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居住空间设计
①侧光——可选择良好的朝向、室外景观,使用维护 也较方便,但当房间的进深增加时,采用 效率很快降低。因此,常加高窗的高度或 采用双向采光或转角采光来弥补这一缺点。
②高侧采光——照度比较均匀,留出较多的面积可以 布置家具、陈设 ③顶光——照度分布均匀,影响室内照度的因素较少 但上部有障碍物时,照度就急剧下降。
室内环境的内容:涉及到由界面围成的空间 形状、空间尺度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声、光、 热环境,室内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有害气体和 粉尘含量、放射剂量……)等室内客观环境因素。
一、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1、室内空间组织 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 包括平面布置,首先需 要对原有建筑设计的意图充分理解,对建筑物的总 体布局、功能分析、人流动向以及结构体系等有深 入的了解,在室内设计时对室内空间和平面布置予 以完善、调整或再创造。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建筑功能发 展或变换,也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改造或重新组织, 这在当前对各类建筑的更新改建任务中是最为常见 的。
1、运用物质技术手段
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 2、遵循建筑美学原理 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 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法则之外,作为“建筑美 学”,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 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建筑美学总是和实用、 技术、经济等因素联结在一起,这是它有别于绘画、 雕塑等纯艺术的差异所在。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桥梁, 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 活环境。
从宏观上的设计分类,将构成世界之三大要 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体系分类的坐 标点,便可由此科学地建立起相应的基本设计体系。
人
(系统一) 视觉传递 设计体系
精神装置
社会
道具装置
自然
(系统二) 生产产品 设计体系
三、现代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科学性 人 环境整体 时代精神 动态 发展
艺术性
历史文脉
可持续
1、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 2、加强环境整体观; 3、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4、时代感与历史文脉并重;
5、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现代室内设计,也称室内环境设计,所包含 的内容和传统的室内装饰相比,涉及的面更广, 相关的因素更多,内容也更为深入。
② 界面的线形 ——是指界面上的图案、界面边缘、交接处的线脚以 及界面本身的形状。 a.界面上的图案与线脚 图案——必须从属于室内环境整体的气氛要求, 起到烘托、加强室内精神功能的作用。 线脚——界面边缘、交接、不同材料的连接,及 它们的造型和构造处理。 b.界面的形状 较多情况是以结构构件、承重墙柱等为依托,以 结构体系构成轮廓,形成平面、拱形、折面等不同形状 的界面;也可以根据室内使用功能对空间形状的需要。 除了结构体系和功能要求以外,界面的形状也可按所需 的环境气氛设计。
A· 格罗斯曼住宅平面
——可变空间则与此相反,为了能适合不 同使用功能的需要而改变其空间形式,因此常 采用灵活可变的分隔方式,如折叠门、可开可 闭的隔断,以及影剧院中的升降舞台、活动墙 面、天棚等。
⑵ 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静态空间一般说来形式比较稳定,常采用 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空间比较封闭,构成 比较单一,视觉常被引导在一个方位或落在一个点 上,空间常表现得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三、室内色彩
色彩设计 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 因素,室内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室内环境的第一 印象。色彩最具表现力,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 生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 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1、 室内色彩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应了解和色彩密切 联系的问题: ①空间的使用目的。 ②空间的大小、形式。 ③空间的方位。 ④空间使用的人的类别。 ⑤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 ⑥该空间所处的周围情况。 ⑦使用者对于色彩的偏爱。
2、 照明方式(按灯具的散光方式) ⑴ 间接照明 把90%~100%的光射向顶棚或其它表面,再反射至室内。 ⑵ 半间接照明 把60%~90%的光向天棚或墙照射,10%~40%照于工作面。 ⑶ 直接间接照明 对地面和天棚提供近于相同照度,均为40%~60%。 ⑷ 漫射照明 对所有方向的照明几乎都一样。 ⑸ 半直接照明 有60%~90%光向下直射工作面,10%~40%则向上照射。 ⑹ 宽光束的直接照明 如鹅颈灯和导轨式照明。 ⑺ 高集光束下射直接照明 因高度集中的光束而形成光焦点
第一章 室内设计的含义和观点 第二章 室内设计的内容和分类 第三章 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划 分和要求 第四章 室内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章 室内设计的含义和观点
设计(Design):设计、意图、草图、计 划、构想……
设计——是人的思考过程,是一种构想、 计划,并通过实施, 最终以满足人类的需 要为终止目标。
二、室内装饰、室内装修、室内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1、室内装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 和研究问题。例如对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的处理, 装饰材料的选用,也可能包括对家具、灯具、陈设和小品的 选用、配置和设计。 2、室内装修——着重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 方面,主要指土建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对室内各个界面、门 窗、隔断等最终的装修工程。 3、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 既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 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③ 室内色彩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a.作为大面积的色彩,对其它室内物件起衬 托作用的背景色; b.在背景色的衬托下,以在室内占有统治地 位的家具为主体色; c.作为室内重点装饰和点缀的面积小却非常 突出的重点色或强调色。
四、室内家具、陈设、灯具、绿化 等的设计和选用
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等 室内设计的内容, 相对地可以脱离界面布置于室内空间里,在室内环 境中,实用和观赏的作用都极为突出,通常它们都 处于视觉中显著的位置,家具还直接与人体相接触, 感受距离最为接近。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等对 烘托室内环境气氛,形成室内设计风格等方面起到 举足轻重的作用。
c.界面的不同处理与视觉感受 室内界面由于线形的不同划分、花饰大小的尺度各异、色 彩深浅的各样配置以及采用各类材质,都会给人们视觉上以不 同的感受。
线 型 划 分 与 视 觉 感 受
垂直划分感觉空间紧缩增高
水平划分感觉空间开阔降低
色 彩 深 浅 与 视 觉 感 受
顶面深色感觉空间降低
顶面浅色感觉空间增高
——动态空间,或称为流动空间,往往具有空 间的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的特点,界面(特别是 曲面)组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空间结构成形式 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常使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 点。
⑶ 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 取决于房间的适用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 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a.在空间感上,开敞空间是流动的、渗透的,它 可提供更多的室内外景观和扩大视野;封闭空间是 静止的、凝泻的,有利于隔绝外来的各种干扰。 b.在使用上,开敞空间灵活性较大,便于经常改 变室内布置;而封闭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墙面,容易 布置家具,但空间变化受到限制,同时,和大小相 仿的开敞空间比效显得要小。 c.在心理效果上,开敞空间常表现为开朗的、活 跃的;封闭空间表现为严肃的、安静的或沉闷的, 但富于安全性。
——虚拟空间是指在界定的空间内, 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而再次限定的空间。 如局部升高或降低地坪或天棚,或以不 同材质、色彩的平面变化来限定空间等。
——虚幻空间是指室内镜面反映的 虚象,把人们的视线带到镜面背后的虚 幻空间去,于是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效 果,有时还能通过几个镜面的折射,把 原来平面的物件造成立体空间的幻觉, 紧靠镜面的物体,还能把不完整的物件 (如半圆桌),造成完整的物件(圆桌) 的假象。
室内空间的类型 ⑴ 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或灵活空间) ——固定空间常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使用不 变、功能明确、位置固定的空间,因此可以用固定 不变的界面围隔而成。
如美国A· 格罗斯曼住宅平 面,以厨房、洗衣房、浴室为 核心,作为固定空间,尽端为 卧室,, 以不到顶的大储藏室隔墙,分 隔出学习室、起居室和餐室。
室 内 设 计
居 住 空 间 设 计
主讲:闫丹婷
本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通过对学生的理论讲授和课题训练,使学 生基本了解居住空间的功能分区、布局类型及空 间形式特点,掌握一定的室内空间设计方法和设 计原则,明确室内设计的含义;认识、理解室内 空间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室内设计的 基本内容和构成要素,并能合理运用上述知识进 行居住空间设计。
⑷ 空间的肯定性和模糊性 ——界面清晰、范围明确、具有领域感的空 间,称肯定空间。一般私密性较强的封闭型空间 常属于此类。 ——在建筑中凡属似是而非、摸棱两可,而 无可名状的空间,通常称为模糊空间。在空间性 质上,它通常介于两种不同类别的空间之间,如 室外、室内,开敞、封闭等。
⑸ 虚拟空间和虚幻空间
2、 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 ① 色彩的协调问题 室内色彩设计的根本问题是配色问题,这是室 内色彩效果优劣的关键。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 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 其色彩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这是色彩所特有的敏感 性和依存性。因此,如何处理好色彩之间的协调关 系,就成为配色的关键问题。 ② 室内色调的分类与选择 a.单色调 e.双重互补色调 b.相似色调 f.三色对比色调 c.互补色调 g.无彩色调 d.分离互补色调
环境装置
(系统三) 空间环境设计体系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 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 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 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 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 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 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⑶ 室内界面处理及其感受 ① 材料的质地 按特性分:天然材料与人工材料 硬质材料与柔软材料 精致材料与粗犷材料 不同质地和表面加工的界面材料,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例如:平整光滑的大理石 ——整洁、精密 纹理清晰的木材 ——自然、亲切 具有斧痕的假石 ——有力、粗犷 全反射的镜面不锈钢——精密、现代 清水勾缝砖墙面 ——传统、乡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