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
摘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承担着中枢作用,对于保障电网
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旦出现失灵、失控等
情况,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引发重大电力事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所以,针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展开探索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
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运维
电力调度控制系统是集成计算机、数据处理、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系统,对电力系统实时数据
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实现计算、分析、控制、存储等功能,从而对电网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做好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将为电网
调度运行管理提供更加夯实的基础,充分发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
系统的性能和运维水平,为地区电网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意义
现代电力系统建设中,受电力用户不断增长的现实要求影响,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建
设成为一种时代必然。
电力系统调度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企业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
首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监管。
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全方位监管电力系统运行的情况,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而电力系统调度中应
用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自动化技术构建的电力系统调度平台全面监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建立故障提醒系统,一旦出现电力系统调度异常情况,能够对电力工作人员进行警报提醒,同时采集电力系统异常数据信息,为电力系统故障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故障信息数据支持。
其次,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
安全性是当前电力用户
关注的首要问题,更是新时期电力系统调度中的重要原则。
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自
动化技术能够建立电力系统的风险应急机制,一旦出现电力系统调度故障,可及时断电,避
免电力系统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度的安全性。
最后,电力系统调度自
动化技术应用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现代电力产业发展中,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要电力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电力系统调度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全面提升
电力企业电力服务实效,提升电力企业电力资源输配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实现对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强化与提升。
2影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2.1系统自身因素
系统是由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组成的,硬件和软件的正常工作对保障系统的可靠性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当系统工作失灵时,技术人员需要检查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复杂程度很高,
并且工作负荷很大。
另外,故障发生以后,不仅需要检查主系统,还需要检查众多子系统,
由于其数据格式存在差异,因此工作难度较大,如果得不到系统中的安全信息,检查不出问
题所在,系统就会处于整体失灵状态。
2.2外部环境因素
电网自动化运行的环境同样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就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供电企业疏于环境管理,使得系统运行环境不符合相关标准,卫生状况不达标,闲杂人员随意出入,隔离措施实行不到位,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相关故障。
2.3管理因素
近年来,无人值班模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管理模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等并没有随管理模式的变化而更新,导致很多地方存在管理疏漏,进而使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比如,无人值班模式下,设备的维修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一些企业对调度人员和集控人员的职能划分不够清楚,工作中存在责任推诿,等等。
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的保障措施
3.1持续优化系统
持续优化系统主要通过定期备份系统运行数据和应用恢复技术来实现。
即使发生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的情况,也能够通过数据恢复来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有效处理电力系统的瘫痪故障。
数据备份既要确保其效率,又要确保其准确性;为确保完整的备份以及恢复,需要企业采用合理的技术,投入较多的成本来落实这项工作。
3.2强化系统安全性能
要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就必须不断强化其安全性能。
一是保证系统数据的传输安全,在数据传输时需首先针对传输路径展开安全评估,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必要的情况下采用单向传输模式,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数据安全。
二是在防火墙、物理隔离等常规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专用网管,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三是持续不断地对软件展开优化升级,对其中潜藏的漏洞予以修补,升级防护软件,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得到提升[3]。
3.3建立系统化管理体系
全面的系统化管理体系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一是建立有效的网损管理系统,综合运用离线管理和在线管理,确保电网系统始终保持健康运行状态。
二是建立电力负荷管理子系统,电力调度人员能够基于供电量、负荷率等指标,对系统状况做出有效的判断和管控,从而提升利用率。
三是不断完善调度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以进一步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管理水平。
3.4定期检修电网
制定科学的电网检修计划,并确保检修计划的有效落实。
通过对电网系统的全面检修,发现和排除其中的安全隐患,为电网系统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特别是针对电网中的风险较高的环节和关键环节,务必制定严格的检修作业流程和检修标准,确保电网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3.5加强员工职业培训
必须持续不断地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一方面,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使员工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操作;另一方面,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员工对电网调度工作的重视度。
至于培训方式,既可以内部培训,也可以选派优秀员工深造学习。
3.6推动智能化发展
当前,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智能化建设是保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智能化的应用能够提升系统的统筹管理能力,一方面能够统一整合运用系统内部的动态、静态和暂态信息,从而做出更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建模计算,对系统偏差有更强的发现力,并及时做出纠正,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3.7改进运维工作模式
注重风险管控,将运维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移。
加强系统运行监视,日常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分析,将风险由可控转变为在控,预防故障发生,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1)风险管控常态化。
日常开展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编制管控措施,设立专人跟踪处理问题,确保问题在控,及时得到解决。
(2)明确值班制度。
班组成员值班制度,规范值班巡检、定期巡检,并制定检查、考核巡检工作落实情况,强化运行监视和预防性维护工作。
(3)组织应急演练。
编制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系统出问题时,运维人员能够做到不慌不忙,心中有数,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系统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对电网系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既要重视系统的持续优化,以提升系统安全和性能,又要重视对电网的定期检修以及对人员的培训,此外,还要重视智能化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魏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J].农村电气化,2017(3):32-33.
[2]曾清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J].通讯世界,2016(2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