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含解析选择题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共有( D )A.3层B.4层C.5层D.7层2.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
对于声音数据来说,完成将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施为( A )A.编码解码器CODEC中的编码器B.编码解码器CODEC中的解码器C.调制解调器MODEM中的调制器D调制解调器.MODEM中的解调器3.TCP/IP协议组的网际网层(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C )A.IP,ICMP,ARP,UDPB.TCP,ICMP,UDP,ARPC.IP,ICMP,ARP,RARPD.UDP,IP,ICMP,RARP解析:UDP为传输层4.传输过程由主站启动,从站只有收到主站某个命令帧后才能作为响应向主站传输信息,这种HDLC操作方式称为( D )A.扩展异步响应方式EARMB.异步响应方式ARMC.异步平衡方式ABMD.正常响应方式NRM解析:正常响应方式NRM:用于非平衡配置,数据传输由主站发起,从站只能响应主站的轮询异步响应方式ARM:用于非平衡配置,从站可以主动发送响应帧,主站负责线路管理异步平衡方式ABM:用于平衡配置,任一复合站都可以发起数据传输(每个复合站都可以平等地发起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得到对方复合站的许可)5.在阻塞控制方法中,直接对通信子网中分组的数量进行严格、精确的限制,以防止阻塞现象发生的方法为( C )A.分组丢弃法B.缓冲区预分配法C.定额控制法D.存储转发法6.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 )A、利用多个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不能出现环。
B、以太网交换机中端口的速率可能不同。
C、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可以划分VLAN。
D、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对通过的信息负载进行过滤。
7.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应该包含到达( C )。
A、所有主机的完整路由信息。
B、所有主机的下一跳路由信息。
C、目的网络的下一跳路由信息。
D、目的网络的完整路由信息。
8.IPv6地址的编址长度是( B )字节。
A、32B、16C、8D、49.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处理单元是( B )。
A、比特序列B、帧C、分组D、报文10.二层交换机中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是( D )。
A、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B、由网络用户利用特殊的命令建立的。
C、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D、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
解析:二层交换机第一个特点: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第二个特点:转发/过滤11、若某主机的IP地址及网络前缀为192.168.5.121/29,则该主机所在子网的子网地址为( A )。
A、192.168.5.120B、192.168.5.121C、192.168.5.12D、192.168.5.32解析:192.168.5.01111001前29位12.标准的URL由( A )、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组成。
A、协议类型B、客户名C、进程名D、浏览器名13.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 C )的透明传输。
A、数据帧B、IP分组C、比特流D、数据报文14.下面IP地址中不合法的是( D )。
A、210.38.176.1B、192.168.23.10C、10.10.10.10D、172.21.10.256解析:最高为25515.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时,就算收到正确的应答,也不能说明( D )。
A、目的主机可达。
B、源主机的IP参数配置正确。
C、ping报文经过的路由器路由选择正常。
D、ping报文经过的网络具有相同的MTU。
解析:Ping最主要的用处就是检测目标主机是否能连通。
PING可以PING到对方主机的TTL值从而判断对方的系统,最后再进行端口扫描16.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建立,TCP通常采用( A )机制。
A、三次握手B、四次握手C、自动重发D、窗口控制17.下列域名中,属于通用顶级域名的是( C )A.twB.intD.sh18.下列关于域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同一子域中的主机拥有不同的网络域名相同网络号不同主机号B.不同子域中的主机可以使用相同的主机名C.一台主机可以拥有多个不同的域名D.因特网中不存在域名完全相同的两台主机19.下列用于接收电子邮件的网络协议是( D )A.SMTPB.TELNETC.FTPD.IMAP解析:发送方邮件服务器向接收方服务器发送邮件,使用STMP协议用户代理从接受方邮件服务器上读取邮件使用IMAP和POP3协议20.为了使WAP能访问因特网,其采用的传输层协议是( A )A.WDPB.WMLC.HTTPD.IEEE 802.11解析:WDP属于无线网络传输层协议,其作用是使WAP能用TCP/IP协议访问英特网21.关于OSPF和RIP协议,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都适合在规模庞大的、动态的互联网上使用。
B、都适合在规模较小的、静态的互联网上使用。
C、OSPF适合于规模较大的互联网使用,而RIP适合于规模较小的互联网使用。
D、OSPF适合于规模较小的互联网使用,而RIP适合于规模较大的互联网使用。
22.以下内容中,符合TCP/IP域名系统格式要求的是( A )。
A、B、C、www-zqu-edu-cnD、23.WWW服务中的Web页面应符合( B )规范。
A、RFC822B、HTMLC、MIMED、HTTP24.HTTP协议的服务端进程的TCP端口号为( D )。
A、20B、21C、25D、8025.锐捷路由器中设置端口IP地址的命令名是( A )。
A、IP AddressB、IP RouteC、IP RoutingD、Enable26.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表示数字0、1的模拟数据编码方法,称作( A )。
A、ASKB、FSKC、PSKD、PCM27.数据帧的基本格式为( B )。
A、首部+数据B、首部+数据+尾部C、数据+尾部D、以上都可以28.下列IP地址中,属于C类的是( C )A.59.67.148.5B.190.123.5.89C.202.113.16.8D.224.0.0.23429.局域网参考模型中,LLC子层提供的服务不包括( D )A.无确认无连接B.有确认无连接C.有确认面向连接D.无确认面向连接解析:LL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 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 数据包的顺序传输。
LLC子层提供三种服务:1、无确认无连接的服务。
这是数据包类型的服务。
2、连接方式的服务。
这种服务类似于HDLC提供的服务。
3、有确认无连接的服务。
提供有确认的数据包,但不建立连接。
30.若FDDI采用4B/5B编码,则信道介质的信号传输速率应达到( D )A.100MbpsB.125MbpsC.200MBaudD.125MBaud参考:既然采用4B/5B编码,意味着信道的效率是4/5 = 80%。
因此当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 时,对信道的信号速率要求是至少达到100÷80% = 125MSps。
31.主要针对文件服务器硬盘表面损坏的数据保护措施是( C )A.双文件目录和分配表B.磁盘镜像C.热调整与写后读验证D.磁盘双工32.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中不包括( A )A.按IP地址划分B.按交换端口号划分C.按MAC地址划分D.按第3层协议划分解析:根据IP组播划分VLAN:这种划分的方法将VLAN扩大到了广域网,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也很容易通过路由器进行扩展,当然这种方法不适合局域网,主要是效率不高。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VLAN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
(1)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
(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
(3)基于网络层划分VLAN。
(4)根据IP组播划分VLAN。
33.避免“拒绝授权访问或拒绝服务”是为保障网络信息或数据的( B )A.完整性B.可用性C.保密性D.可靠性34.标准分类IP地址c类地址205.140.36.88的主机号是( C )。
A、205B、205.140C、88D、36.8835.以太网数据帧的最小数据载荷为( B )字节。
A、32B、46C、64D、16解析:以太网(IEEE 802.3)帧格式:1、前导码:7字节0x55,一串1、0间隔,用于信号同步2、帧起始定界符:1字节0xD5(10101011),表示一帧开始3、DA(目的MAC):6字节4、SA(源MAC):6字节5、类型/长度:2字节,0~1500保留为长度域值,1536~65535保留为类型域值(0x0600~0xFFFF)6、数据:46~1500字节7、帧校验序列(FCS):4字节,使用CRC计算从目的MAC到数据域这部分内容而得到的校验和。
36. Internet中,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称为( D )协议。
A、ARPB、SNMPC、DHCPD、DNS37.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交换技术是( C )A.信源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线路交换38.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39.工作在网络层的互连设备是( C )A.转发器(物理层)B.网桥(数据链路层)C.路由器D.网关(网络层以上的层)40.传输层中的传输实体存在的软硬件环境不包括( A )A.网络数据库B.操作系统内核C.网络接口卡D.网络应用程序库41.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使用的端口号为( D )A.20B.21C.23D.2542.在多个数据字符组成的数据块之前以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SYN作为开始,帧尾用ETX作为结束,这种传输方案称为( C )A.面向比特的同步传输B.起止式传输C.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D.异步传输43.拓扑设计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它对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B )A.网络性能B.系统可靠性C.通信费用D.网络协议44.下列交换方式中实时性最好的是( C )A.数据报方式(有较大的带宽和时延)B.虚电路方式(有较小的带宽和时延)C.电路交换方式(固定的带宽和时延)D.各种方法都一样45.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机制采用采用拉回方式,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C )A.2 B.3 C.4 D.5解析:以为是按序确认,则三号帧以前的帧全部确认,只需要重传4,5,6,7号帧。
46. 在OSI参考模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相邻层之间的联系通过协议进行B. 相邻层之间的联系通过会话进行C. 对等层之间的通信通过协议进行D. 对等层之间的通信通过接口进行47.下列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高层为低层提供所需的服务 B.高层需要知道低层的实现方法C.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有相同的功能 D.不同结点需要相同的操作系统[解析] OSI模型中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故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样实现的无关,故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不同节点的操作系统可以不同,故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