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气营血辨证ppt课件

卫气营血辨证ppt课件

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环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 血为营之奉心化赤而成,“营气者,泌其津液,注
之于脉,化以为赤,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以应刻数。”
12
卫气营血层次示意图:
卫 气 营

最浅 较深 更深
最深
卫气营血表里层次差别,可引申说明温病病变层次、 阶段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
22
①卫分风热证(风热犯卫):
• 证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 痛或乳蛾红肿, 头痛, 咳嗽,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
• 其中以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头痛 等为卫分风热证的辨证要点。
② 确定病变的轻重:层次越深,病情越重。 ③ 确立发病类型:病初以卫分证为主者,属新感温病。病初以里
热证为主者,属伏气温病。 ④ 确定治疗原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6
(1)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
•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已有关于卫气营 血的论述。
以祛邪外出。
16
• 营血的功能是营养机体。
• 《灵枢·营气》:“经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
终而复始。”
• 《难经》:“血主濡之” 。 (濡养) • 《灵枢·营卫生会》:血是奉养人体最精华的物质,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 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 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4
一、卫气营血辨证
• 叶天士首创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方法。 • 他依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变化,病程发展的阶 段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的论述,将卫气 营血相关内容引申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 证学说。
5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
① 确定病邪的浅深:“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卫、气 属阳,较浅;营、血属阴,较深。
者为血。
10
• 卫分布于肌表。“卫在脉外”,“卫行于皮肤之中,
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 气充养全身。“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
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 气之轻浮于肌表者即为卫。“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
卫气。” • 可见,卫、气本质相同,只是分布层次不同而已。
11
• 营循行脉中,贯注五脏六腑,“营者,水谷之精气
19
卫气营血病机示意图:
卫受邪郁——恶寒 卫 邪正相争——发热、口微渴
邪郁气机 气 邪正剧争 发热,但恶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里热蒸迫
营热扰心——心烦,时有谵语

营热窜络——斑疹隐隐 营热蒸腾——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绛
热灼营阴——身热夜甚,脉细数
血热扰心——燥扰不安,神昏谵妄

迫血妄行——多部位急性出血 血热炽盛——身体灼热,舌深绛
阴血耗损——脉细数
20
1、卫分证
➢ 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引起卫气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类证候类 型 ➢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21
(1)卫分证的主要症状
• 卫分证的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 ,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
• 不同性质的温邪入侵卫分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各具特点。 卫分风热证: 卫分燥热证: 卫分湿热证:
• 《伤寒论》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 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 桂枝汤。 ”
•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气分热,柴胡饮子、白 虎汤;血分热,桃仁承气汤、清凉四顺饮子。”
8
• 明末·吴有性: “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汗;留于 血分,解以发斑。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 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 故阳主速而阴主迟,所以从战汗者,可使顿解; 从发斑者,当图渐愈。”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

概述
温病辨证除了有中医学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 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以 此构成了温病辨证理论体系的核心。
2
【教学目的 】
1.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理和主要证候。 2.熟悉并逐渐掌握温病辨证的临床运用。
3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 1、用以辨别病变浅深层次及病变部位。 2、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及其相互传 变。 3、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
17
总结:
• 卫主卫外,气主整体防御,营主调和五脏,洒陈六腑,化生血液, 血主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 卫气的功能主要是防御机体,使不受外邪侵袭;营血的作用主要 是营养机体。
18
(3)卫气营血的病理与证候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属表 属里
气分证较浅 营分证较深 血分证更深
卫气分——功能失调为主 营血分——实质损害为主
• 叶天士受其启示:“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 战汗透邪,而邪陷血分,急急透斑为要。”
9
(2)卫气营血的化生及功能
• 卫气营血是由水谷化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其 分布、化生有表里或先后的不同。
• 卫气为无形之质,行于脉外,分布层次表浅; • 营血为有形精微,行于脉中,分布层次较深。 • 卫、气、营、血的关系:其气浮于表者为卫,营之注脉化赤
• 《黄帝内经》最早认为营卫气血是水谷化生的精 微物质:
• 如《素问· 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 《灵枢·营卫生会》:“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 血。”
7
• 《难经·三十二难》:“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 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
•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 矣。”
• 卫气使肌表固密,外邪不易入侵。“阳者,卫外 而为固也。”
• 总之,对内防止阴津外泄,对外抗御邪气入侵。
15
• 气是脏腑生理活动及整体防御功能的体
现。 • 凡外邪入侵,气必聚集病所,与病邪作斗
争。 •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
之。”——病邪结于某处,气必趋达病变部位,
卫气营血分布与生化示意图:
卫——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最浅
卫气——脉外 水谷精微
营血——脉内
气——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较深 营——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更深
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赤——最深
14
卫气营血功能各不相同
• 卫的作用是捍卫肌表。
•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 者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