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分析

关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分析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
2019年第7期(总第307期)
No. 7,2019(Sum No. 305)
关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分析
谢慧飞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71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密度的人口导致城市的交通成为了当前城市化发展的 重要问题。

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相关城市管理者需要着重探究的一个 课题之一。

除此之外,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不仅仅具有运输人的重要作用,更是对城市的建设以及相关建设资源的运输和流 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当前的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呈现饱和的状态,拥堵的道路状况成为当前城市的重要问题,如果不
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会有着较大的限制和阻碍。

所以主要 针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5081当前阻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因素分析
1. 1换乘站点相对较少
在当前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轨道交通运输的建设 有很多先决条件和限制因素,由于这些限制因素和 先决条件的限制,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并不能 够像公交车出租车等这些交通方法有多个或者是根 据需求随意调整站点,直接导致轨道交通的车站相 对较少。

而且目前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类 型是“星型结构”,这种结构下的路线网络中有很多 只有一个唯一的换乘点,尽管这种方法能够使得所 有的路线都可以在这个换乘点实现换乘,但同时也 会对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限制。

由于换乘点较 少导致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市民出行成本较高,宁愿 坐公交车,出租车等更加便捷的方法进行出行,也不 会走很长的一段距离去乘坐地铁,这就导致尽管城 市有一定数量的轨道交通工具,但却没有发挥出其 真正的效益,降低了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

1.2轨道交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目前城市主流的交通工具公交车上会出现 这样一种状况,就是前一辆公交车满员挤不下的状 况,而后一辆同一路的公交车并没有多少乘客。

这 种状况在轨道交通中同样存在,或者是相邻的两列 列车,前后之间的乘坐人数相差较大,相对满员的 列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列车的整体运行速度,而 由于车厢内的人数较多,乘客的上车下车都会受到 很多限制,这样一来每一个站点停车的时间就会延 长,无形当中增加了乘客的出行时间。

特别是在早 晚高峰的时候城市的交通压力就会显得非常大。

这就是轨道交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所导致 的,没有对每一列的列车进行合理的分配,控制人
3383(2019)07 -0191 -02
流量以及相对应的列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 响了市民的乘坐体验,也没有充分发挥出轨道交通 的有效运输能力。

1. 1 缺少市郊路线
市 路 城市轨 交通运 存在
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够有效解决 的一个问题。

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大多都是 星型结构以及放射网状结构。

特别是放射网状结 构类型的路线较多,而且相互交叉成三角形的网络 结构,这种网络结构的轨道交通虽然提高了站与站 之间的连通性,解决了乘客换乘不变的问题,但是 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该结构的线路不能够深 入市郊,只是在城市内部甚至是中央运行,导致城 市轨道交通的运输率大大降低。

2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分析
在明确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较低的原 因之后,相关城市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就应该要针对 实际问题,立足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职 业目标,制定有效的措施不断的优化城市轨道交通 运输能力,以此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1 设计合理的、符合城市交通需求的轨道交通 路线
合理的、 合城市交通 求的轨 交通路
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基础前提和重要保 障。

所以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部门在进行城市轨 道交通设计的时候,要综合市民出行、城市发展、城 市人口状况、城郊和市中心的距离以及城郊与市中 心之间的交通需求和换乘位置等多个方面优化轨 道交通设计。

比如当前新建的地铁网络,大多采用 的是环形线加设放射网状结构的交通运输网络,这
收稿日期:2019 -02 -28
作者简介:谢慧飞(587 -),男,广东广州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输
-51 •
总第3/5期黑龙江交通科技第7期
种运输网络不但拥有放射形交通网络的优点还能够有效的突出换乘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站与站之间的连通性,让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连接也更加密切。

而且环形线加设放射网状结构的交通运输网络增加了乘车站点,让市民能够在离自身最近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能够得以有效提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2站点优化,建立良好的上下车机制
在当前情况下,城市居民要想乘坐地铁,必须要乘坐一段其它类型的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公交车出租车等等才能够到达轨道交通的换乘点,而正是乘客需要乘坐其他的交通工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体验,由于很多市民因为换乘所带来的麻烦,干脆就直接乘坐公交车或者是出租车,而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没有发挥其作用。

因此,要根据各个站的人流量进行综合的分析,引导乘客作出合理的出行选择,既能够帮助乘客避开人员密集的站点,也能够提高乘客的城市效率。

除此之外,由于不科学、不健全的上下车机制会无形当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时间和运行效率。

所以还要通过有效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良好的上下车机制,缩短上下车时间°除了当前比较常用的派驻专业的地铁管理人员对城市轨道交通上下车的现场进行实时管理和指挥之外,还要加强构建车内的预报通知系统,通过语音画面等,让乘客在拥挤的空间内能够清楚的知道下一站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语音引导需要下车的乘客提前做好准备,并安排随车人员做好相应的下车引导工作,让需要下车的乘客能够在站点第一时间下车,同时也让需要上车的人员能够更快的上车,使得上下车更加有序和高效。

2.3建立智能化的信息网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信息的普遍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应该要积极地和数字化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

一方面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作 城市轨交通人,让的工作人能够面的了解城市轨交通的行、停站信息,形成科学的调度局面,提高轨道运输能力。

另一方面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还应该作用于庞大的城市乘客当中,通过开发智能的APP,能够帮助乘客对附近的站点一目了然,为乘客规划最优路线,通过APP给乘客展现出当前地铁的人员数量。

比如哪一节车厢的人员比较少,在乘车的时候,就在哪一节车厢上车,以此来避免上下车乘客的扎堆现象,从而建立一套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运输能力是对一个城市的重大考验,所以必须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让乘客在出行的时候能够拥有最好的出行条件,让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乘客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让城市轨道交通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提高其运能力°
参考文献:
[8]王艺儒,彭其渊,胡严艺.基于客流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人一车一站”协调研究[J]综合运输,
2018,4/(/3).
[2]胡映月.基于智能卡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8&
[3]金书鑫.基于交通效用的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强度与合理票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
[4]杨克鹏.基于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的旅客出行分布和道路集散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0.
[5]张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输条件下考虑换乘协调的行车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0.
(上接第90页)
(3)基坑土体的冻胀现象在最低气温开始下降至零度以下的一段时间内最为强烈,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和混凝土支撑轴力显著增大,而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土中未结冰水已经较少,冻胀现象不再明显,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和混凝土支撑轴力也趋于°
文献:
[8]李洪峰.冻融对粉质黏土强度指标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4(6):98-19.
[2]齐吉琳,马巍.冻融作用对超固结土强度的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0):2082-2086.
[3]鲍挺,梅子广,陈小龙等.冻融作用对冻土区路基边坡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8(3):64-66.[4]王铁行,罗少锋,刘小军.考虑含水率影响的非饱和原
状黄土冻融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9,38
(8):2378-2382.
[5]黄琨,万军伟,陈刚等.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与含水率关系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33(9):
224/-2244.
[6]吴从师,潘隆武.地铁车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变形的分析研究[J]中外公路,2/18,38(5):O9-92.[7]俞建霖,龚晓南.基坑工程变形性状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2,35(4):86-90.
[8]丁勇春,戴斌,王建华等.某邻近地铁隧道深基坑施工监测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34(5):
422-427.
[9]任建喜,王东星,王江等.全盖挖法地铁车站基坑及周边变形规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9,5:82-88.[9]何平,程国栋,杨成松等.非饱和冻土的强度分析[J]冰川冻土,2002,20(3):260-263.
-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