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和动物福利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近年来以保护动物和人道主义为口号的动物福利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初露端倪,并且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了生态养殖和动物福利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希望我国的养猪业能融入滚滚而来的生态福利养猪潮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坚持生态养殖,极力维护动物福利,就是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障生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就是保障禽畜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线,就是保障人类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生态养殖;动物福利;猪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养猪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发现猪只的适应性却越来越差,如发病率高、淘汰率高、死亡率高以及咬尾、咬栏杆等恶癖的发生率也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损害了猪的福利。
人们意识到猪对饲养环境(圈养、饲养密度大,以及猪场的臭气等)的不适是引发各种疾病的多发、常发、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家畜育种过程中人们对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片面追求,使现今家畜品种对环境愈加敏感。
因此,我国养猪业必须在保护动物福利和生态养殖方面与国际接轨,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探索友好的生产方式。
1.生态养殖1.1生态养殖的概念生态养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猪生态养殖是推进生猪生产向现代化养猪方式转变,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生猪养殖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生猪生产向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生产优质、高效、绿色、无公害、安全猪产品的必经之路。
1.2生猪生态养殖要求按照“养优质猪、饮清洁水、吃绿色料、用安全药、住标准圈”的无公害生猪生产标准,做到人猪分离、独立建圈、生态隔离、沼气配套、循环利用,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规模生产。
①饮水要求:饮用水要无色透明,无异味,味道正常,中性或微碱性,含有适度的矿物质,不含有害物质(如铅、汞等重金属、农药、亚硝酸盐)、病原体和寄生虫卵等,符合国家居民生活用水标准(GB5749-85)的要求。
②饲料及兽药要求:设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兽医室和饲料加工储存场所。
要建一间20m2的饲料加工房和10m2的兽医诊疗室,实施统一营养标准、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饲料供应、统一购药渠道和疫病防治、兽药管理,保障生猪吃上绿色料。
③圈舍要求:畜禽圈舍要有2m以上的高度,有窗或丢砖花窗,后墙上20~30cm 处安装鸭嘴式自动饮水器,下设排粪沟通向沼气池,圈舍内有2%~3%的坡度。
房顶安亮瓦,圈舍要通风、干燥、冬暖夏凉,尽量保障生猪圈舍环境舒适。
④猪种要求:选择生产性能好、瘦肉率高、屠宰率高、肉质品质好、饲料报酬高、养殖效益好的PIC、DLY纯瘦肉型杂交猪为生猪生态养殖的品种。
⑤排污要求:每个农户建有一口8m3的沼气池,在沼液出口连接排污沟,排污沟全部密封,统一通向修建的化粪池。
采用干清粪工艺代替水冲粪、水泡粪,减少污水排放,粪便通过堆积自然发酵处理后作为农作物有机肥,达到就地吸收、转化,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或应用“零排放”达到无害化处理。
⑥消毒要求:进场人员必须消毒方可进入,所有进场车辆必须由高压消毒机喷雾消毒、经消毒池进入猪场;非生产区包括生活区、办公区、饲料加工区等生产辅助区,要求经常清扫,保持清洁,每周消毒一次;及时清理粪便、污物、垫料等,临时消毒与定期消毒相结合;严禁在场内饲养狗、猫、家禽等其他动物,严防野鸟的侵入,谢绝外来人员进入。
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要求: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病猪隔离区。
对可疑病猪、染疫猪尸体要采取密闭的方法转移,并按无害化方法进行处理,对污染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1.3生猪生态养殖的技术保障措施①建立健全生猪生态养殖保障体系。
畜牧兽医业务技术部门要从环境控制、饲料供给、药物使用、疫病预防等方面对生态养殖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殖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要紧紧围绕生猪生态养殖建设的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技术信息服务。
要从优良猪种的选育入手,建立和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为生态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饲料,确保生态养殖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和完善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确保生猪健康、无病,生产出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的产品;要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实施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粪污的处理和利用;要求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料、良法直接到圈,技术方法直接到人,为广大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要通过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建设,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切实让农民从发展生猪生态养殖中增加收入、得到实惠、走向富裕。
②实行生猪品种标准化。
生猪养殖品种以DLY三元杂交猪和PIC五元配套系为主,实现生猪品种良种化。
③实行猪舍环境标准化。
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舍的要求,把养殖场地纳入文明新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配套设施设备。
从场地选址、猪舍建设、饮水、消毒、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设计建设出标准化卫生猪舍。
④实行饲养管理标准化。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水平,实行统一猪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环境友好型种养结合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做大增收链,提高养猪的综合效益。
⑤实行投入品标准化。
严格饲料兽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的执法监管,严厉查处违禁药品和假劣产品,杜绝使用违禁药物及饲料添加剂。
并实行生猪养殖记录制度、休药期承诺制度和用药合格制度,确保生产生态、绿色、无公害优质猪肉,保证消费者安全食用及人体健康。
2.动物福利2.1动物福利的概念动物福利是指动物个体的各种状态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这种状态包括动物的感情,各种行为、生理反应和健康状况等。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动物福利标准有五项: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痛的自由;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动物福利理念的提出是人类伦理思想的升华与博爱精神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以及道德水准提升的体现。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福利将会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维护动物福利也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2发展猪福利的必要性①关注动物福利也是文明的一种表现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对于其他物种有一定的责任。
人类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动物,高等动物是人类远亲,猫、狗、马等宠物更是人类的助手和朋友。
孟子认为,毫无节制地杀戮动物、喜好欺负弱者或动物的人,没有资格称为君子;而那些对弱小动物求生的哀嚎声麻木不仁的人也不能算作君子。
所以,《孟子•( 梁惠王)》中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恻隐之心是人的四个善端之一,是人之作为人的本性。
因此,仁慈地对待动物是人性的内在要求。
②动物福利不仅是一个观念的问题,目前已经影响到国际贸易乌克兰曾有一批生猪经过60多个小时长途运输抵达法国,却被拒之国门之外,理由是没有考虑到动物的福利,生猪长途运输中没有按规定时间休息。
近两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方国家纷纷采取非关税措施阻止中国农产品进入其国内,绿色壁垒已经使中国农产品出口损失严重,最近国际上又接连发生了一系列养殖产品遭退货甚至抵制事件,动物福利问题正在继绿色壁垒后成为畜牧、水产品国际贸易的一道新的壁垒。
目前我国禽类、海产品等食品原料的出口正受到“动物福利”贸易壁垒的影响。
③人道方式进行肉制品加工,不仅是对动物的人道主义关怀的体现,也是对食用者自身生命健康的关注养猪生产者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不久前,消费者的要求还是很简单的:要求得到质量满意而价格合理的肉。
但是动物被杀时,因心中恐怖、痛苦、怨恨等情绪的激变,至使内分泌会产生种种毒素和细菌,凝集于体内,从而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现在许多国家的公众开始对一些肉类生产体系中动物福利问题的日益关注,消费者的要求正在改变。
为此,生产者必须审时度势并做出合理反应。
2.3我国养猪业中存在的福利问题①饲养方式不符合动物福利要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兴起了大办机械化、规模化猪场的热潮,据最新资料表明,我国10个生猪主产省的规模化猪场数和猪出栏数分别占全国规模化生产总量的60%和54%。
这些猪场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上起了一定作用。
但由于对母猪普遍采用单体限位饲养,有的甚至把正在生长发育的后备猪也关在单体限位栏内饲养,这就违背了让动物享有正常表达行为自由的最基本原则,造成种母猪体质下降,使用年限缩短,肢蹄病严重,以致有的猪场种母猪在生产3~4胎后就因站不起来、配不上种、难产死胎增多而不得不提前淘汰。
②饲养密度过大有的猪场在二、三百亩土地上建了年产猪4万~5万头的商品猪场, 猪舍间隔不足10m ,一间不足20m2的猪栏内养20多头育肥猪,有的实行楼层立体养猪。
这种高度密集饲养,不仅造成大量粪尿、臭气、噪音污染,使有些猪吃不到料,饮不上水,处在饥渴状态,也使猪只产生了打斗、咬尾、咬耳等行为怪癖,最终导致生长速度缓慢,肉质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而诱发各种传染病、群发病,特别是猪呼吸道疾病非常普遍,成为目前集约化养猪面临的最棘手、最难净化的疾病之一。
③过早断奶母猪哺育仔猪, 仔猪在母猪身边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是动物的天性。
然而, 现在有些集约化猪场为了片面追求高产, 显示本场的生产水平高超, 将仔猪断奶日龄从28天提早到21天, 又从21天提早到14天, 须知这种不顾条件的盲目追求高产,不仅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因断奶引起的心理应激、环境应激、营养应激造成的损失也非小数。
④饲料中添加有害物质有的企业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 在饲料中添加有害物质, 使生猪处在非正常饲养状态, 甚至处在中毒状态。
砷是众所周知的有毒物, 但砷制剂(对氨基苯砷酸、洛克沙砷等)由于可使猪的皮肤变红而被大量加入到饲料中。
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 可以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积作用, 但该药化学性质稳定, 极易在猪肉中残留, 人食用这种含有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猪肉后会出现中毒症状, 我国已于1999 年明文禁止使用, 但近年抽查结果表明, 仍有部分企业违法使用。
这些有害物质的添加, 不仅违背动物福利, 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造成环境污染。
⑤长途运输及粗暴宰杀我国目前主产区的生猪往往要经一二十小时的车载运输。
转运站在收到一车经长途运输的活猪后给每头活猪立即强制灌服凉水, 这不仅是对猪的摧残, 也造成猪肉品质严重下降。
至于宰杀方式,大多数达不到国际法规要求。
2.4加强猪福利的对策和方法①加强宣传力度增进对动物福利的理解必须深入了解动物福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