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规划设计

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规划设计

体现中医特色,营造文化校园
——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规划设计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风水理论 生态理念 人文景观 中医特色
城都中医 药大学始建于 1956年,是我 国最早创立的 一流中医药大 学之一。新校 区选址于成都 市温江区,总 用地面积97.97 公顷。
规划理念:
• “风水”。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与中医理论之间有着共同的哲学 基础。道家关于生命和“精、气、神”以及养生理论是中医基本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更是对中医体 系的形成影响极大。因此设计中尝试适当地将风水理论引入规划 设计中。 • “生态”。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阴阳调和,认为人与自然作 为一个有机体,应当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在本方案中强化了之 一生态理念,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整体完善 的生态校园。 • “人文”。文化性、地域性是校园场所精神的实质,是师生对校 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根源所在,而校园文化的彰显离不开校园 空间这一载体。设计中通过各种手法将文化内涵融入到空间场所 中。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统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 珠。在其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 典籍和医药宗师,这些 名著和名医可以作为中 医药发展时间轴线上的 节点,即正南北向的 “名医轴”和连接南北 校门的“名著轴”。 另外,四川省是有名 的中草药大省,东西向 的“名药轴”表现了成 都的地域性特征。
在规划结构上采用“两 心三轴六区”的布局模式。 两心:公共资源核心和 文化展示核心两心组成全校 的“功能核”。 三轴:三条文化景观轴 线“名著轴”“名医轴”和 “名药轴”。 六区:环路外侧的体育 活动区、学生生活区、对外 交流与行政区;内侧的教学 区、科研试验区、图文信息 区。 绿化植被和河道水体作 为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交流 的纽带。
在空间组合上强调大 学校园空间的交流属性, 通过院落、连廊等设计处 理手法为师生提供多种类 多层次的交往空间。
工 程 现 状
风水
“负阴抱阳,背 山面水”之说是风水 理论中最基本布局原 则。 阴阳两极分 别对应着校园核心区 的建筑群体之“实” 与药物植物园、河道 水体的景观空间之 “虚”,形成了建筑 与环境虚实相生、互 相渗透的关系。另外, 主体建筑背依药物植 物园的山势,东南两 侧被水面围绕。
传统风水理论认为: “穴者,山水相交,阴 阳融凝,情之所钟初 也。” 所谓“龙穴”即为 关键之处,方案中将主 体建筑-图书馆、药学 博物馆布置在水体与山 体交汇的“龙穴”之处, 突出它们在功能上的核 心地位和在建筑群体中 的标志性作用。
《阳宅十书》中 有:“凡宅左有流 水,谓之青龙;右有 长道,谓之白虎; 前有清池,谓之朱 雀;后有玄武,为 最贵地。”设计中 汲取了这种思想的 精髓,体现出规划 布局的完整性和统 一性。
以绿为核、以水为源的生态校园 方案中通过“治山、理水”两个方面 营造优美的生态校园。 治山:利用大面积水体开挖的土方堆 成坡度舒缓的山势,与水系共同组成山 水景观核心——绿核。 理水:对基地内原有河道进行整理, 形成蜿蜒曲折、开合有致的生态水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