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PPT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 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 风落叶,篱落灯明,不禁 勾起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拓展练习:连一连
正月初一 灯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正月十五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想一想这些是什么意思
于
寒山
坐
径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坐:因为、由于。 于:比。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 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 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 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 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诗意: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的好景你必须记住,
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1)《赠刘景文》这诗写的是什么 时候的景色?哪几句是景物描写,描 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赠刘景文》一诗中,“荷尽已无擎雨 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是景物描写。描 写的是“荷尽”、“菊残”的萧瑟景象。
诵。这下你了解我了吧?
喜欢我吧?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
孤独 寂寞
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念家乡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返回
山行
[唐] 杜牧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tínɡ chē zuò ài fēnɡ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shuānɡ yè hónɡ yú èr yuè huā
思是:(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所 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 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 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 的(喜爱)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 诗。
2.通过抓关键词,了解诗的意思 ,体会诗人 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吃元宵,闹花
贴春联,拜年 吃粽子,赛龙舟
吃月饼,赏月 插茱萸,登高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屡屡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为什么赠?赠什么?为什么只赠刘景文?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 任知州时作的。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 物,没有一字涉及刘景文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 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 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 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 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 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zèng liú 赠 刘景文
苏轼
qíng jú cán yǒu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 残 犹 有傲霜枝 。
jūn xū
chéng jú
一年好景君 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3. 掌握本诗中的7个生字。
我会写
给下列生字标拼音
赠 zèng 刘 liú 盖 gài 菊 jú 残 cán 君 jūn 橙 chéng
赠送 赠品 刘海 姓刘 掩盖 盖子 菊花 秋菊 残阳 残废 残渣 君子 橙子 橙黄橘绿
赠刘景文
宋:苏 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散文 以及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 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 念起自己的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 挑:捉 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 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 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课文朗读.swf
山行
山行
唐-杜牧
跟我学生字
径
jìng 左右结构 双人旁
斜
xié 左右结构 余字旁
霜 shuāng 上下结构 雨字头
寒
hán 上下结构 宝盖头
我会认
径 jìng 斜 xié 枫 fēng 于 yú
新课导入 理解字词
课文解析
课文朗读
课后练习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诗人。
字牧之,精通兵法,有 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 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 色。与李商隐齐名,世 称“小李杜”。
尽 :完,指败尽。 擎 :举,往上托 。 擎雨盖 : 指荷叶(比喻)。 残 :枯萎、残败 。 犹:依然,还。
傲: 坚强不屈的样子。 傲霜:不畏寒霜。
诗意: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叶败尽了,已经看不见能像雨伞一样撑 起的荷叶,只剩下了枯枝败叶。
菊花也已枯萎,但还有枝条傲然挺立着, 不怕风吹霜打。
(2)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 中表达了怎样的情趣和情感?
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借菊花 和荷花这两种品性高洁的代表,赞 美刘景文遭受挫折不气馁,历经磨 难不丧志的品行和节操,同时也勉 励友人和自己要珍惜时光、乐观向 上。
1.作者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秋天? 答案:荷.菊.橙.橘。
2.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颜色? 答案:橙黄.橘绿。
赠刘景文
“赠”,也就是?的意思。 类似的赠写诗还学过什么? 《赠汪伦》是李白写给汪伦的,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赠刘景文》又是谁 送给谁的呢?
(是苏轼送给刘景文的。)
刘景文是苏轼的朋友,与苏轼 友谊很深。有一天,他们在一起饮酒 赋诗,苏轼写下这首诗送给刘景文。
看了《赠刘景文》这个诗题后, 你想知道些什么?
借景来歌颂刘景文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 诗。
2.通过抓关键词,了解诗的意思 ,体会诗人 对秋天的思乡之情。
3. 掌握本诗中的2个生字。
送 sòng
挑 tiāo
tiǎo
我会写
给下列生字标拼音
夜书所见
叶绍翁 南宋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叫叶绍 翁,我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 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 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 寻味。我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应怜屐齿印苍 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认真思考
1.“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中的“坐”是什 么意思?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
所看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描
绘了一幅由(
)构
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
)之情。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