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

新视野NEW INSIGHTS 编辑f杨睛f E--mail:zhlyezazhi@163.com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 校园文化构建 

少数民族高职院校根植于少数民族地区,从社会和济 发展角度而言,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对提高少数民族科学 文化素质、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维护少数民族地 区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 发展的角度而言,学校又起到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 新民族文化的载体作用。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少 数民族高职院校要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更要注重结合地 方和自身的实际,继承优质民族文化传统,面向未来,更 新办学观念,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可分 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蕴藏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的器 质文化,这是一种外显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指的是校园 的教学科研及生活设施(包括建筑、校园环境、教学科研 职业与教育 文/李铁虎 场地设备、图书资料等);中层文化——主要指的是学校 的规章制度方面的制度文化及师生共同体现出来的艺术涵 养、礼仪行为规范、校纪校风等行为文化;底层文化—— 主要指的是学校继承历史、开拓前进中形成和传播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文化,以及由此生成的办学理 念。这三种分层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底层文化是核 心与灵魂,对表、中层文化的表现形式起决定性的影Ⅱ向作 用:表、中层文化是底层文化的外在表现,受底层文化的 制约和影响,又反作用于底层文化。 1.校园文化具有社会导向功能 ‘ 大学是知识密集、信息汇合、文化交融、人才荟萃的 场所,高等学校师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锐 的感知能力,因而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往往成为时代的风 向标和晴雨表,其发现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以及科技成果 和文化成果、培养的各学科门类的人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 

1.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建立科学实用的课程 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也是教 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理论教学方面,正确处理专业基 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课时分配、授课内容、引 导方向要合理,基础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 度,专业课的教学注重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实践课程 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 与社会错位,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一个项目远胜空讲一套理 论。艺术设计专业最佳的教学模式就是课堂教学与设计实 践相结合的“实践——理论——实践”形式。由理论教学 和实践教学组成的科学课程体系,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 内,高效率地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产学研”研讨式教学模式 “产学研”研讨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特 点,实现了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 可以利用学校在学科上的优势,解决企业在产品开发和管 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并直接向企业输 送学生,方便企业找到自己需要的、能够直接上岗的应用 性人才,从而达到企业、学校、学生的互惠互利:另一方 面,教师可以向企业、社会申请课题项目,有助于使教师 自身在科研、专业实践能力、项目开展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并促进学校对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法的准确定位,促使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同时,吸 

收学生全过程地参与实践,增加学生开发产品、参加生产 管理和产品销售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 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减少了学生毕业不适合企业和社会需 求的现象。 3.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解决 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 计专业,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 学生从事设计工作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知识的掌握和 技能的培养,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的形式实现,还需要各 种实践环节的参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基 地恰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平台,为培养学生的 艺术设计专业能力提供了训练场所。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 外和校内两部分,校外实训基地通常与相关的企业紧密结 合,这样才能与行业当前最新发展紧密结合。在项目中, 学生独立处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既能满足学生 对项目过程的有效把握,又能直接参与到真实项目中,实 现了与岗位的零距离训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企业模 式来开展,为学生设计了企业生产现场的模拟环境和实践 训练,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和生产产 品,熟悉并掌握设计行业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基 本技能等,从而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进入 工作状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O,N

0 0,I圜 2 1 11I誓- 职业与教育f NEW INSIGHTS新视野 编辑l杨晴l E-mail:zhiyezazhi ̄l63.co11 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在近现代中华民族文化衍变的进程 中,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中,校园文化起到了承前启后、 开启民智、继往开来,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更新、促进社 会变革的重要作用。五四运动开启了民智,唤起了广大民 众反帝反封建意识,激发起民众对科学民主的追求,中国 社会由此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巨大变革:上世纪大学学子喊 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激发出了整个民族求 真务实、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踏上了复兴的 快车道。 2.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是传递文明、汇聚人才、 融会文化、更新知识、创新观念的高级文化体。大学是传 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场所。学校师生在教学活动、科 研活动中,掌握知识,学到本领,学会用科学的精神、科 学的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大学还大力弘扬人文 精神,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 为规范,用以处理和调整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 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对师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 用。 在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大学、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 少数民族人才,已经担负起了促进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 重任。可以说,校园文化以及由此熏陶培养出的人才,对 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推动社会文明形态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都起到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 1.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少数民族在独特的历史沿革、社会嬗变、经济环境、 地理环境中,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相比较其他 地域而言,民族精神更坚毅顽强、注重传统、团结统一; 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安于现状、自我封闭、竞争与创 新的观念不强的弱点。在中层及表层文化上,与其他地域 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多样性、独特的民俗民 风、艺术传统。 2.少数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脆弱性 自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文化与经济和 政治的相互交融日益深入,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其核心观念文化也在不断充实、更 新,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也有随着人们功利观念增强而被 逐渐模糊、异化、甚至抛弃的趋势。这很有可能会导致少 数民族的精神支柱——少数民族文化的逐渐萎缩、消亡、 异质化。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使之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这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 论的焦点。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1994年下发 圜 lOCCUPATION I 2010 11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B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出要建设 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 园文化。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 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中华民 族数千年的历史证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特色;越是 民族的东西,越具有生命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 其校园文化的构建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思想导 向,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少数民族 文化的优质部分,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先进的校园文化。 这既是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关 键,又是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决定因素,还是服务地方经济、增进民族团结、共同进步 的促进力量。 1.要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坚毅顽强、注重团体、脚踏 实地的精神 少数民族高职院校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校训时, 就要大力提倡继承民族精神,注意培养倡导师生在艰苦的 环境中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的精神,羞力造就积极向上、 百折不挠的学校精神。 2.要善于突破和刨新,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 风,创新管理体制和更新办学观念 制定符合先进文化需求、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 管理制度 大力引进、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更新管理 文化,提高学院的教育管理水平: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 称、双师型的科研教学人才,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培养出 高素质的学生,提高科研氛围、科研学术水平;要根据所 在地的人文、经济、学校自身的优势、结合市场的需求创 建优势专业;改革办学体制,改变以往关门办学,突出理 论轻视实践的传统教学科研观念,把教学科研场所放到生 产第一线,使教学科研的方向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3.在体制、观念刨新的同时。克臆少数民族的自卑心 理,弘扬优质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保留突出少数民族的优 质文化,避免一种错误的观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是落后文 化,凡是少数民族的就是落后的,耻于承认自身的民族属 性,不愿继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盲 目崇洋崇大,抛弃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优势,就难以达 到独树一帜、创立品牌的目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 ~般都比较发达,少数民族高职学院在学校建筑设计,园 林绿化设计中要善于结合当地旅游经济的实际,继承、保 留、突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器物文化;要注重突出少数民族 建筑艺术风格,展现独特的建筑文化底蕴,让校园成为宣 扬民族建筑文化的风景线;要让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教学科 研的重要内容,成为激发科研灵感和形成教学和科研特色 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湖南省吉首市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