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丰商住中心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石家庄盈德公用气体岛项目制氢装置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批准:安全负责人:甲方代表:日期:年月日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目录1 编制说明2 编制依据3 工程概况4 施工条件5 基础验收与处理6 地脚螺栓与垫铁7 压缩机拆检、清洗、组装8 电机检查9 压缩机组的安装10 压缩机联轴器找正对中11 灌浆12 仪表的拆检13 管道安装(与压缩机联接部分)14 P3.5-1.39/23-41型氢气压缩机负荷运转试验15 2D12-47.78/4-10型开工压缩机(K-25102)电动机单独试运转16 2D12-47.78/4-10型开工压缩机(K-25102)负荷试运转17 防护措施18施工安全措施19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20 劳动力组织21 主要施工机具22 压缩机安装进度计划(见附表1)1 编制说明本工程中安装2D12-47.78/4-10型开工压缩机组(设备位号K-25102)1台,P3.5-1.39/23-41型氢气压缩机2台。
本方案仅适用于石家庄盈德公用气体岛项目制氢装置压缩机安装施工压缩机安装施工。
2 编制依据2.1 2D12-47.78/4-10型开工压缩机(K-25102)使用说明书2.2 P3.5-1.39/23-41型氢气压缩机使用说明书2.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2.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通用规范》GB50275-982.5《化工建设项目进口设备、材料检验大纲》HG20234-932.6《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HG20237-942.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2.8随机安装图纸b.吸入压力 2.3MPa(G)c.排气压力 4.1MPa(G)d.吸入温度40℃e.排气温度97.4℃f.循环水进水温度32℃g.循环水排水温度42℃h 润滑油压力(G) 0.30~0.35MPa(G)i.循环水进水压力(G) 0.40MPa(G)g.循环水回水压力(G) 0.20MPa(G)k.压缩机转速585r/minl.轴功率45KWm.活塞行程180mmn.气缸直径φ110mmo.噪声≤85db(A)p.主机重量4900Kgq.最大零件重量(电机) 1100Kgr.传动方式异步电机直联传动s.机组外形尺寸(长、宽、高) 3530x400x1900 (mm) t.介质:氢气电动机a.型号YB2-315M-10Wb.额定功率55KWc.额定电压380Vd.转速(同步转速) 600r/mine.电机重量1100Kgf.防爆等级dⅡCT43.2.2 2D12-47.78/4-10型开工压缩机a.容积流量(吸入状态) 47.78 m3/minb.吸入压力0.4 Mpa(G)c.排气压力 1.0 Mpa(G)d.吸入温度40 ℃e.排气温度126 ℃f.压缩机转速420 r/ming.活塞行程240 mmh.轴功率436 KWi.噪声≤85 dB(A)j.主轴颈200 mmk.气缸直径450 mml.循环水进/出水压力0.4/0.2 Mpa(G)m.循环水进/出水温度32/42 ℃n.润滑油供油压力(G)0.35~0.4 MPao.润滑油供油温度(G)≤45 ℃p. 主轴承温度≤65 ℃q.主机重量25200 Kgr.最大检修件重量(气缸) 2862 Kgs.传动方式异步电机直接传动t.主机外形尺寸(长×宽×高) 6970*8875*3650mm(不含活塞杆抽芯长度)u.冷却水耗量:35t/h电动机技术参数a.型号YAKK710-14Wb.名称增安型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c.防爆等级ExeIIT3d.防护等级IP54e.同步转速428 r/minf.额定功率560 kwg.额定电压10000 Vh.飞轮矩 1.2 tm2i.定子重量4900 Kgj.转子重量3800 Kgk.电机重量13000 Kgl.转向(面向电机轴伸端看)逆时针4 施工条件4.1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4.1.1能满足安装需要的图纸,包括机组布置图、基础图、装配图、配管图,安装使用说明书;4.1.2工厂检验报告,组装记录及合格证书和历年检修记录;4.1.3机组装箱清单;4.1.4基础中间交接资料;4.1.5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施工方案。
4.2施工现场应具备的条件4.2.1 厂房土建工程完成,基础具备安装条件,一层砼地坪完成,厂房封闭;4.2.2桥式起重机试运合格,具备使用条件;4.2.3 现场具备水、电、照明设施;4.2.4 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4.2.5.备有可靠的消防器材;4.2.6 备齐施工用工具、机具、量具,消耗材料。
计量器具应周检合格,精度等级必须满足测量要求;4.2.7 按照安全规程,在孔洞处装有符合要求的围栏,踏板等。
4.3 明确机组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作业组长。
为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上述人员一般不要更换。
4.4 安装前技术负责人必须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资料、技术文件,了解设备结构,明确各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
5 基础验收与处理5.1基础使用前必须办理中间交接,并按规定提供中心线、标高、外形尺寸及实测记录。
5.2 基础应有明显的标记基准线,纵横中心线,同时基础外观不应有裂纹、孔洞、露筋等缺陷。
5.3 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若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表规定:5.4 压缩机安装前应对基础做如下处理:5.4.1 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不应大于2mm/m,并与垫铁均匀接触,接触面积应大于50%。
5.4.2 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不小于10mm,密度以3~5点/d m2为宜。
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沙、积水等均应清理干净。
6 地脚螺栓与垫铁6.1 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6.1.1 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其铅垂度不超过总长度的5/1000;6.1.2 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地脚螺栓底不应碰孔底;6.1.3 地脚螺栓上的氧化皮、油污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以少量油脂;6.1.4 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均匀紧密;6.1.5 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6.1.6 应在预留孔混凝土灌浆养生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且每条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6.2 垫铁6.2.1 找正找平用的垫铁规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执行;6.2.2 垫铁组应放在底座立筋及纵、横中心线等负荷集中处,且应放置平稳,接触良好;6.2.3 垫铁应放在地脚螺栓的两侧,并尽量靠近螺栓。
相邻两垫铁组间距宜为300—700mm;6.2.4 垫铁应平整、无氧化皮、毛刺和卷边,每组垫铁限用一组斜铁,总层数不宜超过四层,总高度宜为40-70mm;机组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底座边缘10-30mm;6.2.5 压缩机组安装后的垫铁组,用0.25-0.5kg的手锤敲击检查,应无松动。
层间用0.05mm的塞尺检查,垫铁同一断面处两侧塞入深度之和不得超过垫铁边长(或宽)的1/4。
最后检查合格后,将垫铁两侧层间用定位焊固定。
焊接时,严禁将地线固定在机身上。
7 压缩机拆检、清洗、组装压缩机的折检工作原则上应在设备厂家指导下进行。
7.1 解体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机组结构特点及装配要求,解体过程中应测量拆卸件尺寸与相关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及配合间隙,拆卸的零部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装,并做好记录。
机组拆检程序:压缩机组拆检→电机拆检→辅助系统拆检。
7.1.1 机组各零部件拆检清洗时,应选择适当的清洗剂及清洗用具,易损伤件清洗时,应轻拿轻放,注意避免损伤。
零部件经清洗、检查合格后,按技术要求进行组装,机组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合清理,其内部应干净,不得有任何异物存在。
7.2 压缩机拆检时应检查:7.2.1 压缩机各零部件的锈蚀程度。
7.2.2 各零部件相对位置及配合间隙(主要为啮合间隙,轴瓦间隙,轴封间隙)。
7.2.3 主轴及联轴节跳动值。
7.2.4 各阀门动作灵活性及安全阀检验(安全阀由劳动部门检验)。
7.2.5 油冷器、过滤器、油箱及和组各管路的清洁度。
7.3 拆检时,压缩机各零、部件的尺寸配合间隙应及时做好记录,并与图纸核对,以便回装时的调整。
7.4 压缩机拆卸下的零、部件应清洗、检查,做好标记,妥善保管,避免损伤。
7.5 压缩机的回装7.5.1 压缩机回装应确保所有的零件、部件必须清洗干净,无机械损伤,机体内亦清理干净。
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回装。
7.5.2 压缩机回装按与拆卸程序的相反的程序进行,各间隙值应保证9.3节中的各相应允许值范围并必须注意:7.5.2.1 确保石墨环没有被损坏。
7.5.2.2 确保石墨环被安装到各自位置,可进行移动,不被卡住。
7.5.2.3 确保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正确啮合。
7.5.2.4 所有的安全件必须更新。
7.5.2.5 在回装转子时,转子与主箱体出口端的间隙必须达到制造厂的间隙要求。
必要时可通过调节止推壳体端盖与止推壳体之间或止推壳体法兰与主箱体之间的调节垫的厚度来调整。
7.5.2.6 在组装过程中要限制锁母与锁垫所受力矩的次数。
7.5.2.7 检查所有被清洗的管路及连接件,将其紧固。
8 电机检查8.1抽芯8.1.1准备工作。
准备千斤顶3只,道木数根,1~3mm厚硬质绝缘纸板(宽或长大于转子长度,要大整张的,内径等于或稍大于电机轴径的厚壁钢管一根。
8.1.2电机顶部结构及附件的拆除。
从机体取下安全护罩和封盖从凸轮上取下外部风扇,并在松开螺栓之后,将凸轮从轴上取下。
旋下顶部结构螺栓,并用起重机移开顶部结构,拆卸并检查辅助设施的电缆。
8.1.3拆卸轴承。
将电机放置在木块上,且使端盖不受力,在拆轴承时,使用2个可调节的千斤顶,利用轴承的间隙,轻轻将轴承端提起,从而使全部轴承荷载传到千斤顶上。
应避免提升过大,以免应力通过轴壳传递到端罩上。
8.1.3.1 耐磨轴承。
当拆卸耐磨轴承时,应将驱动端及非驱动端轴承分开放置,以免安装时出现错误。
8.1.3.2 驱动端轴承。
拧下轴承盖螺螺钉并用钩形板手拆下槽口螺母,拆下甩油杯及防护板。
拆卸轴承箱并用拨出器将滚珠轴承的内部座圈拉出。
用3个螺栓将外座圈与鼠笼分开。
8.1.3.3 非驱动端轴承。
拧下轴承盖螺栓,并用钩形板手拆下槽口螺母,拆下甩油杯及防护板,使用轴承箱拨出器将轴承箱与端罩分开,然后使用耐磨轴承拨出器将耐磨轴承拉出。
8.1.4转子的拆卸8.1.4.1用一吊索,从被取下的轴承内侧穿入并缓慢起吊,,但并不使转子有位移,只是使吊索代替千斤顶的支撑,保证转子的中心位置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