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瑞典人高高个儿,金发碧眼,冬天戴顶羊毛帽儿。
他们生性腼腆、含蓄寡言,认真、勤奋,难得对自己一笑。
瑞典人喜按习惯行事,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为的只是在出发上班前有足够时间阅读晨报。
除了自己,瑞典人通常关注的事物依次为:金钱、所从事的职业、家居、冰球,然后才是家庭。
瑞典人通常都很守时、诚实、可以信赖、干净整洁,也很守法。
说他们守法的依据尤其体现在人行十字路口。
不论天气多么糟糕,他们宁愿站在雨中淋个湿透也决不横闯空无来车的红灯。
同样,他们总不忘记系安全带,从不酒后开车,总及时交纳电视费、申报税单,遛狗时总带只塑料袋。
瑞典人十分警觉,除了打喷嚏,绝少冲动行事。
对他们来说,所有的决定都是生死悠关的。
瑞典人喜欢显得知识面广泛,可以花几小时去研究诸如核能、第三世界、环境污染、南非形势、大蜈蚣的性习惯之类的重要问题。
但瑞典人最具特征的是他们对平等的感觉,即人与人一样。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拥有同样的姓,挣差不多的税后工资,对家具的品味相同,穿的相像,想的一样,都驾驶Volvo车,都到Majorca去度暑假。
瑞典人是决不承认有任何偏见的。
所有的外国人对他们来说都像瑞典人一样,尽管他们自己实际上并不会有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波兰、意大利、芬兰或者捷克斯洛伐克的朋友。
瑞典人热爱阳光,痛恨排长队,相信国家卫生和福利局所说的一切,却怀疑上帝,是地道的爱国主义者——连内裤上也绘着瑞典国旗,每周去酒品专卖店访问两次,却只在圣诞期间探访父母,上英文班学习,等等。
-----------------------------------------------------瑞士人瑞士人瑞士四分之三的国土是山地,因而瑞士人是典型的山里人。
像苏黎世、日内瓦这样的世界名城,一过晚上8点钟,街上便没了人影,几乎没有西方普遍的夜生活。
瑞士人保守,自信,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们办事井井有条,凡是被允许的,一定给你办好。
但不被允许的事情,他们又十分较真,会礼貌地回绝,没有通融的余地。
除这些之外,瑞士人的诚信也是世界公认的。
瑞士人自己严格遵守规矩,同时也严格要求别人,这方面一点也不通融。
瑞士人有互相监督并告发不遵守公德人的习惯。
曾在报纸上有过一个标准的“多管闲事”的例子。
法语区弗里堡市一位居民发现他养的猫由于食物中毒正痛苦地垂死挣扎,而时值半夜无法请到兽医,于是出于减少宠物痛苦的目的,他在自家院子的游泳池里将它溺死。
不料,他的这一“残暴行为”被他的邻居看到,第二天就将他告到法院。
法院毫不留情地判猫的主人支付870瑞士法郎的罚金。
准时守时,是瑞士人又一个突出的优点。
所有的公共交通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准点的。
如有约会,瑞士人一定是那个踩着分针走到约会地点的人,不然会设法打电话通知对方,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在瑞士,文明诚信蔚然成风。
瑞士大小城市的公交车都不设售票员,司机也从不管验票,全靠乘客自觉。
------------------------------------------------德国人和德国人初交,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显得呆板而沉重。
接触长了,你就会觉得德国人待人接物虽然严肃拘谨,但态度诚恳坦率。
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国人问路,他会热情、耐心地为你指点迷津。
如果他也不知道,他会替你去问别人,或不辞劳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到你明白为止。
一)讲究秩序的民族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
在德国大到空间、地、建筑物,小到家庭主妇外出购物都被事先安排得井井有条。
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事无巨细都有明文规定,并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等等。
(二)严肃沉稳不尚浮夸和德国人初交,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显得呆板而沉重。
接触长了,你就会觉得德国人待人接物虽严肃拘谨,但态度诚恳坦直。
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国人问路,他会热情地、不厌其烦地为你指点迷律。
如果他也不知道,他会替你去问别人,或不辞劳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至你明白为止。
在公共社交场合,德国人显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长幽默。
他们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谨慎小心,一切按规矩和制度行事。
但在私人交际圈中,德国人也会无拘无束地与朋友聚会,他们可以丢开自己经理、官员的身份,用小名称呼朋友,与朋友坦率地谈论生活中的烦恼。
德国人十分喜爱欢乐场面,也利用一切机会举行娱乐活动,但此时还是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缺少真正的放松。
德国人办事认真仔细,责任心极强,对工作不能有一点儿敷衍塞责,一旦出现马虎失职,那只有请你另谋高就。
德国有句俗话"公务是公务,烧酒归烧酒",私下烟酒不分的朋友,办起公事来却公私分明,不讲一点儿私情。
德国人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不徇私情,就像一部机器,严格而冷峻。
德国人具有强烈的"实事求是"的意识,注重实际、不尚浮夸。
德国人的住室朴实无华,整齐大方。
(三)遵纪守法的民族有一个笑话:在半夜12时开车,看见红灯还停车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
这一方面说明德国人在遵纪守法方面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同时也说明德国是一个执法严格的国家。
德国人很维护国家的声誉,尽管在大选时,各政党间相互攻击、揭短,但对外很少发表对本国的不满之词。
--------------------------------------------------------法国人都说法国人深谙享受生活之道。
法国人对生活的享受表现在多方面。
如一切讲求方便和自动化。
法国人有太多的休闲时间。
除去法定公假和周末、周日外,每年每人还可享受35天的年假。
法国的气候多变,虽冬不寒,夏不热,但总体还是以阴雨连绵的时候为多。
法国人最爱美,这是举世公认的,尤其妇女,称得上为世界上最爱打扮的人。
就连他们国家的老年妇女也是如此,每天全都离不开化妆和美容,为的是把自己打扮得更年轻些。
他们一般都把对女子秀示谦恭礼貌当作生活中教养好坏的标准。
“女士第一”在法国极为盛行。
他们时间概念很强。
他们无论出席什么集会,都习惯准时到达,从不拖拉迟到,不愿听到那些蹩脚的发音。
法国偏爱公鸡。
认为它既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司晨报晓的特殊本领,把它看作为“光明”的象征,并视其为国鸟。
他们非常昵爱鸢尾花。
认为它是自己民族的骄傲,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的标志,并敬其为国花。
法国是个盛产鲜花的国家,人们爱花成癖。
他们视秋海棠为“热忱的友谊”;把兰花表示“虔诚”把丁香表示“纯洁”,把大丽花表示“感谢”,把玫瑰表示“爱情”之意等等。
他们对蓝色偏爱,并把蓝色看成是“宁静”和“忠诚”的色彩;对粉红色也较为喜欢,认为粉红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色彩,给人以喜悦之感。
他们谈话习惯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但他们的手势和我们的习惯有所不同。
如:我们用姆指和食指分开表示“八”,他们则表示“二”;我们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子,表示“是我”,但他们的手指指自己的胸膛才表示“是我”;他们还把姆指朝下表示,“坏”和“差”的意思。
仪态礼仪法国人谈吐文雅,热情幽默,他们有耸肩膀表示高兴的习惯。
法国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大都以握手为礼。
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少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少女通常是向妇女施屈膝礼。
当地人还有男性互吻脸颊的习惯。
男子戴礼帽时,还可施脱帽礼。
商务礼仪与法国人会面,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应讲清姓名,身份或将自己的名片主动送给对方。
法国人很重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般情况下,未成朋友前,是不会跟你做大宗生意的。
和法国人谈生意,一定要守时,否则不会被原谅。
和法国人谈生意,要避开商业淡季。
每年8月份由于天气较热,几乎全国放假。
-------------------------------------------------英国人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
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
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
虽然英国人已无昔日的雄风,可是自负心特别强。
中、上层的人士由于过着舒适的生活,因此,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 风度。
但他们守旧,一般都热衷于墨守成规,矜持庄重。
英国人性格孤僻,生活刻板,办事认真,对外界事情不感兴趣,往往寡言少语,对新鲜事物持谨慎态度,具有独特的冷静的幽默。
他们保守、冷漠,感情轻意不外露,即便有很伤心的事,也常常不表现出来。
他们很少发脾气,能忍耐,不愿意与别人作无谓的争论。
英国人做事很有耐心,任何情况之下,他们绝不面露焦急之色。
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
英国人对于妇女是比较尊重的,在英国,“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很浓。
如走路时,要让女士先进。
乘电梯让妇女先进。
乘公共汽车、电车时,要让女子先上。
斟酒要给女宾或女主人先斟。
在街头行走,男的应走外侧,以免发生危险时,保护妇女免受伤害。
按英国商务礼俗,勿打条纹领带,因为英国人会联想到那是旧"军团"或老学校的制服领带。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
他们相处之道是严守时间,遵守诺言。
英国各民族还是遵循传统的习惯,宜避免老用"English"一字来表示"英国的".如遇到两个商人,一个是苏格兰人或威尔士人,你说他是"英国人",那么,他会纠正你说,他是"苏格兰人"或"威尔士人",用"British"一字。
谈生意态度须保守,谨慎。
初次见面或在特殊场合,或者是表示赞同与祝贺时,才相互握手。
英国人的饮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俭朴为主。
他们讨厌浪费的人。
英国商人对建设性意见反应积极。
衣着讲究,好讲派头,出席宴会或晚会时,习惯穿黑色礼服,衣裤须烫得笔挺。
访问英国注意他们一些忌讳:忌谈个人私事、家事、婚丧、年龄、职业、收入、宗教问题。
由于宗教的原因,他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这是个不吉祥的数字。
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13"这个数字, 用餐时,不准13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话,则认为这是双倍的不吉利。
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这种"V”形手势,是蔑视别人的一种敌意做法。
荷兰人我们都知道,荷兰俗称“郁金香王国”和“风车王国”。
英文中有这样一句俗语“Lets go Dutch!”翻成中文意即为“AA制”,好像是说荷兰人天性“抠门儿”,无论做什么都会同对方算得清清楚楚,且十分推崇“AA 制”。
于是,有幽默细胞的美国人就把“让我们去做荷兰人”引申成为“AA制”。
荷兰人曾经是欧洲最正统的民族,并且至今仍是讲究清洁卫生的典范。
他们性格坦率,开诚布公,当地人的窗户全都不挂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