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寨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共17题;共48分)1. (2分)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 . 春天柳絮飞扬B . 夏天荷花飘香C . 秋天落叶飘零D . 冬天雪花飘飘2. (3分)(2019·包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音叉在真空中振动不会产生声音B . 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车后障碍物的C . 滚摆在滚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 热机和电动机在能量的转化方式上是相同的3. (2分)(2016·苏州) 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A . 中学生跑完5Om用时约3sB . 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00NC . 5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0℃D .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1000W4. (3分) (2017八上·钦州港期中) 小红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小红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小红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 . 汽车、地面B . 地面、汽车C . 汽车、汽车D . 地面、地面5. (3分) (2017九下·东安期中) 下列数值不符合实验情况的是()A .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B .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1.1 m/sC .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为37℃D . 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 N6. (3分)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5∶3,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两车速度之比是()A . 5∶2B . 9∶10C . 10∶9D . 2∶57. (3分) (2016八上·惠来期中) 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A . 甲、乙、丁B . 甲、丙、丁C . 乙、丙、丁D . 甲、乙、丙8. (3分) (2016九上·绥棱期中) 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 mC . 学生书桌高约200cmD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9. (3分)(2013·镇江)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B . 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声来判断的D . 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音调10. (3分) (2016八·建湖月考) 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 . 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 . 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 . 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 . 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11. (3分)(2017·无锡模拟)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 . 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D . 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12. (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 . 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D . 关上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慢1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 .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 .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14. (3分) (2017八上·南江期末) 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 .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5. (3分)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的产生伴随着的物态变化是()A . 先汽化,后液化B . 先液化,后汽化C . 只有汽化D . 只有液化16. (3分)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A .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B . 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C . 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 .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17. (3分)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 . 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B . 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0C而使冰雪熔化C . 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0C而熔化D . 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共6题;共14分)18. (3分)(2016·枣庄)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19. (1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单位“℃”读作________.20. (3分) (2019八上·兴平月考)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________热。
室外的气温高达35℃,而冰块尚未完全熔化时,冰盒内的温度为________℃。
21. (2分) (2019八上·张家港期中) 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________ 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________ m.22. (2分) (2018九上·右玉月考) 白炽灯工作时温度可达2000℃:用钨作灯丝是因为 ________,用久的电灯壁会发黑主要是钨丝发生 ________.此时在正常电压下工作时,其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相比 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3. (3分) (2019八上·烈山期中) 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分析图象可获得的信息有:(1)骑车者和跑步者均做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运动;(2)骑车者1秒骑行的路程是________米;(3)跑步者跑240米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秒。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3分) (共3题;共23分)24. (5.0分) (2019八上·太原月考) 以下是小明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
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 ________(2)【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测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 s/cm4556101时间 t/s 3.0 2.8 5.8平均速度(cm/s)【实验分析】①小车全程是做________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____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③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秒表,如果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________(填“大”或“小”)④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AC =________m/s。
25. (9.0分)(2019·保定模拟)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BC阶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26. (9.0分)(2016·防城港) 如图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沸腾点是________℃,说明液面上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2)当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选填“汽化”或“液化”)形成的,该过程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四、计算题(共12分) (共2题;共12分)27. (6分) (2018八上·防城港期中)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6s返回海面。
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28. (6分) (2019八上·右玉月考) 某人发现远处有一座大山,他就地一掌,经过1.4s听到回声,那么,他距离大山约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共17题;共48分) 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共6题;共14分)18-1、19-1、20-1、21-1、22-1、23-1、23-2、23-3、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3分) (共3题;共23分) 24-1、24-2、24-3、25-1、25-2、25-3、25-4、26-1、26-2、四、计算题(共12分) (共2题;共12分)27-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