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点液位计电极故障分析
许宏阳
(邯郸钢铁总厂化肥厂仪表车间,056003)
电接点液位计电极的形式有十几种之多,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介质液位的测量工作中,效果是很显著的。
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处理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
根据电极直接与被测液体接触面积的大小,转换成电信号,驱动二次表指示灯的亮灭,进而指示出液位的高低。
电接点液位计一般装有上、下限两个报警电极,即当被测液位高于上限和低于下限两个电极时,进行报警或停车,以引起操作人员注意,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展。
但值得指出的是,电接点液位计上、下限报警装置有时出现非常矛盾的同时动作,即电接点液位计二次表的上、下限报警指示灯同时闪光。
然而这种高、低两端实际液位高度尽管不可能同时存在,但却是经常在二次表上同时发生的现象,尤其是当液位检测筒刚排放之后重新开表时,更易出现。
比如当现场玻璃液位计指示60%刻厚处时,控制室的二次表液位指示灯在低于下限50%和高于上限75%两个位置都闪光,表示液位既高于上限又低于下限,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分析其原因如下:在液位检测筒刚排放后,实际玻璃液位计指示低于上限(75%)刻度处,但此时高报警指示灯闪光,说明此时高报警回路已形成通路。
这可能是电极短路,或电极外端接线脱落,与检测筒外壳(电源公共端)相接触,故指示灯闪光;也可能是电极外端脏污,与检测筒外壳短路造成;还可能是该回路电缆有接地现象。
有时这种高报警指示灯闪光现象待几十分钟左右会自行消失,恢复正常,说明高报警闪光是由于在排放时电极上的残留液珠与检测筒容器壁上流下的液珠相通,造成误指示。
假如过半小时后高报警指示灯还闪亮,而实际液位又正常,那么就应该按照上述几种原因来查找了。
这种高报警闪光现象有时还是由于假液位引起的。
而有时在正常液位时,液位检测筒经过排放后,下限5%刻度处闪光报警,说明该回路已断路,可能在排放时造成电极外端接线断或接触不好,电缆引线断,该回路在控制室的该点接线端子接触不好所至;也可能是二次表下限(50%)的回路有问题。
有时假液位也会引起低报警闪光。
电接点液位计的电极易产生被氧化物覆盖的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可靠性和灵敏度逐渐降低。
这可采用降低电极点电流的方法来解决,因为这样就使电极的吸附力大大减小。
也可采用尖头电极,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自清洗能力,从而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工作的可靠性。
另外,也可以采用倾斜安装的方法,以便减少电极上、下限同时报警的机会,因为这样有可能使电极液珠与容器壁流下的液珠相通的几率减少。
电接点液位计要经常排污,用蒸汽冲刷,以减少电极触头上的覆盖物,使其触头清洁,以便二次表的指示灯不致于发暗或误指示。
收稿日期:1998)01)15
安装调校维护与检修石油化工自动化,1998,6:57 AUTO MATIO N IN PETRO-CHEMICA L IND 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