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常用术语名词解释

煤矿常用术语名词解释

煤矿常用术语名词解释
双七条:《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煤矿安全生产七大攻坚举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8号令)
四大行动:煤矿安全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行动
四大专项:通风瓦斯、水害防治、提升运输、顶板管理
五大灾害:水、火、瓦斯、煤尘、顶板
六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一坡三挡:倾斜巷道提升用于防治矿车跑车而在巷道内设置的上部阻车器、上部当车栏及下部挡车栏的总称。

打非治违:打击煤矿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治理纠正煤矿各类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煤矿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隐患整改的“五定”原则:定责任、定人员、定时限、定措施、定资金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矿井供电“三大保护”: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煤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专、两闭锁: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风电闭锁、瓦斯
电闭锁
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
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
四证一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矿长资格证、营业执照
超层越界:在煤矿《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煤层之外或者区域之外开采,具体有下列几种情形:(一)国土资源部门认定为超层越界的;
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的;(三)超
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开采的;(四)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保安煤柱:为了矿井安全生产,防止地表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漏人坑道;为了井巷的两侧在没有特殊措施时的安全等而保留的煤柱
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矿井防治水“十六字”工作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矿井水害防治的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防、堵、疏、排、截
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
瓦斯防治的“十六字”工作体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三超: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矿井供电“三大保护”: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煤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一炮三检”:在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要检查瓦斯浓度
“三人连锁放炮制”: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警戒,下达放炮命令,并检查顶板支架情况,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放炮口哨进行放
炮。

煤矿配备的矿级“五长”:矿长和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副矿长(总工程师)
一停四不停:煤矿停止生产后,不停电、不停风、不停瓦斯检查、不停排水。

特殊工种:瓦斯检查工(瓦检员)、电钳工、安全管理员、井下爆破工、主绞车司机、采煤机司机。

井下供电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四有: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两齐:电缆吊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煤层:
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以下的煤层。

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3.5m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10m 的煤层。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10m以上的煤层。

近水平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以以下的煤层。

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2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10°的煤层。

中斜煤层:又称“倾斜煤层”。

地下开采时倾角25-4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倾角10-45°的煤层。

急[倾]斜煤层: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45°以上的煤层。

开拓巷道:为井田开拓而开掘的基本巷道。

如井底车场、运输大巷、总回风巷、主石门等。

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而掘进的主要巷道。

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等。

回采巷道:又称“采煤巷道”。

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如开切眼、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等。

石门:与煤层走向正交(垂直)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运输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总回风巷: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服务的回风巷道
联络巷:曾称“横贯”。

联络两条巷道的短巷。

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又称“回采工艺”。

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倒台阶采煤法:在急斜煤层中,布置成下部超前的台阶形的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正台阶采煤法:又称“斜台阶采煤法”。

在急斜煤层中,沿伪倾斜方向布置成上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底板: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

伪顶:位于煤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岩层,其厚度一般在0.5以下。

直接顶:位于煤层或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

冒顶:又称“顶板冒落”。

采掘工作空间内或井下其它工作地点顶板岩石发生坠落的事故。

片帮:矿山压力作用下煤帮(壁)或岩帮(壁)发生塌落的现象。

单体液压支柱:利用液体压力产生工作阻力并实现升柱和卸载的单要可缩性支柱。

甲烷传感器:将空气中的甲烷浓度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风速传感器:将空气的流动速度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设备开停传感器:检测设备开停状态,并转换成约定输出信号的装置。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一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

局部通风机:向井下局部地点供风的通风机。

风窗:又称“调节风门”。

安装在风门或其它通风设施上可调节风量的窗口。

风墙:又称“密闭”。

为截断风流而在巷道中设置的隔墙。

风障:在矿井巷道或工作面内引导风流的设施。

风桥:设在进、回风交叉处而又使进、回风互不混合的设施。

风门:在需要通过人员和车辆的巷道中设置的隔断风流的门。

风筒:引导风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管道
尘肺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细微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

硅肺病:曾称“矽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碳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煤肺病:由于长期吸入煤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煤硅肺病:曾称“煤矽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煤尘及含游离二氧化碳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