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应具备的素质我作为执业十余年的律师,愿意以自己的体会以及对律师职业的认识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对大家执业后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律师历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律师制度一度夭折,于1979年才得以恢复,但这20余年中,这一制度得到了充分恢复并有了可喜可贺的发展。
我是在这一过程中执业并成长起来的律师。
我认为,律师和医生一样是非常神圣而令人尊重的一个职业。
在国际上,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一提起律师人们都觉得很了不起。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律师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凡,是因为律师行业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那么,律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我认为,一是道德素质,二是业务素质,两者缺一不可,因为:①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遵守职业道德。
要遵守职业道德,首先要很好地做人。
做人必须要遵纪守法,诚实信用。
②如果只有好的品德,而缺乏律师应有的业务素质,就不能从事律师职业,也就是说,要从事这一职业就必须有相当的法律理论功底和法律事务的操作能力。
因此,一个人要成为称职的执业律师,就应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实践,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当事人需求的各种难题。
尤其在中国刚刚入世的今天,只有更加努力学习和努力实践,才有可能与时俱进。
③想要成为出色的律师,就必须在上述基本素质基础上,具有很高尚的品德和很强的业务能力,真正达到出类拔萃的程度,否则得不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
谈新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近几年,大连律师队伍发展较快,每年均有上百名新律师加入律师行业。
新律师有的发展较快,但有相当一部分发展较慢,甚至个别还有改行的。
纵观新律师的发展情况,除了客观因素外,其自身的素质是决定性因素。
新律师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执业律师,除具有远大的理想、朴实的作风、坚韧的意志、平和的心态,更应具有从事律师行业的基本素质。
那么新入行律师应具备从事律师行业的哪些素质呢?笔者认为:一、律师要有诚信意识。
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
在律师行业高度市场化的今天,诚信已成为律师行业的立足之本。
只有以诚为基、以信为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方可赢得客户的信任。
否则,没有诚信,律师事业不可能长远的发展。
因为律师的业务来源主要靠客户介绍客户,如果律师对一个客户不诚信,失去的其实是一大片客户。
如果同客户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但又无法兑现,那么老客户都不再信任你,不给介绍客户,律师就要不断地开拓新的客户,这种时间和成本是很高的。
律师的业务会日益萎缩。
诚信表现在很多小事上,比如向客户承诺几点会面就一定几点到,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准时到,也一定要给客户说明原因。
如果把这当作小事而不重视,客观就会觉得你连守时都做不到,其他的承诺能够兑现吗?实践中,许多律师因忽视很多小事而失去客户的信任。
另外对待同事也要诚信,这样同事才会对你诚信,也会帮助你。
最典型的,比如新律师从助理转为专职时案源一般不足,如果你做事诚信认真,老律师就会愿意与你合作,伸出友爱援助之手。
总之,应当将诚信贯彻到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做人做事的作风。
这样律师的业务才会有较快的发展。
二、执著敬业,对待客户要高度的责任心。
这一点十分重要。
敬业要求我们新执业的律师“不以案小而不为”,精心做好每一个案件和法律服务事项。
作为律师应该明白,对于客户来讲,多小的事情都是大事,都是他个人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难题才想到花钱找律师帮助。
所以对待每一个案件都要站在当事人的高度为他着想,树立高度的责任心。
实际中,为什么有的案件打赢了当事人还不太满意,有的案件打输了当事人都很感谢律师,原因就在这里。
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律师在办案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与当事人的沟通,事情的进展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难,律师在想哪些办法都要及时与当事人沟通,让他了解律师的工作和努力,不要只做事不沟通,等出了较大障碍的时候再去与当事人沟通,那样的话当事人会不理解,会认为律师不负责任。
我在律管处和协会都接待过一些来投诉或反映意见的客户,深深感觉到很多投诉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就是因为承办律师不注意沟通,致使产生误解,矛盾升级,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和结果。
三、新入行的律师应选择比较规范的律师事务所。
规范的律师事务所对于新律师的发展非常重要。
新律师在选择律师事务所时可能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规模、提成比例等等。
但很多新律师比较急躁,考虑提成比例等实际利益比较多。
但这样的所一般管理不够规范,十分松散,基本没有老律师指导你,也没有什么学习培训计划,全都自己摸索,不利于新律师的成长发展。
新入行的律师应该选择规模比较大,管理规范严谨、有良好声誉的律师事务所,这样才能有好的起点和好的发展。
四、新律师一定要勤奋。
对于新入行的律师来讲,有很多知识、经验、技巧需要尽快学习掌握,必须勤奋学习。
要做到四勤:嘴勤(要多问)、手勤(要多写)、眼勤(要多看)、腿勤(要多跑)。
要长期坚持不耻下问,坚持多写文章,多看书,随时学习,不辞辛苦。
要抢活干,多给自己创造学习的机会。
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类诉讼和非诉讼的法律业务,学习各种各样的业务技巧和实际操作经验。
要学习老律师在不少领域已经积累的很多现成的成熟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技能,避免少走弯路。
而且只有勤奋地做事,合伙人和律师对你的人品、工作能力才能了解,才能给你很多业务合作的机会。
一定要坚持理论学习。
律师的职业的专业性要求律师要具备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包括法律理论知识和实用知识。
要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新法律的颁布实施、旧法律的修正和修改、新的法律业务领域的开拓,这些都需要继续去学习掌握。
实践中,有的律师坚持学习,有的不重视学习,几年以后其差距就很明显。
律师应当具备的执业素质近几年来“素质”一词可谓是铺天盖地,如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就连我们自己也在讨论律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执业素质。
但“素质”一词是个什么概念,包括哪些内容,并没有人去把它具体地阐述清楚。
那么,什么是素质?笔者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所具备的素养和气质的总和。
由能力、知识、品德等要素构成。
它既有先天具备的,也有后天训练和培养的。
它在一个人的身上始终存在,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并且可以被一定的标准评价和判断。
客观地说,由于每个人所处在不同的行业,需要针对的工作对象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或角色不同,因此,对每个具体人的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律师就应当具备符合本行业需要的特殊素质。
律师究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许多专家和同行都发表过精彩的论述,可谓见仁见智,在此笔者想着重谈谈以下几个方面,并且说明为什么。
一、专业素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谁都知道“专业”是律师执业的根本,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现实是许许多多的律师并不真正懂得他们的专业,误认为我们在学校学的课程就是专业了,其实这与我们实际业务中所说的专业相差甚远。
我们需要精通的是该类业务中的特殊规律,独到的处理方法和最顶端的理论水平,而不是流于泛泛。
一般来说,具备精深专业知识的人可以以理服人,但没有专业知识又必须在非常专业的场合说话,同样可以一鸣“惊”人。
这两种极端并非举轻若重,危言耸听。
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专业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既然你选择了某一个专业领域,你就有责任达到这个领域所要求的专业水平。
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水平,你在这个领域有足够的发言权。
如果一名律师不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他在执业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许多不应当出现的情况。
如果他不能以理服人,他就会选择诡辩,甚至脱离实际,感情用事,使人感到与其打交道非常的不安全。
他也可能表现为不懂装懂,乱发言论,固执己见。
有时也会因为自卑而怯场,不能很好履行律师的职责。
因此,一名优秀的律师应当善于发现和确定符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业务领域的专家。
那种万金油式的,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停滞不前的律师很快将被或者已经被淘汰。
二、政治素质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素质并不是紧跟政治形势和社会风潮,而是说要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有较好的把握,有前瞻性的判断。
因为任何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下的律师业,都是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我们这个行业新业务的产生,利润增长点的出现,很多都与国家的制度、政策、法律的出台和变化有关。
因此,一个对政治漠不关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好律师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我们要学会用政治和法律的眼光去判断哪些事可以做,哪些财可以取,要用市场和经济的眼光去发现哪里有事可以做,哪里有财可以取,而不能不择手段,无所顾及地蛮干,这样可能既给自己带来危险又损害全行业的利益和形象。
三、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执业律师最重要的条件。
它不像专业和技术知识通过学习和训练便可取得。
道德行为不仅需要学习,而且需要规范、制约,甚至需要惩戒和处罚。
因此有关部门和机构围绕道德行为颁布了许多规范、条例、制度和法规,可见其重要程度。
但道德素质有其特殊性,即只有当一个人将优秀的道德品质深深地融会于自己的言行和举止之中的时候才能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
道德素质也可以简单地分为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
外在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衣着装束,接人待物。
对于这些我们能很好理解,也经常能看得到。
如有时听到当事人与律师争吵时说:“这个律师素质怎么这么差。
”这其实是指他外在的一些现象。
可能是言语粗俗,可能是衣着不整,可能是行为不端。
但可能其人的业务水平并不差。
但这些现象会直接导致当事人或不特定公众的反感,影响我们业务的开展和职务的履行。
反之,如果一个人将上述几方面都做得很好,即使所办理的业务结果不理想,也会得到应有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德的内在素质最重要的是诚信。
这是由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
因为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所有的权利都来源于委托人的授权,而委托人授权的基础在于对律师的信任,在于委托人在授权时推定律师是诚实讲信用的。
律师只要接受了委托,也自然地取得了掌握委托人的隐私、财产甚至是影响其生死存亡的信息的权利,可以说受托律师的诚信与否,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诚信方面,律师与其他行业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方面律师的业务角色始终在不断地变换,今天我们代理的可能是原告、购买方、兼并方、受害方,明天我们可能又会去代理被告、销售方、被兼并方、侵权方。
另一方面,律师的工作在很多场合都处于相对立的焦点之中,经常会有矛盾的相对方。
再一方面,律师的工作必须以信任为前提,它不像其他行业,尽管对方违约,或失去对其信任,同样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义务,如更换货物、完成产品的加工、完成出国留学手续的代理,等等。
而律师的工作则不然,只要委托人没有了信任,一般来说只能解除委托,不可能再继续工作了。
律师的诚信还要求我们不能夸大其辞,随意承诺。
因为常识告诉我们,没有根据和无条件的承诺就是谎言,就是欺骗。
由于我们工作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这个行业要遵循统一的规则和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否则会给公众一种唯利是图,此一时彼一时的感觉。