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到企业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上,不在原籍村、社区组织担任职务的党员,原则上应将组织关系转至企业党组织。
二、党员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原则上应将组织关系转至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
三、因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离开企业的党员,应及时把组织关系转移至新的工作单位。
四、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在接收新员工时,要注意确认其政治面貌,及时通知其中的党员按规定接转组织关系,同时将有关情况通报企业党组织。
五、企业党组织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流入党员,在验证后要及时接收,同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不得借各种理由拒绝接收。
六、企业党组织每年应开展一次流动党员普查登记,掌握流入党员的基本情况。
七、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要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参加组织生活,按照规定交纳党费,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并经常向原单位党组织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
八、对接收的流入党员,党组织要将其编入党支部,安排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
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党的活动的党员,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九、对流动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要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和考察其外出期间和在原单位的表现,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其转
正手续。
十、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在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
确实不能回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在流入地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流出地党组织配合。
十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档案,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和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
十二、流动党员管理档案中的信息应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