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分类鉴赏酬赠诗四首feng公开课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分类鉴赏酬赠诗四首feng公开课
不准确,脱离写作背景,曲解。 其实课文注解①里说,这首诗还有个 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想想,这首诗是想给谁啊? “知人论世”,就是要结合背景鉴 赏。好,那么大家一起阅读背景。
写作背景 (注解一)
请同学们结合背景指出表层与实质的对应关系。 主人公: 妾—— 张籍 第三者: 君—— 李师道 “我”丈夫:良人——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 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贞元十五年在长安进士及第任国子博 士,后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 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 府”。
小结
1、此诗以诗代简,比兴手法的运用, 委婉含蓄,曲折表达诗人不便说明的婉 拒之意。 2、通过一位节妇形象,表达了诗人的 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 割据,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
1、要知人论世,熟悉写作背景,考试 时特别注意原诗后面的注释; 2、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能研读出比兴 之外的深意。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 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 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wo1)堕(duo4)髻,耳中 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 担捋lǚ髭zi1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 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 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 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 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 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 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lián颇有须;盈盈公 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酬赠诗鉴赏
什么叫酬赠诗?
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 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酬者,酬谢之意, 为表达自己的感谢而赠予对方的诗就是酬 赠诗。
旧时指有才德而不出来做官的人,指作 考题引路(08 年高考北京卷)
者好友王炜暨。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秋老:暮秋。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浊酒:新酿的酒。愁眼:忧愁的眼光。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鬓华:头发花白。华,同“花”。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逐客:指作者漂泊在外,像被放逐。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 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清朝后,多 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复国 问:颈联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译文]: 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 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 能遥相瞩望。 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 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 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 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 的鬓角吧。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 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 无家可归。
皇帝(国家)
“知人论世”,就是要结合背景鉴赏: 张籍委婉表明自己感谢李师道的知遇之 恩:不是我不支持你,只是我誓死效忠唐王 朝的志向不能更改。遗憾的是在我的志向尚 未确立之前,没能遇上你。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思考: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3、诗人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比是比喻的意思。 兴是寄托的意思。比兴手法的运用, 委婉含蓄地表达拒绝之意。
“君”,喻指藩镇首领李师道,“妾” 是自比,“良人”喻皇帝,用传统的以 夫妇比喻君臣。通过一位节妇形象,表 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 反对藩镇割据。
请同学们归纳出今天所说的酬赠诗的 鉴赏方法。
先齐读诗文,然后自由朗读两遍。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下面,请一位友阅读这首诗而生发的感慨:
示例一: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 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叹息;在错的时间, 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示例二:你爱我,我也爱你,只是我已经有老公 了,名花有主了,只能伤心地和你说BYE BYE! 同学们,这些看似精辟的见解,准确吗?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诗人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诗歌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女主人公受 珠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可亲可 敬、美丽温柔、多情重义、顾全名节、 对丈夫忠贞不渝年轻节妇形象。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又冠以检校司空等头衔,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而张籍当时是唐中央政府的水部员外郎,颇有诗 名。 所以,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首抒发男女 情事之诗,而是一首为婉言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 写的名作。 诗人通过一位节妇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政治 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参考作案
答: (1)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 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 (2)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 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 决心。
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题, 诗歌鉴赏中除了考送别诗(词、曲)、 咏物诗、羁旅诗、咏史诗、写景诗、 贬谪诗等我们熟悉的材料外,又新增 了酬赠诗、节令诗和题画诗等。这是 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