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简要概括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描述其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不同之处,并运用这一框架来分析发展问题。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模式规则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道格拉斯・诺斯,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译者简介:何玮,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
安同良审校。
本文译自/012324567898:89;6<=>?;6;@9?7$6A B2C2=;D@268,EF B;:G=<77HI 3;J81,K<7196G8;6L69C2J798F ,M8I N;:97I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O 美P 道格拉斯・诺斯一新制度经济学力图将制度理论整合到经济学中。
但是新制度经济学不象早期一些理论那样试图推翻或取代新古典经济理论,而是力图在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通过修正和扩展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使人们能够把握和处理迄今为止还处于其分析范围之外的大量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并以之为基础的基本假设,是资源的稀缺性和竞争性———它们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包含的选择理论的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放弃了机械理性主义(9678J:@268<=J<89;6<=98F )的假设———这个假设使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与制度无关的理论。
在一个机械理性主义的世界中,制度没有必要存在;思想和意识形态(9A2<7<6A 9A2;=;G927)也没有用;(经济的和政治的)有效市场成为经济体系的特征。
然而,我们实际上只能拥有不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为了进行结构性交易(78J:?8:J22Q?1<6G2),人们对彼此的行为都加以限制。
但这并不意味着随之产生的制度就是有效的。
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思想和意识形态对选择以及不完全市场所形成的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制度理论是在对机械理性主义理论的修正中起步的,尽管认知科学(?;G6989C27?9R 26?2)近些年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们距离完全理解人脑如何加工信息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心智模式(@268<=@;A2=)去阐释周围的世界。
这些心智模式一部分源于文化,也就是说它是由知识、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在代际间传递而产生的,而这些知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不同民族和社会中又根本不同。
另一部分则是通过经验获得的,这种经验对特殊环境而言具有“本地性(=;?<=)”,因而不同环境下获得的经验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由此而导致人们心智模式的巨大差异,形成对世界的不同理解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甚至个人所获得的正规学习也经常是由相互抵触的模式组成的,而我们正是通过矛盾的模式来解释周围的世路平何玮编译・制度经济学・界。
正是基于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人们进行着不断的学习,并改变其心智模型。
但是用哈恩的话来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人能够坚守并依其行动的一系列理论,除非遭遇的事件促使他们改变其理论(()*+,$-./))”。
由此而得出结论,并不存在一个必然得到的确定的均衡,而是会出现多重均衡。
信息的不完全以及处理信息的有限思维能力决定着交易成本,而这形成了制度的组成基础。
目前争论的问题不仅包括理性主义假设问题,还包括交易的具体特征问题,这些具体特征会妨碍行为人以零交易成本模型来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0*1234+05)64547)043+)。
由于交易各方所掌握的信息需要成本而且信息不对称,所以产生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取决于对复杂的价值尺度进行测度的成本、代理人绩效的估算成本以及执行合同的成本!。
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减少人们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技术的采用,两者共同决定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正是科斯(83+)9:;3)<1,$-%/)+:$-.")在制度、交易成本和新古典理论之间建立起了极其重要的联系,即使到今天,经济学界仍没有完全理解这种联系。
孰我坦陈,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有效市场只有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而正是这种交易成本才是制度经济学所要掌握的,而且正因为我们国民收入的相当大部分要专门用于交易,因此,制度尤其是产权对市场有效性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
科斯曾思考而且至今仍然关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和资源配置问题,他的远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解开经济绩效这团乱麻的钥匙。
这也是我所关注的问题。
那么,这种新制度方法是如何适用于新古典理论的呢?它首先从稀缺性,以及由这种稀缺而引致竞争的假设出发,认为经济学是一种在约束条件下进行选择的理论,而价格理论是制度分析的重要部分,相对价格的变化则是引导制度变革的一种主要强制力。
那么,这种分析方法又是怎样修正或扩展新古典理论呢?除了修正理性主义的假设外,它把制度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约束条件,并把交易成本的分析作用作为制度和生产成本之间的联系添加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
它把观念和思想意识形态引入分析中,并把政治过程的模型作为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作为经济绩效多变的根源,以及“市场失灵”的解释,从而扩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我将进一步论述无效率市场问题,因为它彰显了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发展研究所作的重大贡献。
$-’"年,科斯在其论文中首先提出,在无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新古典经济学所谓的有效竞争局面才可能出现。
的确如此,在不考虑制度安排的情况下,有效市场的竞争结构将引导交易各方在无交易成本情况下实现收入的最大化。
现在,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条件在现实世界能被模拟,它们之所以能被模拟的原因在于通过套利和有效的信息反馈会使竞争强烈到足以接近科斯的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从而使各交易方能够从交易中内生地实现新古典理论所主张的目标。
但是,要达到严格要求的结果,信息和制度是必需的。
参与者不仅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必须掌握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
但是参与者如何才能了解达到其目标的正确途径呢?机械理性主义认为,即使行为人最初会有各种不同甚至错误的模式,但是信息反馈过程和套利的行为人将会纠正最初不正确的模式、惩罚出轨行为、并引导幸存的交易各方达到正确模式。
一个关!交易成本理论仅仅在关于各种交易成本的重要性方面认识一致,这里所阐述的理论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华盛顿大学理论。
威廉姆森(=94>1?@4994)5<3+)曾开创了一种略有不同的理论。
&’&于竞争市场模型规则的更加严格的隐含要求是,当存在有效的交易成本时,随之产生的市场制度的设计将引导行为人为确立正确的模式而获取必要的信息。
但是这些严格要求只有在预期中才能实现,个人通常采取的典型做法是依据不完全信息及主观推导的模式去行动,而这种主观模式经常是错误的,而且信息的反馈通常不足以纠正这些主观模式。
制度并非必然或经常地创造社会效益,制度或者正式规则被创造出来就是要为那些具有讨价还价能力的人创建新规则服务的。
在一个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里,讨价还价的实力不会影响到结果的有效性,但在一个交易成本确定的世界里,这种讨价还价的能力则会产生影—而且它也因此对经济变革的长远方向产生影响。
响——要找到与实现效率必须的条件近似的经济市场是罕见的,而要找到这样的政治市场则完全不可能。
因为正是政治体制对产权的界定以及保证产权的执行,有效经济市场是少见的也就不足为奇。
而且由于路径依赖(#$%&’(#()’()*(),一旦一种经济走上了一条会产生停滞的“无效”路径,它就会坚持走下去(并且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已经出现过)。
由于社会网络的外部性、规模经济的存在以及既定的制度机制(+),%+%-%+.)$/0$%1+2)中存在的互补性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通俗的说,作为制度结构的产物,具有交易实力的个人和组织在维系体制稳定中具有关键的支柱作用。
路径的确会发生逆转,阿根廷近半个世纪从增长变为停滞,以及西班牙从34世纪56年代步入倒退的实例可以证明,但倒退是一个艰难的历程,而—我们正在目睹中东欧国家在这样的逆转中艰难探索。
个中原因就在我们却对它知之甚少——于我们对有关制度变迁的动力,尤其是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了解甚少。
二在经济变革的长期趋势中,制度或认知模式的变化往往起源于不同个人群体面临的初始条件的改变。
正如不同群落(%1+7(,)因其所处物质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不同语言,并用不同思维模式来解释周围世界。
语言和心智模式形成非正式约束力,它们限制了该群体的制度框架,并且被当作习俗、禁忌或是神话,世代传承下去,产生了我们所谓的文明,从而形成了路径依赖的关键部分。
随着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群落演化出不同政治与经济形式。
随着在解决稀缺性这一根本经济问题上取得各种不同程度的成功,经验和学习的多样化逐渐产生出差异日益扩大的社会和文明。
成效的不同有很明确的原因。
随着人类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为了从交易中获得潜在收益,就需要更加复杂的制度结构。
这种发展要求社会形成一种制度,从而为跨时空进行不具名、非个人交易提供条件,而且随着对合作收益的尊重,以及为了从更复杂的契约交易中获得利益而建立必要制度的可能性,促使“地域性经验(/.*$/(2#(1+()*()”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思维认知模式和制度结构。
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组织为了生存采取何种学习方式。
如果制度框架给了组织侵权行为以最高报酬,那么,幸存的、成功的组织就会在学习方式上采取更好掠夺的方式,而如果生产力提高的行为能获得最高报酬,那么经济就会增长。
客观上没有任何保障能使可看得见的报酬偏爱后者而不是前者,而且经济史的确也产生了诸多罕见的经济增长的事例。
西方世界从36世纪相对落后到34世纪取得飞速的增长、崛起并成为世界霸权,不仅仅是与世界其他大国如中国和伊斯兰教国家的相对衰败比较而言,而且!"!同样也是对西方国家自身不同程度成功来说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大国的衰败,或更直接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国家要扭转这一衰败如此之难呢?一种解释是必须要对制度进行一些分析,而这些制度是掌握现代技术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始于$(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经济革命把现代科学原则系统地应用于技术,并更广泛地用来解决经济稀缺性。
前人无法想象那些能充分认识其潜力的经济体所取得的结果。
但是,要认识到这种技术优势,就必须有经济活动的基础结构。
这种经济结构在演化过程中能够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在$()"年代,钱德勒(*+,-./012$()))就认识到了单个企业的转—需要广泛重组经济范畴,包括政府的改型、以及经济协调和整合的总成本的某些关键要素——进,政府将规定并执行对整合十分必要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