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前期反侵略斗争

中国近代前期反侵略斗争


一、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
(一)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鸦片战争,
道光皇帝;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
1.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
鸦片战争前夕(19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国别 项目 社会形态 中国 英国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经济基础 重农抑商政策。 自由主义政策
材料三 破坏与建设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 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 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 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 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 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 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 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①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根据材料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②洋务运动兴起,拉开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序幕; ③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
【总结】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的救亡运动
内容
链接点
甲午中日战后,民族 政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危机加深,自然经济 治 进一步解体,民族资 经 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实业救国 济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 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 史政治舞台并开始承 文 深入到制度层面,学习 担救亡图存任务,虽 化 西方民主思想,由君主 以失败告终,但促进 立宪到民主共和。 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二 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 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 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 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 站在殖民主义者的 否认鸦片战争的非正义 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立场上的。 性和掠夺性的本质。 (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 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 于什么?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 立场又是什么? “两种文明碰撞”的观点是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
B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 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 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思考】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 写作思路示例: 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的发展,这使英国迫切需要尽可能多的原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英国极力推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 行侵略扩张政策。 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 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料准确,史 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 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 150字 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 左右。 向中国输出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ຫໍສະໝຸດ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侵略特点:
1、侵略国家:英法美俄为主,英国是先锋 和主力; 2、侵略目的: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略特 权(俄国还有扩大领土目的); 3、经济手段: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 辅,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外资工 厂),还有掠夺原料、走私鸦片、贩卖华 工、早期资本输出等。
【拓展认识】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到议事日程一——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 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 革命运动必起。 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产生了一个新中国。
【练习】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 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 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始解体,近代企业兴起;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或 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 答“知识界”)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新思想。 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 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 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 技以自强”,兴起洋务运动,中国经济、军事、 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 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经济、军事近代化以失败 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告终,但促进中国教育体制、政治思想的近代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概述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结合 (或写促进了“西学的传入”)。 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上述三次战争对 甲午战争失败,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被提 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
近代前期中国反侵略斗争 【考纲要求】 (1)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 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4)新民主主义革命。 (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高考命题与复习方法】 1、近年各地高考题目,对近代前期列强历次侵略 活动几乎都有考查。从命题形式上看,文字材料、图片 等的运用,以及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的考查, 使试题新颖而灵活。 2、近代前期列强侵略考查角度有:列强侵华的阶 段性特点以及在条约中的反映;认识列强侵华的目的及 对中国多个方面的影响。 复习时应注意不能单纯重视条约内容、影响等,更重要 的是结合时代特点来分析和理解,有时对某次战争本身 的认识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对象。平时也要注意用一定 的方法史观来审查备考。另外,还要理解列强侵华的过 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和民族危机加深的 过程,复习备考时应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 斗争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复习。
2.结果
(1)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 割地、赔款、开口岸、协定关税。
(内容:
危害: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扩大侵略权益:英美法等国又通过系列不 平等条约在华取得 等特权。 (2)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取得更多在华利益,沙 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 度加深。
(二)甲午中日战争(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国际背景:
【辨析】《马关条约》不是外国在中国开 2. 时间: 设工厂的开始 3. 中日《马关条约》(
年)
鸦片战争后列强就已经开始在中国开 内容: 。 办工厂和船坞。《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在中 的程度,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国投资设厂合法化 (得到清政府官方承认 )。
【总结提升】从不同层面看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确立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地位。甲午战争后, 结论: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以商品输出为主 ①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转为资本输出为主。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控制,进而操 ②经济上: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迅速导向半殖民地化境地。 ③学习西方内容上:器物层面——政治制度。 ②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 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 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 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 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也促使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③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败,一方面, 证明了只改变经济制度而不改变政治制度的长达30年的洋务 运动的失败;另一方面,列强瓜分狂潮日烈,民族危机日益 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危亡, “实业救国”、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 起。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后的中国 的中国 的中国 【知识概览】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列强先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 西方列强先后发动 屈 发动了两次鸦 成为侵华的主力。日本侵 了甲午中日战争和 辱 片战争,中国 华步伐不断加快,九一八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专题主旨: 史 开始沦为半殖 事变占领东北,七七事变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华,变中国 民地半封建社会 会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而不断探索的历史。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 农民阶级发动 资产阶级先后发动 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诞 太平天国运动, 了戊戌变法和辛亥 探 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 沉重打击了中 革命。辛亥革命推 索 合作领导了国民大革命和 外反动势力, 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史 抗日战争;最终在解放战 由于阶级局限 制度,建立了资产 争中,推翻了南京国民政 性,最终以失 阶级共和国,但最 府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 败告终 终仍以失败告终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是因为中国成为列强侵略的理想目标。
(1)世界背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走向初步 形成。 ①西方国家为了夺取更广阔的 和 , 加强全球殖民扩张,控制了亚非拉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初步形成。 ②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世界霸权。法美基本完成工业 革命。 (2)国内: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鸦片战争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注意】中英两种不同文明间的碰撞与对话早在鸦片战 争前的100年间就已经开始了。
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