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高分子材料: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二:来源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
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
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
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
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三:分类1;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类.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
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
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
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1870年,美国人Hyatt 用硝化纤维素和樟脑制得的赛璐珞塑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人造高分子材料。
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真正标志着人类应用化学合成方法有目的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
1953年,德国科学家Zieglar和意大利科学家Natta,发明了配位聚合催化剂,大幅度地扩大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来源,得到了一大批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这类通用合成高分子材料走人了千家万户,确立了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2;高分子材料按应用分类. 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
七:相关介绍1;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
其中,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
尽管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迅速的发展,但目前业已大规模生产的还是只能寻常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物质,即所谓的通用高分子,它们存在着机械强度和刚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
而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则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产量低、价格高、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2;高分子分离膜高分子分离膜是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半透性薄膜。
采用这样的半透性薄膜,以压力差、温度梯度、浓度梯度或电位差为动力,使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或有机物、无机物的溶液等分离技术相比,具有省能、高效和洁净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支撑新技术革命的重大技术。
膜分离过程主要有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压渗析、气体分离、渗透汽化和液膜分离等。
用来制备分离、渗透汽化和液膜分离等。
用来制备分离膜的高分子材料有许多种类。
现在用的较多的是聚枫、聚烯烃、纤维素脂类和有机硅等。
膜的形式也有多种,一般用的是平膜和空中纤维。
推广应用高分子分离膜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利用离子交换膜电解食盐可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利用反渗透进行海水淡化和脱盐、要比其它方法消耗的能量都小;利用气体分离膜从空气中富集氧可大大提高氧气回收率等。
3;高分子磁性材料高分子磁性材料,是人类在不断开拓磁与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树脂、橡胶)的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而赋予磁与高分子的传统应用以新的涵义和内容的材料之一。
早期磁性材料源于天然磁石,以后才利用磁铁矿(铁氧体)烧结或铸造成磁性体,现在工业常用的磁性材料有三种,即铁氧体磁铁、稀土类磁铁和铝镍钴合金磁铁等。
它们的缺点是既硬且脆,加工性差。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将磁粉混炼于塑料或橡胶中制成的高分子磁性材料便应运而生了。
这样制成的复合型高分子磁性材料,因具有比重轻、容易加工成尺寸精度高和复杂形状的制品,还能与其它元件一体成型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分子磁性材料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结构型和复合型。
所谓结构型是指并不添加无机类磁粉而高分子中制成的磁性体。
目前具有实用价值的主要是复合型。
4;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所谓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能够对光进行透射、吸收、储存、转换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目前,这一类材料已有很多,主要包括光导材料、光记录材料、光加工材料、光学用塑料(如塑料透镜、接触眼镜等)、光转换系统材料、光显示用材料、光导电用材料、光合作用材料等。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整个社会材料对光的透射,可以制成品种繁多的线性光学材料,像普通的安全玻璃、各种透镜、棱镜等;利用高分子材料曲线传播特性,又可以开发出非线性光学元件,如塑料光导纤维、塑料石英复合光导纤维等;而先进的信息储存元件兴盘的基本材料就是高性能的有机玻璃和聚碳酸脂。
此外,利用高分子材料的光化学反应,可以开发出在电子工业和印刷工业上得到广泛使用的感光树脂、光固化涂料及粘合剂;利用高分子材料的能量转换特性,可制成光导电材料和光致变色材料;利用某些高分子材料的折光率随机械应力而变化的特性,可开发出光弹材料,用于研究力结构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等。
5;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另外不同组成、不同形状、不同性质的物质复合粘结而成的多相材料。
高分子复合材料最大优点是博各种材料之长,如高强度、质轻、耐温、耐腐蚀、绝热、绝缘等性质,根据应用目的,选取高分子材料和其他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制成满足需要的复合材料。
高分子复合材料分为两大类:高分子结构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
以前者为主。
高分子结构复合材料包括两个组分:①增强剂。
为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温的纤维及织物,如玻璃纤维、氮化硅晶须、硼纤维及以上纤维的织物。
②基体材料。
主要是起粘合作用的胶粘剂,如不饱合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等热固性树脂及苯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这种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比金属还高,是国防、尖端技术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
八:发展研究从十九世纪开始,人类开始使用改造过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火化橡胶和硝化纤维塑料(赛璐珞)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高分子材料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首先是在1907年,Leo Bakeland发明了酚醛塑料。
1920年Hermann 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并且创造了Makromolekule这个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聚氯乙烯开始大规模使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聚苯乙烯开始大规模生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尼龙开始生产。
泛用于设备部件的磨损、冲刷、腐蚀、渗漏、裂纹、划伤等修复保护。
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现代化应用技术之一。
在经历了二十世纪的大发展之后高分子材料对整个世界的面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时代杂志》认为塑料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明。
高分子材料在文化领域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九:合成加工高分子材料在加工之前,要先进行合成,把单体合成为聚合物进行造粒,然后才进行熔融加工。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
这其中引发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偶氮引发剂和过氧类引发剂都是常用的引发剂,高分子材料助剂往往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改进和成本的降低也有很明显的作用。
加工工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不是单纯的物理过程,而是决定高分子材料最终结构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除胶粘剂、涂料一般无需加工成形而可直接使用外、橡胶、纤维、塑料等通常须用相应的成形方法加工成制品。
一般塑料制品常用的成形方法有挤出、注射、压延、吹塑、模压或传递模塑等。
橡胶制品有塑炼、混炼、压延或挤出等成形工序。
纤维有纺丝溶体制备、纤维成形和卷绕、后处理、初生纤维的拉伸和热定型等。
在成型过程中,聚合物有可能受温度、压强、应力及作用时间等变化的影响,导致高分子降解、交联以及其他化学反应,使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和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因此加工过程不仅决定高分子材料制品的外观形状和质量,而且对材料超分子结构和织态结构甚至链结构有重要影响。
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中的应用研究所谓高分子一般是指由许重复单元共价连接而成的、分子量很的一类大分子,相关材料也称聚合物,往往具有粘弹性,而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可对有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新型高技术合成高分子材料[1],是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新领域,不仅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高,而且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意义,通常用于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以及替换或修复、合成或再生损伤组织和器官。
目前,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可谓异军突起,其应用如雨后春笋遍及整个医学领域,用量也在持续稳定地增长。
1;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现代医学的进步并不单纯是医疗手段革新的结果,它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医用材料、医疗器械以及新药制剂的发展。
广义地说,生物医用材料泛指医学中使用到的各类材料,其中单是治疗器官的衰竭和组织的缺损所涉及的医用材料就十分惊人,以美国为例,每年有以百万计的人患有各组织、器官的丧失或功能障碍方面的疾病,需进行800万次手术进行修复,年耗资超过400亿美元,器官衰竭和组织缺损所需治疗费占整个医疗费用的一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患者的数量十分庞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生命质量的追求,我国在此方面的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可见,生物材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生物材料的不可缺少性、尤其是进口材料动辄上万元的价格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材料的研究开发,此外,伴随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必须自费的医疗费用中的一大块是生物材料,尤其是进口材料,给工薪阶层带来了沉重负担。
因此,加强材料的研发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政治问题[2]。
2;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目前医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非降解型和生物降解型两种。
非降解型医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是聚氨酯、硅橡胶、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等,广泛用于韧带、肌腱、皮肤、血管、人工脏器、骨和牙齿等人体软、硬组织及器官的修复和制造、粘合剂、材料涂层、人工晶体等。
其特点是大多数不具有生物活性,与组织不易牢固结合,易导致毒性、过敏性等反应。
2.2 生物降解型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型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乳酸、聚乙烯醇及改性的天然多糖和蛋白质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暂时执行替换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或作药物缓释系统和送达载体、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创伤敷料等[3]。
其特点是易降解,降解产物经代谢排出体外,对组织生长无影响,目前已成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