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部编版七下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5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部编版七下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5张)
唐
朝
灭
亡
年份
878 884 907
960
黄
五
巢
代
起
十
义
国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谢谢聆听,敬请指导!
6千万 5千万 4千万 3千万 2千万 1千万
5288万
918万 754年
1699万
193万 760年
人口 户数
影响
·
忆昔
无家别
唐
忆昔开元全盛日,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杜
小邑犹藏万家室。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甫
稻米流脂粟米白,
......
公私仓廪俱丰实。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影响
安史之乱前后藩镇形势图
对外关系 和睦
公元755年安禄山的叛变,近于(唐朝)全朝代时间上的中 点,可以视作由盛而衰的分盛水唐岭气。象这样一来,前面一段有了137年 的伟大与繁荣,而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和混乱。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安史之乱以后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经济 凋敝
政治 动荡
对外关系 紧张
名称
影响最大的 一次起义
政治方面: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影响
回纥 吐蕃
边疆不稳: 失去了河西走廊 失去了西域 失去了丝绸之路
763年以后,唐完全处于守势,唐朝再也没有派出远征军
企图征服任何一个邻国。
——《剑桥中国史》
影响
北方战乱
移人 口 迁
经济发展缓慢
自然条件好
南方安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济繁荣
人口增加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经济 繁荣
政治 稳定
起义的背景
起义的结果 起义的影响
秦末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戍边误期 以失败而告终 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
唐末农民大起义
黄巢起义
朝廷政治黑暗 人民生活困苦 以失败而告终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起兵反唐 转战江南 拥兵北伐 称帝长安
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朱 温
907年,朱温(朱全忠) 废掉唐哀帝,自立为帝,改 国号为梁。梁朝的建立,宣 告了唐朝的灭亡,历史进入 五代十国时期。五十多年间, 历经五朝八姓十四个皇帝。
五代十国
(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 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 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 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 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 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 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王素《略谈安史之乱》
唐高宗朝疆域
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疆域
唐室之兵威,至高宗时而极盛,亦至高宗时而就衰。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原因
又于边境置节度使、经略使,式遏四夷......大凡镇兵四
十九万人,戎马八万余。
——《旧唐书》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①藩镇崛起
原因
杨
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
贵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妃
——赵翼《唐女祸》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经过
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官僚地主)南走。
——《太平广记》
安禄山
经过
唐肃宗 李亨 郭子仪
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历史事件,其起因本来就应是 相当复杂的......安史之乱的爆发,不存在任何偶然性, 完全是历史的必然。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特点南闽一汉 :开国君王刘主审隐知是掌握静军海武军威权节节的度度使使武 将,南唐平 末以来藩高镇季兴割据局面荆南的节延度使续;
特点三: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 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 ( 局 部 )
当时南唐国势衰弱,北方强大的后周对南唐构成严重的威胁, 权弱的后主李煜倚重韩熙载的政治才华,想用他为相,但又对在南 唐做官的北方人心有猜忌,生怕其存有二心。韩熙载为赢得君主信 任,每逢宾客所至,都会开怀畅饮。
根据下列材料和教材25页相关史事,归纳五代十国时期历史有 何特点?
特点二:北方政权更迭, 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历史趋势:
虽然政权分立, 但长期政治统一的 历史影响和各地经 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使统一始终是个客 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618 627 649
唐
朝 建 立
贞 观 之 治
唐朝统治
开元年间 天宝年间
713
741
开 元 盛 世
755 763
安 史 之 乱
天宝开元年间,唐廷与 外族之间共发生了35次战争。
——《中国历代战争年表》
②外重内轻
边镇兵:约49万 中央军:约9万
原因
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资治通鉴》
③政治腐败
李林甫
杨国忠
影响
全国人口统计表
洛阳四面数百 里州县,“皆为丘 墟(废墟)”。
——《资治通鉴》
经济方面: 社会凋敝, 人口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