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芭蕾艺术的美学原则说课讲解

芭蕾艺术的美学原则说课讲解

芭蕾艺术的美学原则
第三节芭蕾艺术的美学原则
占典芭蕾舞是一种系统、科学、规范的艺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它形成了一套科学、
系统、完整、规范、严谨的训练体系,并且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的形体及动作姿态完全
符合几何构图的科学性。

用几何构图的抽象线条来设计动作姿势,是以古希腊文明为源头的‘
西方舞蹈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常人们认为西方舞蹈强调人为的形式,而东方舞蹈则顺从
自然的形式。

但是我们发现在西方舞蹈形式的纯粹抽象中追求的“黄金分割比”也是符合“人
体自然”的。

“古希腊人认为数学的原理是一切事物的原理,舞蹈作为人体的“动.”,也是存
在于数学意义上的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的基础便是被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
的0.618。

又称为“黄金律”或“黄金比”:如头顶至脐与脐至脚底之比:臂宽与躯干之比:
下肢长度与上肢长度之比:下肢长与身长之比;眼高与脸长之比;前额到鼻孔的距离与脸长
之比等等。

”∞在此基础上,最终归纳把它的审美标准归纳为“开、绷、直、立、轻、准、称、美”八个方面。

一、开、绷、直、立
从1661年法国皇家舞蹈院成立时开始建立芭蕾舞的基础,例如四大美学原则中的外开就
是在当时建立的,还有各大学派通用的五个脚的位置也是皇家舞蹈院制定并提出的。

而传统
的古典芭蕾技术是建立在开、绷、直、立的基础之上,它是一切芭蕾舞动作的基础,只有符
合其美学原则,才能称的上是完美的古典芭蕾,下面将“开、绷、直、立”的美学原则进行
分析阐述。

“开”就是指身体从肩、胸、胯、膝、跺5大关节向外打开,双脚向外打开180度,最
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的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范围,增强表现力,同时也增强了身体的平衡能
力和运动的灵活性。

舞者通过芭蕾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使身体可以达到非职业舞者所不及的
境界,使身体理想化、完美化、职业化。

正如美国著名舞蹈评论家珍妮·科恩指出:“芭蕾的。

古典风格是以脚的五个位工为基础的动作。

这五个位置中表现出外开的本质是指两腿以碗关
节处向外旋转。

表演时,在舞台有限的空问内炫耀和张扬贵族的气派。

”回“绷”是指将膝关节和踩关节绷直。

“绷”也是芭蕾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芭
蕾是一种形体艺术,舞者只有将身体各部位“绷”直,才能使观众有延长肢体原有线条的视
觉感,并且芭蕾是一种放射性的艺术,因此必须通过“绷”才能将肢体放射到舞台当中,在
有限的空间内使能量聚集在肢体末梢部位,使舞姿更加舒展。

例如做Battemt tendu时,脚
跟推动脚背、脚尖向外擦出,擦到最远点一直到脚趾尖,同时仍然保持延伸的感觉;在做
Battement tendu jete时,脚经过擦地离开地面踢向空中时,要用脚尖的力量带动腿踢出去,
绷脚可以延长腿的长度。

通过“绷”还可以使肢体各部位的肌肉能量向身体的中垂线上凝聚,
也只有通过绷才能使肌肉收紧,从而产生上升的动作态势。

这也符合芭蕾曾在一段时期内追
求“灵空”,呈现出舞姿轻盈飘逸的艺术魅力,
“直”是指双腿膝盖伸直以及后背的垂直,也就是将身体垂直、拉长,使舞姿舒展、优
,达到完美的长线条视觉造型。

同时芭蕾动作在舞台中的运动路线多呈直线形,这也与西
人的思维方式有所相似之处,与中国舞的“拧、倾、圆、曲”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不同。

如在旋转中,动作时除了全身收紧向上立起外,更重要的是颈、背、腰、臀垂直于地面,
力量集中在人体的垂直中心轴上,只有这样才能使旋转运动起来,如果没有直立也就谈不
中心轴,没有中心所有的旋转更是无从谈起。

在对“直”的分析中我们会谈到芭蕾的贵族
质,这与西方国家的审美思想及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从精神气质的角度来看,要求
体挺拔直立,不能塌腰撅臀,也不能挺胸腆肚,在伸直腿时,必须绷紧膝盖,绷直脚背堪
人有一种精神倍增的、挺拔的、高雅的气质,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美的享受。


“立”是指身体的直立、挺拔,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并把身体重心准确
放在两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其空间占有感就像古典的宫殿似的傲然挺立、气字轩昂。


非是和古典芭蕾发源于皇家宫廷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为的是突出芭蕾生来具有的皇家责
气质,而不是佣人和平民的风格品味。

舞蹈中要求演员收腹、挺胸,使身体能量内聚、重
上提,以便向更高的空间层面发射能量,准确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

芭蕾中的“立”
在直的基础上的升华,是芭蕾从形体美到动作美的整体概念。

“立”具有一种延伸感,在脚
力踩向地面的同时,脖子向上拉长,有着脚踩地头顶天的感觉。

“立”会给人带来一种提升
感觉,这种感觉能给人带来一种轻盈、敏捷、精神、高贵美的气质,而这些正是芭蕾所要
的审美标准。

二、轻、准、稳、美
芭蕾艺术共同的美学原则是“开、绷、直、立、轻、准、稳、美”8个字。

“开、绷、直、
立”这四大审美标准是基本;而“轻、准、稳、美”则是在“开、绷、直、立”的基础上的
更高要求。

“轻”是指舞者动作轻盈、自如,每次跳跃动作的起跳和落地,舞者都必须注意对身体
的控制,使观众看起来舞者身体松弛,动作自如,特别是落地时,需要脚趾、脚掌、脚跟依
次落地并微微下蹲,就像小猫脚上带有肉垫一样,没有声音。

前苏联芭蕾大师乌兰诺娃曾经
说过:“使舞姿轻巧的是跳舞匠,轻盈的才是舞蹈家。

”一名优秀的舞蹈家即使在舞蹈表演中
很累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气息,总是把优美、轻盈、自如的舞姿展现给
观众,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愉悦。

“准”是指舞者准确无误的完成每个动作和舞姿,并且能够达到这个动作或舞姿的规格
要求,使动作的运动路线和位置准确到位。

在做过的实验中,一名技术过硬的舞者,连续做
100次Battement tendu,其脚尖每次都擦至一个点上,其路线也丝毫不差,即使技术性很强
的动作也毫不例外。

例如,在《天鹅湖》中,黑天鹅所做的32个fouett en toumant,技术
水平高的女舞者在旋转的过程中主力腿的脚尖基本上在一个点上不会前后、左右移动;又如,
男子tour en l’air两圈(720度),起跳在空中保持五位脚,然后准确地落在五位Plie上。

在古典芭蕾的表演中“准”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即使技术含量再高的动作,也要准确无误
的完成,动作达不到规范性,就会失去其意义。

“稳”是指舞者在做动作时不仅要准确而且要稳健、扎实。

比如芭蕾中有许多双人舞的托
举动作,需要男女演员默契配合,不能让观众感觉女演员快要掉下来似的。

另外,做旋转动
作时要求演员要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无论转几个圈,结束时都要使舞姿准确地、稳稳地停在
一个点上,这样才能保持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完整。

“美”,芭蕾舞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视觉艺术,演员的一举一动都需要具有美感,芭蕾舞
的要求是极高的。

首先芭蕾舞演员的身材是非常美的,其次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活
雕塑和绘画”,∞它像音乐一样受时间的限制,也像雕塑和绘画一样受空间的影响,舞蹈
需要通过发现和运用美的舞蹈形式来反映美的生活,使观众通过对舞蹈美的感知进行想
再创造,从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徐尔充隆荫培:‘舞蹈知识100问》,北京:华乐出版社,2001年,第64—66页。

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