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生科系考研经验

中山大学生科系考研经验

只要决心成功,任何失败也不能将我击垮!考研复试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由于较忙(我复试完后一直在中大生科院学习),没空和大家细说。

很多学弟学妹向我打听情况,让我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的我,当时也很迷惘,不知道重点,焦急地寻找方向,正是有了无数好心人的帮助,让我最后终于梦圆中大。

我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让后来的人少走点弯路。

关于初试:我报考的是植物学方向,因为我从小就对各种植物很感兴趣,而中大的植物学是比较出名的,很多好的教材都出自中大。

其实中大生科院初试科目大多数都是一样的,即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

我觉得收集专业资料很重要,有了好的资料,我们才能事半功倍。

我把05级一个考生科院生化与分子的老乡的资料全要过来了,他考的很好,好像是第六名吧。

后来自己又找了很多其他资料,生化1999-2010的真题全都找到了,并总结了答案,还有一些辅导班的讲义等,细胞也找了很多。

资料首要准备是真题,越多越好,通过看真题你能了解考试重点,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且中大生化和细胞每年都会有好些重复的真题,今年生化重复较多。

生化和细胞以前是有指定教材的,现在好像没有了,但给出了一些重点,建议备考的同学继续使用原参考教材并结合最新公布的重点。

生化以前的指定教材是王镜岩的生化,初看确实头疼,建议大家可以参考生物秀出的一本相关笔记。

关于生化参考书,《考研精解》比较好。

生化重点在蛋白质核酸,糖类稍微看看就行,因为中大的老师研究糖类不是太多,第一章基本上可以略过,糖代谢那一部分稍微多看点就行了。

如果生化基础不太好的话可以结合中国医科大学出的一个生化视频看(近10G,挺大的,比陕西师大出的那个视频好多了)。

细胞一定要准备王金发主编的细胞生物学和配套的习题册,有这两个就差不多了,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下王金发老师的讲课视频。

细胞每年必考诺贝尔奖,今年就考了5分,这个是送分题。

英语大家都推荐张剑主编的黄宝书,我觉得那个是挺不错的。

关于单词我觉得星火出版的巧记速记精练是最好的,我用过好几本词汇书,包括新东方的,感觉星火那本最好,里面的背景音乐听着很舒适,让你感觉被词汇完全是一种享受(星火有很多本考研词汇书,一定要认准这个,分为三册)。

翻译推荐新东方唐静主编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写作则是王江涛主编的高分写作。

强烈建议反复做英语真题,没有什么参考资料能比真题更能提升你的英语应试能力。

政治可以报个辅导班,任汝芬的序列一和启航的20天20题都是不错的资料。

关于复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了中大生科院的复试很重要,确实是这样的。

今年分数普遍低,有些专业第一也就三百三十多。

今年复试门槛也很低,英语政治过45,专业课过80,总分过三百的都可以参加复试,这就注定要刷掉一批人。

很多三百零几的被公费录取了,而三百三四十的却自费或是调到一般的老师甚至刷掉。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先进行笔试,这个只要过60就行,最重要的在于面试,很多老师看重的是综合素质,毕竟科研的道路是坎坷的,没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没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确实很难。

因此面试的时候不要紧张,放松点,保持微笑,不知道回答也没关系,正常面对就行,发挥出最好的自己。

很多人会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我本科既不是985也不是211,老师会不会有偏见”,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我的本科是在一个很一般的本科一批,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要知道中大本校的考生不是太多,大多都是从外校考过来的,有很多二流甚至是三流的学校的学生都被录取了。

要说到偏见,也不是全无,比如师范类的学生不太受欢迎,男生比女生有优势(并非歧视女生,因为很多女生不愿意读博,老师最需要的就是能帮他分担科研任务的博士,研一帮不了太大的忙,研二能做点事,不读博的话研三又要找工作了,老师当然不愿意啦。

面试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说自己想读完研就出国,很多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学生)。

生科院复试内调很多,每个导师都会有很多考生联系他,因为最后很多考生没有把握一定会被录取,就挨个老师发邮件,打电话,怎样才能在这么多人胜出,就看你自己啦,这时候是该展现你综合素质的时候了。

另外复试也考了实验操作,都比较简单。

建议大家在报名前就联系导师,初试成绩出来后尽快联系老师,最好见上一面。

我算是比较幸运吧,初试成绩并不高,最后不仅选了一个很好的导师,还是公费的。

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太盲目,也不要过于寻找捷径,毕竟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考研需要激情,需要好的心态。

现在的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天,我们没有理由平平淡淡,没有资本浑浑噩噩,更没有理由去挥霍我们的青春与梦想。

用坚定的信念,努力的行动,勤劳的汗水去播种自己的青春梦想,去收获自己的美好时代。

衷心感谢我的亲人、老师、同学、好友,还有很多陌生人,感谢生命中有你们,感谢你们的爱。

也祝那些不甘于平凡,努力追逐梦想的人都实现自己的理想!阳春三月的最后一天,2011年3月31日,随着体检的结束,我的考研之旅终于告一段落。

回顾往前一年的辛苦,终于在自己的辛勤耕耘下,有了丰硕的胜利果实,感慨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能够在美丽的中大校园里,继续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仅仅将此记录下来,希望对后来的人们有所启示。

我先想大家仔细思索一个问题:考研的目的。

为什么要考研?最终考上研究生的人,绝不是仅仅学习能力和智商超群的人,更多的是更用心,执行力更强的人,所以那些毕业于非211甚至三本院校的同学们不必妄自菲薄。

不同于高考,高考测试的是一个人在系统的学习下可以挖掘出最大的学习潜力的能力,不仅仅需要努力,也需要那么一点点天赋,而且高考学得比较杂,大家也都见过其余学科很好可是数学物理怎么都学不好的女生吧?可是考研不同,分化得比较细致,一些有特长的同学可以一展拳脚。

不过虽然高考制度不完善,但是总体来说,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整体的能力还是强于一般高校的,这也是为何在研究生招考中,导师更加亲睐211尤其是985工程院校的毕业生的原因,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考研成了诸多本科院校一般,可是自身希望有更高平台的同学的一种提升方式。

可以经常看到,许多考研成绩优秀的同学,并不是名校出身,而是精心准备很久的普通院校学生。

考研也绝不是像高中学习一样可以等价考虑的,单就考研来说,努力因素远远大于所谓的智商和基础,千万别因为自己以前的成绩而轻视它,尤其是考名校的同学。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期望在专业上有所突破的同学,我应该属于这一类,这两种应该算是考研大军中的主流。

我毕业于一所并不算顶尖的985高校,身边的同学在高考时也算是各省市百里挑一的佼佼者,考研铩羽而归的大有人在,相比起一些大二就开始准备的其他院校的同学,他们在大四上学期才开始有考研念头,还心猿意马地边找工作边复习,这不是公务员考试,可以尝试着去靠运气搏一搏,一切都得考扎实的复习和强劲的实力说话。

有了追逐梦想的动力,还得有寻梦的方法,下面就来简单说说我自己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考研复习方法了。

中大生科院一直算是中大的王牌专业之一,因为千万不要看到中大300分的复试线就觉得,这里应该很好考。

学校背景较弱的同学,若是想争取到公费名额,一定要在初试中有非常漂亮的分数,才能打动苛刻的导师,尤其是一些竞争激烈的专业,例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对于考研来说,最好的武器无非就两种,第一是自己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二则是丰富而可靠的复习资料。

七月份我在网上向往届考试成绩优秀的师兄购得了全套的专业科复习资料,后来的复习进程表明,这些钱花得还是很值得的,最起码这是我争取三年公费有力的武器之一,因此在这里建议各位,无论通过什么途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都要尽力获取较为有用的资料,才不会让自己复习失策导致最后的失败。

这些宝贵的课件和习题为我省下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虽然说初试的分数不一定确保被录取,可是这毕竟是最重要的参数指标,在学校背景已经无法改变的前提下,这是最能说明自己专业能力的一种途径。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早已被我大学的博士生师兄称为是最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不去做针对中大考研的复习,而是遍地撒网的话,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获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1.对于生物化学这一科,我的建议是平时的积累很重要,若是跨专业考试,则需要大二提前准备,中山大学的课件和其他理科强校(北大、复旦、南大等等)的课件大同小异,建议去看本科的全英文的课件,虽然翻译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还是基本明确了复习的大纲,从中还能找到许多真题的答案。

考试的内容大体偏向分子生物学和物质代谢,也就是王镜岩的那个版本的下册。

而且每一年都有往年的原题重复,无论是选择填空还是问答题,我就做了1999-2010十二年的真题,感觉收效还是很大的,起码可以保证有20-30分的原题能够拿到,而且有的年份的原题比例甚至会更大,在中山大学研招网上,有最近五年的真题公布,只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内容,所以还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做题和钻研,题目不简单,我直到考研当天,也没有把所有题目都做出来。

2.细胞生物学:这一科我在本科压根没有学过,暑假看第一遍的时候如同看天书一般,一天只能看20页而且很多还不能理解。

直到后来看了王金发老师的精品课程的视频(也就是本科生上课的视频)才慢慢有所好转,毕竟书是他写的,而且有的地方真的讲得很好,深入浅出,非常精彩。

在走路骑车吃饭的时候我也会努力在听。

后来做了中大历年本科生期中期末考试题,有相当多的内容上课视频中有所涉及,而这些题目中有的甚至经过翻译直接出现在研究生考试的试卷中,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资料,甚至比真题还管用。

2011年真题起码有40分原题,有的只是从英文题目变成了中文题目。

简而言之,复习无窍门而考试有窍门。

努力第一方法第二,专业跨度较大的,最好提前准备多做往年真题,虽然中大每年的复试门槛较低,可是录取率并不高,公费名额更是极少,所以,初试的分数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两门专业课的分数。

政治和英语是两科公共科,有太多达人的经验之谈,我考得只算是相当一般,只是敬告大家别太轻视,尤其是英语。

关于复试中大的复试并不算很很难,但是录取比例相当低。

今年来复试的有来250余人,光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就有84人来复试,因此复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试分数只是一个指标,而老师在大家初试都合格的前提下,多半会考虑能力和学术背景了。

在这个时候,本科学校的好坏就有着巨大的影响,重点大学尤其是本校的基本都会被录取甚至是公费录取。

一般学校的话,则需要在复试面试中展示出自己的实力来说服老师,你是值得公费的。

因此,在面试中给导师一个积极向上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老师也深知,自己需要的不是一个考试机器而是一个科研型的人才。

态度要真诚,心态要放平和,也别埋怨有歧视什么的,毕竟这也是硬性指标之一,人之常情,客观存在的劣势,要靠其他方面去弥补,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可供参考了。

初春的广州已然繁花似锦,珠水夜韵下的中大分外美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