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牡蛎的主要种类
1.近江牡蛎
2.褶牡蛎
3.太平洋牡蛎
4.大连湾牡蛎
5.密鳞牡蛎
(二)牡蛎的内部构造和机能1.外套膜
2.呼吸系统
3.消化系统
4.牡蛎消化吸收的特点5.循环系统
6.排泄系统
7.生殖系统
8.神经系统
(三)牡蛎的生态习性
1.分布
2.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3.摄食习性
5.胚胎的发生
6.生长
7.敌害
(四)牡蛎的苗种生产1.牡蛎的半人工采苗2.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3.单体牡蛎人工育苗术4.三倍体牡蛎育人工育苗(五)牡蛎的养成
1.滩涂播养
2.垂下式养殖
3.单体牡蛎养殖4.蛎、虾混养
5.其他养殖方法
6.牡蛎的收获
7.影响牡蛎产量的因素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辽宁、山东沿海称海蛎子,江苏、浙江称蛎黄,福建、广东称蚝。
牡蛎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贝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干品蛎肉含有蛋白质45%.57%、肝糖19%。
38%、脂肪7%一ll%、含碘量比牛乳或蛋黄高200倍,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D和E 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很受人们青睐。
蛎肉可鲜食或制成干品——“蚝豉”,也可加工成罐头和酱油,鲜蛎汤浓缩后称“蚝油”,有“天上天下,牡蛎独尊”之说法。
牡蛎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了牡蛎有治虚弱、解丹毒、止咳等作用,国内已开发出“金牡蛎”、“泰瑞宁”、“活力钙”等产品,牡蛎壳可作烧石灰、水泥、电石的原料及禽畜的饲料,有广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