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及施工方案建议.
地基基础及施工方案建议
(一)地基基础方案 拟建场地现状地势相对起伏较大,地面标高一般为 5.10~28.70m。 根据各单体的基础埋深、承载力要求及结构特点等,结合本次详勘揭 露的地质情况,地基基础方案建议如下: 1、管道部分 根据设计要求,管道要求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 100kPa。 据钻探揭露,场地素填土层①1、淤泥层②,承载力低,压缩性大, 工程性质较差;未经处理均不能直接作为污水管的基础持力层。除此 之外,其它土层均能满足拟建污水管的荷载和变形的要求。 该工程的特点是管道荷载较轻,但对沉降变形较敏感,不均匀沉 降将会导致管体破坏,因此控制沉降变形是关键。根据设计人员提供 的资料,污水管的管底埋深 1.00~5.00m。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污 水管主要位于块石层①2、粉质粘土层③1、细砂层③2 及砂质粘性土层 ⑤1 中,以上土层均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可直接作为管道地基持力 层;仅局部地段(如钻孔 zk7、zk20、zk30、zk31 等)管道位于素填 土层①1,建议管道基槽开挖后,将素填土层压实后敷设管道。 2、池体部分 综合池体底板埋深约 11.50m,底板位于块石层①2、粉质粘土层 ③1、卵石层③4、残积土可塑粉质粘土层④1 或全风化带⑥1 之上,以 上土层除需将块石层进行夯实后作为池体基础持力层外,其余岩土层 均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
Ra u qsia li q pa Ap
式中 Ra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qsia ——桩侧第 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特征值(kPa);
u ——桩身截面周长(m); qpa ——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kPa);
Ap ——桩身截面面积(m2);
按桩径为 0.80m、1.00m,以 zk47、zk49 孔为例,估算单桩竖向 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未考虑人工填土层的桩侧摩阻力),估算结果 详见表 5。来自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表
表5
钻孔 编号
持力层
桩径
桩进入持 力层深度
桩长
Ra
(m)
(m)
(m)
(kN)
zk47
⑥1 全风化 石英砂岩
0.80
1.0
17.8
1484
zk49
⑥2 强风化 石英砂岩
1.00
2.0
16.0
1328
(二)基坑开挖与支护 拟建综合池体底板埋深约 11.50m,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人工填
3、建(构)筑物部分 污泥脱水及加药配电间、化验室及中控室为单层框架结构,拟采 用预制桩基础,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1000kN。过渠桥拟采用灌注桩 基础,桩径 1.00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1000kN。根据本次揭露的 地质情况,污泥脱水及加药配电间、化验室及中控室(参阅剖面 5- 5,)基底以下主要为块石层,采用预制桩基础方案不适宜。建议对块 石层进行强夯处理,采用以强夯后的块石层为基础持力层的浅基础方 案;或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过渠桥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较为适宜(参 阅剖面 6-6,)。单桩承载力估算如下: 建议以基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作为桩基持力层时,根据《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 15-31-2003 计算公式:
(四)管道施工建议 本工程管道埋深较浅,一般 1.00-5.00m,拟采用开槽明挖法施工, 仅过路段拟采用顶管法施工。这两种施工方案需注意的问题如下: 1、开槽明挖法 场区软弱松散土层较发育,地下水丰富,建议采用拉森钢板桩进 行止水支护,必要时应采用钢板桩结合内撑联合支护。部分地段块石 层发育,如场地条件允许,尽可能采用放坡开挖;如采用钢板桩支护
开挖,应采取措施确保钢板桩插入深度。 2、顶管法 顶管施工建议采用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法,并应注意如下几点: (1)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状况,根据地层情况制定相对
应井段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参数。 (2)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开挖,应根据井位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
采用相应的井壁支护与止水结构。根据场地的岩土条件,工作井和接 收井的支护可采用沉井或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有关的设计参数可参 照表 4。施工过程应切实作好必要的监测工作和应急处理的准备,防 止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
土层,尤其块石层厚度较大,且分布广泛,局部卵石层发育,透水性 强、含水量大,建议采用冲孔灌注排桩结合旋喷桩止水作为基坑开挖 侧壁支护和止水体系,排桩应进入下卧隔水层一定深度。如果块石层 排桩施工较困难,也可考虑采用沉井法施工。
(三)抗浮水位 本场地的地下水位 1.40~5.30m,标高 0.64~15.91m,抗浮水位建 议按地坪标高或防洪水位标高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