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成为综合国力
的重要标志
(3)发展先进
文化,增强综 讲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
合国力
重要作用,以及面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的文化渗透,我国要在
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
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
以及和谐社会
政治文明的发 智力支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
的构建,所以对
展
建;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影响公
这部分内容不
民政治权利的行使,一般来说,
陌生,简要的讲
文化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民主法
述可以帮助学
制和权利意识就越强,就越能更
生理清关系。
好地参与政治,行使民主权利。
(幻灯片演示⑤:漫画“如此代
替”)
b、文化与国际 幻灯演示⑥:“文化战争”成为
动力和智力支持。
板书设计
把知识目标上 升到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目标
文化 与 经济 政治
一. 相互影响: 在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的基础上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二. 相互交融: 在时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三. 文化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形成学生的紧
政治相互交融 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迫感,危机意识
当代青年特别是中学生中浓厚
增强
的洋节气氛和对传统节日的淡
漠
3、文化与综合 幻灯片演示⑦:综合国力的内容
国力的竞争 及其实质
(1)当前国际
竞争的实质
(2)文化在综 文化是“软国力”,但文化的作
合国力竞争中 用“不软”。
的地位和作 引导学生阅读 P11“专家点评”, 阅读,思
3、⑴ 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遵循了教材的 编排顺序,二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取舍、科学补充,构建了一套更符合学 生认知水平的知识体系。
⑵ 案例材料的筛选坚持三贴近原则,既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 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⑶ 情景创设遵循了多样化和综合性原则,一是注重利用图片、纪录片介绍、 音像资料等多种方式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注重启动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把若干抽象而又零碎的知识、观点寓于精心构思的活动和场景中,从 而把静态的问题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 新精神。
用:文化是民 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考,讨论
族延续的重要
标识,是国民 点评:说明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
素质和科技水 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平的重要标 请举实例说明
志,在当今国
思考,举
际竞争中,文 幻灯片演示⑧:中华深厚灿烂的 例
化的力量深深 文化是北京申奥成功的重要因
熔铸到民族生 素
命力、创造力、
凝聚力之中,
2、对本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本框内容承上启下。在学生学习了经济、政治 与生活模块之后,今天又学习了文化的内涵。本节课正是以上内容的落脚点和归 宿。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课课本因其内容的特殊性,常编 常新,与时俱进。要想上好政治课,就应吃透教材,明确其编写意图、结构、重 难点。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拘泥于教材,破其卷、取其神、消化教材、优化结 构,才是我们对待课本的正确态度。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对本框内容进行了重 新整合,目的是让学生更主动地关注社会现实,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 处理超越了教书本身文本非束缚,体现出教师是在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教 学设计就像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桥”,既然是“架桥”,就要一头扎在此岸— ——教材上,另一头直通彼岸—学生的脚跟。既要钻研教材,又要研究学生,才 能备好课。如果一岸动工,轻视另一岸的工程,是不可能把桥架好的。所以,备 课的另一基本环节就是研究学生。
础;政治是经
(幻灯片演示①)
内容更能达到
济的集中表
通俗易懂的效
现;文化由经
果
济、政治决定, 反问: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 思考并回 反问往往能带
并反映经济和 是否意味着文化的变化发展与 答问题 来学生的积极
政治
经济、政治绝对同步?
思考,给他们以
深刻的印象
②文化反作用 引用名言:政治是骨骼、经济是
进一步体会三
建设,发展教 1、资源争夺由“物”转为“人
育事业,培养 才”的争夺
各种高素质人 2、我县龙凤花园商品房促销广
才,提高劳动 告语
者素质,越来 3、土楼文化节“文化搭台、经
越重要
济唱戏”(图片)
c、文化产业的 4、2006 年山东(国际)文化博
崛起
览会举行
5、新闻资料短片:5 月 23 日,
华人世界节目播出姚明与火箭
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 题,讨论
展、作用等方面,阐明了文化与 问题
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关系
小结:要求学生用图表的方式把 思考文化 培养学生综合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关 与经济、 归纳问题的能
系写出来。
政治的关 力
系,并画
(用幻灯片演示③)两种关系图 出关系图
(2)在时代发 引导学生阅读 P11“相关链接” 阅读,思 理论联系实际, 展的进程中互 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考,讨论 明确实际包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 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⑵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
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b、不同性质的 点出:“不同性质的文化的不同 阅读 P10 培养学生用辩 文化对社会发 作用”是指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相关链 证的观点分析
展的作用不同 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 接”材料, 问题
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并思考所
点评:江泽民的这段话从中国特 反映的问
于经济、政治, 血肉、文化是灵魂
者的关系
给经济、政治 (用幻灯片演示②)
重大影响
a、不同民族的 问题:你能举例说明吗?
思考并回 培养学生用全
文化,影响不
答
面的观点分析
同民族和国家 点评:中国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
问题
各具特色的发 的影响,西方的发展深受文艺复
展道路
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
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去评价,四指标评价方式依次为:①赞赏②表扬③肯定并 引导④批评并帮助、转化。具体如下:
一、活动行为评价 1、参与活动态度 ①积极热情主动 ②积极热情但欠主动 ③态度一般 ④较差 (以下各项都分四指标,类似此项,指标内容省略);2、活动计划制定情况;3、 活动记录情况;4、协作意识与完成任务情况 二、学习技能性评价 1、媒体的应用;2、获取信息的方法(指采摄、记写、检索);3、学习档案 建立(文件夹) 三、认知水平评价 1、对学习主题的认识;2、信息收集;3、信息获取(活动)过程的陈述 4、对学习活动结果的认识 四、创新能力评价 1、对事物的认识 ;2、对素材处理的创造性;3、知识迁移的创造性 4、网络伙伴支持率
②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辩证思维有待培 养。
③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实 生活中感悟了文化的魅力。但又是刚刚接触《文化生活模块》,对一些具体问题 未免有些粗浅、偏颇和模糊。
④从学习动力看,高中学生视野宽阔,有敏锐的洞察问题能力。对国际、国 内的重大时事比较关注,本课涉及的时事较多,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容就在我身
活的三个基本 式
边”,锻炼学生
领域
的语言表达能
力,并过渡到下
一步内容
2、文化与经 引导学生阅读 P10“专家点评”, 阅读
济、政治的关 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积极思考
系
并讨论问
(1)在经济基 点评:这段话说明了文化与经 题
础上相互影响 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 问:你对《三国演义》印象如何? 积极发言 用学生熟悉的
⑷ 注重了与其它科知识的联系,尤其是历史、地理、语文科目。充分利用学 生已有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驾驭知识的能力。
以上只是预想的理念上的粗浅反思,毕竟我只上过初中课改课程,没上过高中 新课改课程。
二○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设计意图
行为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 P9 材 阅读材 开门见山
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料,积极 直奔主题
点评: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 思考并讨
渗透着文化的作用
论问题
经济、政治和 请学生推荐对自己最具影响力 积极发言 体会“政治课内
文化是社会生 或最喜爱的文化活动或文艺形
相交融
自己的实际、身
①文化与经济 点评:文化离不开经济,根源于
边的实际、国家
相互交融
经济;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
的实际、世界的
表现:a、科学 开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文化经济
实际。从而重视
技术的作用越 化与经济文化化的趋势。
自身文化素质
来越重要(第 请同学们列举实例说明。
的提高。
一生产力)
举例说明
b、为推动经济 (用幻灯片演示实例④)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上力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立足于学生现 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义社会生活的主题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