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药

补药

人参人参为滋补强壮药,几乎世人皆知。

我国使用人参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效果不仅早为古今中外无数医学家所肯定,而且为近代科学研究所证明。

最早对人参药理功用给予高度评价的,首推《神农本草经》。

这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经典。

书中将惧的365种常用药材分为上、中、下三品,把那些具有良好的滋补强壮性能,并且无毒、副作用的药物选为上品。

人参便是上品药材之一。

书中明确指出,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寥寥数语,充分说明人参的补益作用是多方面的。

祖国医学认为,人参的主要作用是大补元气。

宋朝苏颂《嘉佑图经本草·论人参》中就记载有这么一段话,相传"欲试二人同走,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

以此鉴别人参的真伪优劣。

据传,时进洪承畴兵败,为清军所获,绝食数日,气息奄奄,因饮了皇太后博尔济吉特一小壶人参汤而顿时精神大振。

这些说法,对人参的作用虽有夸大之嫌,但亦说明人参确有良好的补气功效。

《本草蒙筌》还强调说:“大抵人参补虚,虚寒可补,虚热亦可补;气虚宜用,血虚亦宜用。

”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说得好,人参专主“男妇一切虚证”。

由此不难看出,人参具有补虚扶正等多方面的药理功效,适用于各种虚弱性疾病患者服食。

因此,古代医学家强调,凡属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者,皆可选用人参进补调理。

如与其它药物配伍,其临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中外学者通过对人参进行分析,初步搞清了人参所含的主要成分。

研究发现,人参主要含有皂甙、肽及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

值得说明的是,肽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又是人类七大营养要素之一,是构成人体乃至一切生物的主要成分。

因此说氨基酸及肽类物质对人体是至关重要的。

人参所含有的氨基酸,初步发现,达10余种。

如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等。

在这众多的氨基酸中,以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对人体成为重要,它们是构成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同时,又是人体自身所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只能从饮食物中摄取。

毋庸赘言,人参具有特殊的营养补益价值和良好的治疗作用。

除此之外,人参还含有人参酸(系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及亚油酸的混合物)、植物甾醇、胆碱、葡萄酸、果糖、麦芽糖、蔗糖、人参三糖、果胶、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泛酸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可缺少的。

有关人参的文献资料,可谓浩如烟海。

现将人参的临床应用,特别是配伍后的应用,概括如下:1.大补元气人参为大补元气之圣药。

祖国医学认为,元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不断滋生。

元气发源于肾,藏于脐下“丹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可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

因此,元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强弱。

《本草经疏》称:“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

其主治也,则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流通则一也,益真气(此即元气),则五脏皆补矣。

”人参能五脏并补,先天、后天同益,从而使元气充足。

《景岳全书》中的保元汤,药用人参、甘草、肉桂和黄芪。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四君子汤,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外科正宗》的参术膏,药用人参、白术为膏等。

用于面色萎黄、言语轻微、四肢无力、饮食减少、眩晕、自汗、脉象虚弱等,有益气培元的良好功效。

2.益气固脱脱证,是疾病的危险证候。

这是指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大量耗损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

其主要症状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遣、脉微细欲绝等。

它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休克及心、肺、肝、肾等的功能衰竭。

《成方切用》救急门条下载有“独参汤”,用以救急拯危。

急救暴脱,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虚脱,都可应用此方。

前贤认为:“斯时也,有形之阴血,不能急生,无形之气,所宜急固。

故以独参主之,取其为固元益气之圣品尔。

”有时还常将人参和附子等温壮元阳的药物配伍使用,以救治循环衰竭、元气亏损者,以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起到“回阳救逆”的功效。

不过,在这些情况下,选用野山参为好,移山参及园参则显得力不能及。

如果热甚昏厥或痰壅气厥,则万不可应用。

3.益气生血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依,互为根本。

金元医家李东垣说:“以人参为补血者,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矣。

”现代药理学也证实,人参能刺激造血功能旺盛。

《景岳全书》载有两仪膏,药用人参、熟地熬膏,两药一个益气,一个补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较好的益气生血作用。

此外,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八珍丸等常用的养血补血方剂,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对于血分亏损而致的面色无华、口唇淡白、头晕眼花、爪甲不荣、手足麻木、脉细无力等症,人参是理想的补气生血药。

4.益气补肺著名医家李东垣指出:“人参能补肺中之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肺主诸气故也。

”综观古代医家治疗肺虚喘咳的许多方剂,诸如《类证活人书》的五味子汤、《卫生宝鉴》的人参蛤蚧散、《济生方》的人参胡桃汤等,均以人参为主药补益肺气,并同时辅以其它祛邪之品,标本同治,邪正兼顾,共奏功效。

对于因久咳久喘耗伤肺气而临床证见气短、喘促、声音低微、体倦懒言或咳嗽无力、痰多清稀、自汗怕冷、易于感冒等,都可以选用人参,以补肺益气。

5.益气养心中医一直认为,心主神志,从而把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都归于心。

《本草汇言》称人参为“助精养神之药”,而专主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等。

现代药于是学研究证明,人参可以提高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效率,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能改善睡眠和情绪。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使病人体重增加,消除或减轻全身疲乏、头痛、失眠等症状。

动物试验发现,人参还能减轻或消除由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

此丹选用人参,盖取其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功效。

6.益气补肾《本草经疏》指出,“人参本补五脏真阳之气者也”,对于真阳衰少、肾气乏绝、阳道不举诸症尤有良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人参可以影响调节性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部位,呈现促性激素样作用,还能增进精子的活动能力。

临床应用表明,对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性的脊髓性阳痿,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对精神型则没有效。

古今大量有关益肾壮阳的良方,如全鹿丸、茸桂百补丸、参茸卫生丸等,对于肾气虚弱、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等,每获良效,人参在方中均起着益气补肾助阳的作用。

7.益气养阴益气养阴是针对气阴两虚而言的。

气阴两虚往往表现于热性病的过程中。

如温热病耗津夺液,出现大汗、气促、烦渴、舌嫩红或干绛、脉散大而数,有虚脱倾向者;或者是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出现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口干咽燥、低热或潮热;抑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舌红苔少、脉虚大或虚数者。

此外,亦可见于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等。

《本草正义》称人参“功能养阴而清虚火,今用之阴虚有火,及吐血后宜于清养,或汗家、或失精家,阴液耗损,虚阳偏炽者”。

主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的生脉散,方用益气养阴的人参、配合养阴宁心的麦冬、收敛肺气的五味子,三药同用,气阴并补。

再如《医部全录》的人参固本丸、《顾松园医镜》的集灵膏等益气滋阴的方剂,都是以人参为主药的。

祖国医学所说的“消渴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据其症状,属于气阴不足、津液亏损。

人参的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作用,已为现代药理学研究所证实。

人参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口渴思饮、多汗、周身疲乏,减少尿糖、降低血糖。

如果和胰岛素配合应用,对于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及神经病变等,优于单独应用胰岛素。

服用人参后,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8.益气温中《汤液本草》称人参可“补五脏之阳”,“调中益气”。

这里所言之“中”系指中焦脾胃而言。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壮,则气血旺盛。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创立理中汤方,以人参为主药,配合干姜、白术、甘草,温暖脾胃,以祛虚寒,主治脘胀腹痛、呕吐腹泻、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苔白,多有良效。

关于人参对于消化系统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初步发现,人参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能力,增进食欲。

对于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过低者,服用人参制剂,可使食欲增加,症状减轻乃至消失。

9.消炎抗癌人参具有消炎解毒、抗癌祛邪的功效,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扶正”来实现的。

所谓“扶正”,即扶助正气,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人参能够抑制松节油或兔耳壳人工冻伤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还能使某些实验性损伤产生加快愈合的效果。

人参能够增加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增强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并能增加白细胞,防止因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还能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的转化。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了,产生肿瘤的机会就减少了,得了肿瘤,也较也容易稳定病情。

在这种情况下,人参常配合其它一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软坚散结药物同时应用,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扶正祛邪”的功效。

10.双向调节据《月池人参传》云:“人参,生用气凉,熟用气温,味甘补阳,微苦补阴。

”《本草蒙筌》说:“大抵人参补虚,虚寒可补,虚热亦可补;气虚宜用,血虚亦宜用。

”《本草正》强调说:“人参,气虚血虚俱能补。

”由此可见,人参对机体的气、血、阴、阳均有补益作用。

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说,人参的这种功用叫做“双向调节”。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人参进行了研究,证实人参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的功用,表现为双向调节的形式,即向着有利于机体的方面发展,从而改善整体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平衡,限制疾病的发展变化。

例如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兴奋和抑制两类神经过程都具有增强作用,结果使兴奋和抑制均衡协调起来。

对血压的调整也是这样,有实验表明,对麻醉动物,人参在小剂量时可以使血压轻度上升,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

人参能够增强人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使人既能耐受高热,又能耐受严寒。

因此,一些学者把人参的这种作用称为“适应原样作用”,即具有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能力,从而使内环境向着有利于机体的方面变化。

这是化学合成药物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国内外医学家对人参的这种作用特别推崇。

11.抗老延年古代医家把人参视为延年益寿的圣品,当今时代,风靡市场的一些健身抗老、延年益寿药物,如人参蜂王浆、天然营养口池液---王中王、首乌延寿丹、洞天长寿膏、十全大补膏、参茸药酒等,都离不开人参。

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人参有防止细胞衰老的功能。

它具有促进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