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认真考虑过
○偶尔想想
○很少考虑
○到时候再考虑
5. 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你会做何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愿意从事这种工作
○先干着,以后待机向专业方面发展
○不愿意从事这种工作
○视工作情况而言
6. 择业时,你会选择去哪个地区发展
○家乡 ○内地省会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 ○国外 ○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
7. 你期望企业每月支付给你的底薪是多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与企业,单位与单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战中,用人单位 千方百计争取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加之近年来毕业生人数的迅 速增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学历层次低、 专业需求少的毕业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尤其大。 2.供求不平衡带来的择业压力
2.本次调查我们选定了天津 8 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 8 所高 校分别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我们将会把这 8 所高校划分 为三个档次,在做数据分析时进行纵向比对,分析差异。
3.考虑到不同情况的调查人群,如不同年级,专业,对于问卷答案的选择 会有较大出入,为了保证抽样调查的随机性,确保所获数据的分散性和准确性, 我们放弃了进入学生宿舍统一分发问卷的较轻松简便的调查方式,而是采取在大 学校园内随机拦人进行调查,同时,我们还将问卷做成.exe 文件进行网上调查 以增强调查效果。
○1000 以下 ○1000—1500 ○1500—2000 ○2000—3000 ○3000 以上
8. 你会以以下何种因素为主导进行择业(最多选 2 项)
□专业
□个人能力
□个人兴趣
□父母意见
□工作环境
□个人价值的体现
9. 你会选择以下哪种类型的工作
○挖掘自我潜质的工作 ○普遍稳定的工作 ○有挑战性的工作 ○舒适安逸的工作
在就业市场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机会增多,但由于他 们所学的专业有限制了择业的自由。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几家 欢喜几家愁的局面,热门专业比较受欢迎。专业需求的不平衡是造成不同专业的 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异明显的重要原因。
3.人为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压力 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许多苦衷,如:一些用人单位点名要某某毕业生,没有门
在择业的时候就会更加的谨慎。
对于自身的择业问题,38.3%的学生表示曾认真考虑过,44%的学生会偶尔想
想,12.2%的学生到时候再考虑,只有极少数的人很少考虑过。可以看出,当前,
大多数大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择业问题,同时也提高了问卷调查的可信度。
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热门的讨论话题,当遇到这个问题
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天津大学 02 级工商管理的学生。希望同学们可以支持 我们的调查工作!感谢大家!
1. 你的性别
○男
○女
2. 你所在的年级 ○本一
○本二
3. 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
○形势严峻,就业难
○形势正常
○本三
○本四
○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研究生 ○不了解
4. 你是否考虑过自身的择业问题
题目的选择
在选择题目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调查方向是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但是基 于题目过大,并且调查对象多为一工作人群,为调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于是, 我们将题目缩小为调查天津地区大学生的择业观,从而缩小了调查人群范围,节 省了调查时间,提高了调查效率。使调查结果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为我所用。并 且,选择这个题目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时,13.2%的学生愿意从事这种工,50.7%选择的是先干着,以后待机向本专业方
向发展,这就表明,面对现在择业难、就业难的状况,更多的大学生已经不在拘
泥于本专业,而选择这种随机的就业方式,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另外,29.2%
的学生会视工作情况而定,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拒绝与本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至于毕业后择业的地区,大家的选择依次为:沿海开放城市(53.8%)家乡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清楚地反映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要 求,协调好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我们五人最终决定选择天津地区大学生择 业观这一题目进行调查,希望可以将大学生择业观方面存在的普遍现状较全面地 展现出来。
问卷的设计
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牢记以下几点: 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 问;问卷项目由浅入深,并注意其间的联系,使被调查者可以连贯做答;设问切 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人的差异。
(22.6%)内地省会城市(15.3%)国外(5.2%)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3.1%)
这说明吸引大学生的还是那些基础设施更完备和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的地
区。
提到薪金问题,34.2%的同学预测自己可以得到 1500—2000 元的月收入,
26.7%的同学预测为 40%
35%
2000-3000 元,17%
因为,近年来择业问题逐步上升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择业难——对很多人而 言都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对大学生,更是一个必须面临的难题,多数的 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择业时一片茫然,无所适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日 益严重,走出了象牙塔的大学生并不了解眼前社会的现状,从而盲目地将自己定 位,走入了择业的误区。因此,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 1.社会需求高标准的压力
接下来的两题,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设问了解被调查人如何看待当前社会的就 业形势,对于自己未来的去向是否有所打算,从而反映大学生是否能够“远虑”
而非“近忧”,亦可透过其答案斟酌问卷的有效程度。 在大学的学习当中,很多专业有冷门与热门之分,时下经常会出现选择热门
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挤破了头,而冷门专业对口工作门前空荡荡的现象。当然也 有不少学生人不认同用非所学的选择。第 5 题的设立就是为了调查同学们在择业 时是否接受更广泛的选择,向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挑战。
面对各式各样工作的选择,大学生往往会考虑其专业、能力、籍贯等自身条 件,而价值观念、文化素养、个人爱好、乃至家人的意见也在无形中成为影响决 定的因素,这些都是我们设题的题点。当然,影响选择的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的 因素,招聘公司所具备的种种条件也是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重点。公司的环境、 制度、发展前景、对员工福利、薪金等方面都备受关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论,生理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即为最基本需求。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满 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基础便是工作报酬,因此工资的高低,福利的好坏已成为择业 的重点,另外,在以人为本的经济时代,公司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与给予员工的自 由发展空间也成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告利其器”,在 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与开放,可以使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意识很快提高。再者, 良好的环境氛围,明晰的企业制度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这些 因素都成为大学生择业时所考虑的内容。那么大学生在择业时最为重视的自身因 素有哪些,面对用人单位所展现的各个方面又是如何看待,如何权衡的呢?针对 以上两大方面,我们分别设计了数道单项、多项选择,希望通过一系列数据排列 出各项因素的优先顺序,总结普遍规律。此外,为了全方面多角度的调查,我们 还在结尾处的 12 题设计被调查人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从主观出发权衡利弊 进行选择,我们会在结果分析中列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各项条件的关心程度,将 两项数据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双方观点的差异,对比出大学生思想成熟程度,帮 助大学生在选择发生偏差时走上择业的正轨。在设计多选题目时我们还限制了可
选项数,一方面可以使答问者态度明朗,获得明确的答案,使最终结果更具对比 性,另一方面也便于事后的数据统计工作。
问卷的分发
1.在制作出问卷的样本后,我们首先印制了 50 份问卷进行小样本调查。这 50 份中我们将一部分分发给周围的同学,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改;同时我 们也将部分问卷直接对陌生人群进行调查,在填写的同时,记录他们提出的疑问。 最后,我们将所有情况汇总,对问卷在提问方式和答案的给出以及题目顺序等方 面做出了合理的修改。经过一天时间的努力, 我们的问卷最终成形,影印出 1000 份问卷开始着手正式的调查工作。
第 9,10 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观察大学生会选择哪种类型的公司。一般来说, 民营和国营企业的工作较为稳定,而外资、私营企业的工作则重在挖掘员工的自 身潜质,相对的,能够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在工作时会舒适安逸的多,当然还有 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极具挑战性的自主创业等等。我们就对以上情况进行归纳, 列出几个选择,从而得出学生对于工作方向的确定。
30%
的同学保守估计为
25%
20%
1000—1500 元,另
15%
有 22.1%认为自己可 10%
5%
以得到 3000 元以上的 0%
1500-2000
1000-1500
2000-3000 3000以上
1000以下
月薪,1000 元以下则没有人选。通常,大学生的求职薪金期望值是影响择业方 向和就业的重要因素。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的,大 多对薪金价位期望值较高,他们往往会参照本校上几届同专业毕业生的工资价 位,确定自己求职的薪金要求。为此,导致有些大学生择业方向不切实际,事与 愿违,从而失去多次就业机会。事实上工资价位并非是静态不变、只涨不跌的, 它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对其影响最 大,某些专业人才在一定时期,当社会紧缺时,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就呈现需大 于供,工资价位也就提高;相反,某些专业人才当社会充裕时,劳动力市场供需 关系就呈现供大于需,工资价位也就降低了。这一点大学生求职者必须有所认识, 这也是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规律。因此,在确定择业方向、制定个人求职工资价位 时,期望值不能脱离实际要求过高。应该说,找一个有助于自己未来事业发展的 工作岗位比薪金高低更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