合计
查检结果
3 8 15 2
小计
3 8 15 2 28
三、点检用调查表
点检项目
点检内容
关闭机构状态
端子是否松弛 刹车箱开闭器 保险丝是否良好
3.如果“其他”项所占的百分比很大,则分 类不理想
5、因果图
因果图的定义 因果图的制作 因果图注意事项
因果图的定义
因果图又称鱼骨图(石川图),它是表示 原因与结果关系的图形,通过对此图的绘 制来寻找影响结果的各种原因。
原因
结果
因果图的制作 Step1:简明扼要阐明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Steo2:找出可能发生地原因主要类别
x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x 界限为:
中心线:CL (或 x)
上控制限:UCL 3 0(x)
3
下控制限:LCL 3
3
UCL 3
3.决定抽检方法:全检或抽检 4.决定查检方式:查检数量、时间、对象等。 5.设计表格实施查检
调查表的基本要素
调查者 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调查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口径 调查方式
注意事项
调查表填写一般在现场同步完成 由生产班组或现场技术人员填写,不可以 事后补填,更不可提前杜撰。 准确记录数据,可不作为绩效考核依据 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成为成熟生 产记录; 计算机汇总数据 进行阶段性统计分析 提出质量改进意见和质量改进策划
15
13
7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5 10.00%
0
0.00%
系列2 系列1
排列图的分类
分析现象用排列图 质量: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 修 成本:损失总数、费用 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 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
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 机器: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 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 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方法
分析原因要彻底,要针对结果,把原因一层 一层展开,分析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因果图
大要因
大要因
中要因
中要因 中要因
中要因
结 果
中要因
小要因
小要因
大要因
大要因
因果图的制作方法
步骤一、决定问题或品质特性
油 特性结果 炸
棕 榈 油 品 质 不 良
因果图的制作方法
• 步骤二、决定大要因
物料
机器
人员
油炸 棕榈 油品 质不 良
4、控制图
控制图的定义 控制图的原理 控制图分类 控制图的制作及举例
控制图的研判 控制图注意事项
控制图的定义
又叫管理图,它是用来区分有系统原因引起的异常 波动,或是由过程固有的随机原因引起的正常波动 的一种工具。
控制图的基本模式图 质
量
UCL
特
性
值
CL
LCL
抽样时间或样本组序号
控制图原理
1)、3 原理
新的水平
CD
原有水平
产品质量波动
• 正常波动: 随机原因(普通原因)引起的, 产品生产过程 固有的, 不可消除, 影响较小
• 异常波动 系统原因(特殊原因/可查明原因)引起, 一般可查明, 一旦出现,影响显著
质量波动的原因
• 人(man) • 机器设备(machine) • 原材料(material) • 方法(method) • 测量(measure) • 环境(environment)
环境
方法
因果图的制作方法
• 步骤四、决定影响问题点的主因
物料
机器
原油AV、POV较高
面团含水高
热交换器故障
油炸锅漏水
人员
责任心不强
不知操作标准
油锅不是不锈钢
贮藏温度高
油温标准太高
环境
车间温湿度太高 生产时加淋水
方法
小克面生产太多
油炸 棕榈 油品 质不 良
因果图注意事项
只能针对一个问题作一张因果图 与会者充分发表意见,找出可能存在的全 部原因 将原因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具体原 因(末端原因) 对所有末端到现场逐个确认是否要因 一般只能分析到4层
是将非标准正态分布 化为标准正态分布 的公式,称为“一般正态随机变量的标准 化”公式,对于具体的u(u>0),可由表查得 相应的Φ (u) 的值。
正态分布表及其用法
随机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也称纯随机抽样,是直接从总体的N个单位产品中 完全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产品,并使总体中每一个 单位产品都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是符合随机原 则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式。 分层抽样 也称类型抽样,是将总体的N个单位划分为性质不 同的子总体,并按一定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样本, 构成样本量。 系统抽样 也称等距抽样,是将总体中N个单位产品系统排列 编号(1-N),等分成n段,每段含k个产品,且 N=nk,然后在第一段的k个单位产品中随机抽取一 个单位产品,以后每隔k个单位产品抽取一个单位 产品构成的样本。
质量波动源
统计数据及分类
• 计量数据 1. 可以测量 2. 可以连续取值 3. 服从正态分布
• 计数数据 1. 不能连续取值 2. 分类:计件数据与计点数据 3. 计件数据服从二项分布 4. 计点数据服从泊松分布
总体和样本
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关系
总体
抽样 推断
样本
统计总体和样本的特征
大量性 差异性 同质性
--------技巧点拨
排列图的制作
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以及数据的如 何收集 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 将数据填入表中 制作排列用数据表
按数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将数据填入数 据表中 画横坐标和纵坐标 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 画出累计百分比曲线 图示说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