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原理
THE END
第1章 惠更斯原理
每一个面积元S发射的子波在P点相与r 成反比, 与有关( 越大, S
引起的振幅越小), 与位相有关
dS
2
dE P C r K ()cos( t r 0 )
EP
S
C
K( )
r
cos(
t
2
r
0 )dS
第1章 惠更斯原理
·
ut
球面波
t + t
·······t ········
第1章 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的“子波源”理论成功地解决了几何光学中光的反 射、折射定理。但惠更斯原理是很不完备的,只涉及到了光的 传播问题,并未涉及到光强问题,无法对各种衍射图样中的明 暗条纹及其光强分布进行定量分析。
1816年,法国青年物理学家菲涅 耳,注意到惠更斯原理的弱点,受 杨氏双缝干涉的启发,他在保留惠 更斯“子波”概念的基础上,加进 了“子波相干叠加”的概念,提出 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由于菲涅耳在物理光学研究中的重大成就,被誉为“物理光学的 缔造者”。1823年菲涅耳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25年被选为英国 皇家学会会员。1827年7月14日因肺病医治无效而逝世,年仅39岁。
第1章 惠更斯原理
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媒质中波动到达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
发射子波的波源;从同一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子波都是相干波, 它们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将进行相干叠加而产生干涉现象。
大学物理
University Physics
2019/5/4
1
1、惠更斯(C.Huygens)原理 惠更斯原理:媒质中波动到达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
射子波的波源,在其后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 是波在该时刻的新的波面。
第1章 惠更斯原理
平面波
t 时刻波面 t+t时刻波面
·
波传播方向
u
· ·
·
第1章 惠更斯原理
菲涅耳(A. Fresnel,1788---1827),法国物理学家 和铁路工程师。他从小体弱多病,但读书非常用功,学 习成绩一直很好,数学尤为突出。
菲涅耳的科学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衍射。 1818年,巴黎科学院举行了一次以解释衍射现象为内容 的科学竞赛,年轻的菲涅耳出乎意料地取得了优胜。他 以惠更斯原理和干涉原理为基础,用新的定量形式建立 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完善了光的衍射理论。 另一方面成就是偏振。他与D. F. J. 阿拉果一起研究了偏振光的干 涉,确定了光是横波(1821);他发现了光的圆偏振和椭圆偏振现象 (1823),用波动说解释了偏振面的旋转;解释了马吕斯的反射光偏 振现象和双折射现象,奠定了晶体光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