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平时作业

管理会计平时作业

《管理会计》平时作业一、简答题1.管理会计有哪些职能?答:管理会计有五大职能:(1)做好企业当前经营和长期规划的经济前景预测;(2)建立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经济责任制控制经营全过程;(3)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加强现金流量管理;(4)建立严谨的核算议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5)参与企业经济决策。

2.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应具备哪些特征?答: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应具备如下特征:(1)相关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具有对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2)准确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实;(3)一贯性,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使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使企业本身各个年度的管理会计信息能够相互可比;(4)客观性,是指由两个以上有资格的人利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对同样的一组数据进行检验,可以得出基本相同的计量结果,得出基本相同的验证结论;(5)灵活性,是指数据能够成为集中不同类型的信息从而为不同管理目的服务的程度;(6)及时性,是指管理会计必须为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7)简明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应该简单明确、易于理解,使信息使用者理解其含义和用途,并懂得如何加以使用;(8)成本效益平衡性,是指使用一种信息所话费的代价与其在决策和控制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借以确定在信息的形成使用上如何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成果;3.什么是量本利分析?它的假定条件有哪些?答: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

它被用来研究产品价格、业务量(销售量、服务量或产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产品的品种结构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作出关于产品结构、产品订价、促销策略以及生产设备利用等决策的一种方法。

本量利分析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形式是盈亏临界分析或称保本分析。

许多人把两者等同起来。

确切地说,盈亏临界分析只是全部本量利分析的一部分。

显然,盈亏临界分析并非只着眼于找出一个不盈不亏的临界点或称保本点,它所期望的是获得尽可能好的经营成果。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要达到目标利润应当销售多少产品(或完成多少销售额);预测变动成本、销售价格等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它的假定条件有如下:(1)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3)产销平衡:(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4.什么是机会成本?它的意义是什么?答: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常是指为执行一种方案而放弃另一种可行方案所损失的可能获取的收益。

即为选择当前已接受的方案所付出的代价。

也称“择机代价”。

由于机会成本并没有实际发生,故在会计记录中不作任何反映。

意义:机会成本在决策时经常被忽略,决策者在项目方案的决策中由于认识和论证不足以及信息误导等原因,经常选择非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导致损失大量的机会成本。

因此,对机会成本的认识也应与成本的换取性相联系,用较小的机会成本来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5.边际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含义及其区别是什么?答: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

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边际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变动成本反映的是增加单位产量所追加成本的平均变动,而边际成本是反映每增加1个单位产量所追加的成本的实际数额。

所以,只有在相关范围内,增加1个单位产量的单位变动成本才能和边际成本相一致。

6.零部件自制和外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零部件自制和外购需要考虑因素:所需零部件市场供应如何,质量怎么样,价格稳定性,如果零部件市场目前供应充足,质量不错,价格波动不大基本平稳,外购好点。

反之,可以考虑自制,但是选择自制,需要很多硬件软件的配合。

7.存货成本与存货决策的关系是什么?答:存货成本是存货决策的重要信息,包括购买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存货成本低是存货决策的标准,即求存货成本的最小值。

8.变动成本法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答:变动成本法的优势:(1)采用变动成本法的有利于企业的短期预测和决策;(2)采用变动成本法有利于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业绩考评,有利于推行和完善经济责任制;(3)采用变动成本法可防止企业盲目生产,注重销售,有利于全面完成产销计划;(4)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变动成本法的局限性:(1)提供的成本信息不适应长期决策和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决策的需要;(2)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观念;(3)按成本性态分类具有局限性。

9.试比较利润对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价等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答:利润对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价以及销量等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可以通过各因素的敏感系数来表示。

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可以通过计算而得:销量的敏感系数=[x(p-b)]/P单价的敏感系数=x*p/P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x*b/P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a/P从以上公式中可以看到,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在不同的既定条件所决定的实现目标利润模型中是不相同的,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因素的敏感系数更大,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上述公式的计算来作出判断。

二、计算解答题1、长春公司2016年生产甲产品,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2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6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7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30 000元,单位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为5元,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为20 000元。

2016年当年产量为15 000件,销售量为12 0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假定无期初存货。

【要求】分别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小列各项指标。

单位产品成本期间成本销售成本税前利润答:1、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2+6+7=25元(2)期间成本=20000+30000+5×12000=110000元(3)销货成本=25×12000=300000元(4)营业利润=40×12000-300000-5×12000-(20000+30000)=70000元2、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2+6+7+5=30元(2)期间成本=5×12000+15000=75000元(3)销货成本=30×120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12000-360000-70000=50000元2、已知: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

【要求】计算保本量。

若要是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

若销售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

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量。

答:(1)保本量=450/(30-21)=50件(2)(450+180)/(30-21)=70件(3)450/(30-21-6)=150件(4)(450-170)/(30-21-2)=40件3、上海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其单价为50元,产销可保持平衡。

该企业目前生产产品3 000件,其成本组成如下:单位直接材料12元单位直接人工18元单位变动成本合计30元折旧16 000元其他固定费用24 000元固定成本总额合计40 000元该企业现拟购置一台专业设备,购置费40 000元,可用5年,无残值,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使变动成本降至26元。

【要求】计算有关指标,验证购置该设备的可行性。

答:当前单位成本= 30 + 40000/3000 = 130/3元购置设备后,年折旧为40000/5 = 8000元单位成本= 26 + ( 40000 + 8000 )/3000 = 42元购置设备后,单位成本可下降130/3 - 42 = 4/3元,年利润增加3000 * 4/3 = 4000元若不购置设备,将40000元存入银行,年利息不可能达到4000元所以购置设备可行。

4、某公司每年需要C零件5 000件,若要自制,则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如要外购,则外购单位价格为12元。

如果外购C 零件,则腾出来的生产能力可以出租,租金收入为3 200元。

【要求】分析该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

答:外购成本:12×5000=60000元自制成本:自制变动成本:10×5000=50000元外购租金收入=3200自制利益:60000-53200=6800元所以零件应自制。

5、某生产设备可用于生产甲产品或乙产品,甲、乙产品的预计销售量分别为1 000件和500件,预计单价分别为10元和25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8元和20元。

【要求】计算分析企业应生产何种产品。

答:差量收入(乙-甲)=500×25-1000×10=2500(元)差量成本(乙-甲)=500×20-1000×8=2000(元)差量损益(乙-甲)=2500-2000=500(元)由于生产乙产品比甲产品能够给企业多带来500元的利润,所以选择生产乙产品。

6、C公司全年需用A零件30 000件,每次订购费用为1 000元,每件零件全年储存成本为6元,零售价每件60元,资本成本率15%。

供应商为扩大销售,规定数量折扣情况如下表所示。

订购单位数(件)折扣(元/件)0~1 000 无折扣1 001~2 000 1.002 001~5 000 1.505 001~10 000 2.00【要求】计算不考虑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购批量。

答:2000件。

计算最佳订购量。

答:2000件时年成本合计(59元为该水平的折扣净额)订购成本=(3000/2000)*1000=15000(元)存储成本=(2000/2)*(6+59*15%)=14850(元)放弃折扣=30000*(2.5-1)=45000(元)年成本合计=15000+14850+45000=748505000件时年成本合计(58.5元为该水平的折扣净额)订购成本=(3000/5000)*1000=6000(元)存储成本=(5000/2)*(6+58.5*15%)=36937.5(元)放弃折扣=30000*(2.5-1.5)=30000(元)年成本合计=36937.5+6000+30000=72937.510000件时年成本合计(58元为该水平的折扣净额)订购成本=(3000/10000)*1000=3000(元)存储成本=(10000/2)*(6+58*15%500)=73500(元)放弃折扣=30000*(2.5-2.5)=0(元)年成本合计=3000+73500=76500由上述计算可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